如果要评选时下最让吃货们垂涎的食材,恐怕非松茸莫属。松茸有着质朴的外观,却蕴含着让人欲罢不能的鲜美与香气。从深山密林走到我们的餐桌,松茸经历了数年的生长;一度无人待见的野蘑菇,如今已经是需要合理利用的珍贵资源。松茸的故事,从原始松林下,被松针覆盖的土地中悄然开始。
中国的松茸主要生长在西南横断山区和东北长白山区的原始森林中,对环境的要求很高,海拔和土壤被认为是影响松茸生长的两个重要因素。松茸喜欢生长在海拔2000米以上,大约50年左右的松树林中,而且土壤的颗粒要大,土质要疏松,不能有太多凋零物和植物,这样透水透气,利于菌丝的生长。
“matsutake”意为“松树蘑菇”,正如松茸的种加词所暗示的那样,松茸是一种主要依靠松树的根生长的蘑菇。当松茸的孢子萌发,菌丝遇到适合树木的根部时,它们就会依附在幼根的尖端,但不会伸入到内皮层伤害植物,所以松茸和植物是互利的。植物有了菌根发育得更好,而丰富强壮的根系又为菌根真菌提供了生长条件。
在生长过程中,松茸与树木进行了活性物质的交换,这是目前人类所不能破解的“生物密码”。许多菌根菌都是美味的食用菌,但很可惜的是,像鸡油菌、松露和牛肝菌的一些物种一样,松茸一直是无法人工栽培的,这或许就是美味的代价吧。
中国是世界上松茸最大的出口国之一,出口的松茸大部分来自以云南为代表的西南地区,少量来自东北地区。随着松茸的知名度越来越高,它也逐渐走上了中国人的餐桌。《舌尖上的中国》的热播,让松茸的名气瞬间暴涨,“香格里拉松茸”也成为高品质松茸的代表。
香格里拉位于云南省西北部、青藏高原横断山区腹地,是一个神秘而富有诗意的地方。
这个名字来源于英文“Shangri-la”,是20世纪30年代英国著名作家詹姆斯·希尔顿在他的小说《消失的地平线》里虚构出来的地名,随着这本书的热销,“Shangri-la”一词也成为“世外桃源”的代名词。当迪庆藏族自治州将其首府正式更名为“香格里拉”时,曾经的理想世界成为现实,来自全国乃至世界各地的人都想一睹香格里拉的真容。
孢子形成菌丝,菌丝与树木的根结合形成菌根,菌根孕育出子实体,子实体散播孢子,松茸的整个生活史可长达五六年时间!这些珍贵的食用菌往往埋藏在松针之下,很难被发现,没有经验的人根本采不到。每年的6月底到9月中旬,香格里拉的藏民们几乎每天都要花上十几个小时的时间,步行几十公里,前往原始森林采挖松茸,运气不好的时候往往走上几公里也不一定能采到一朵。
时下正是松茸产出的季节,拼多多第三届“农货节”对全国优质农产品产区以及地理标志农产品进行超额补贴,以推动当地农业产业升级。正宗香格里拉松茸在拼多多店铺“云众菌业小店”上架了,配合的“百亿补贴”,价格低至185元/斤。今年8月份,云南省内支线机场开通了首条全货机航线——迪庆至昆明至深圳松茸货运航线,快的一天不用就能送到家,完全不用担心会坏掉,让大众用划算的价格可以品尝到松茸的味道。
松茸的吃法有很多种,最原生态、最能品味松茸原汁原味的吃法就是“生食”,像吃刺身一样将松茸洗净切片,再根据个人口味佐以盐、芥末等。最经典、最让人垂涎的吃法是《舌尖上的中国》里面的黄油煎松茸,洗净的鲜松茸切片,放入加热后的黄油中煎制,待松茸充分飘香后,加入精盐即可食用。另外一种非常抚慰的做法就是将松茸入汤,一碗汤融入了松茸的鲜美和营养,暖心暖胃,让人回味无穷。
松茸饭则是比较实惠和贴地气的吃法,将松茸洗净切片,同胡萝卜略翻炒后放入电饭煲内与大米同煮即可。
2019年3月,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评估了全球的松茸,认为松茸在50年的评估期内数量下降了30%。1999年发布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第一批)》,松茸也名列其中。在全世界范围内,松茸数量的锐减除了过度采挖的原因以外,还包括松树病害和森林砍伐等原因,所以它的采集和出口都是受监管的。为此,云南食用菌研究学界和产业界提出了《松口蘑保护育管理行动计划建议》。
虽然位列“重点保护植物名录”,但松茸属于真菌,蘑菇和植物是很不一样的。我们平常吃的蘑菇其实是真菌的生殖结构,在它们生长的基质里面,存在着众多菌丝,这才是蘑菇的主要部分。我们采了蘑菇,打个不恰当的比方,就跟在植物身上摘了果子一样,来年还能生长。我们采挖了蘑菇,但蘑菇的菌丝仍然存在于土壤里。适度采收,给予它们重新生长的时间,就可以做到可持续采收。
为了实现松茸的可持续利用,一方面应该在采挖环节做好管控,避免无序和竭泽而渔式的采挖;在采挖的同时也应保护好松茸的菌丝,以及它们所依赖的森林环境。早日实现松茸的人工栽培,也是保护这一物种的有效途径。
最后,就用《舌尖上的中国》里的一段话来给这篇文章一个收尾:“松茸出土后,卓玛立刻用地上的松针把菌坑掩盖好,只有这样,菌丝才不被破坏。为了延续自然的馈赠,村民们遵守着山林的规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