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山水画是世界上最古老的传统艺术之一,其典型特征为留白,这在东方艺术中普遍存在。留白产生的意境之美给人以无穷的想象。山水画早在六朝时期就已正式兴起,至唐宋时期达到成熟。方寸之间的画卷上,布置有山川河流、房船树人,风景之美呼之欲出,历朝历代无不有人心驰神往,这也使山水画成为中国绘画中最具典型的形式之一。
近日关于中国山水画的一项研究“A computational study of empty space ratios in Chinese landscape painting from 618–2011”,以计算艺术学的方法揭秘了1400年来中国山水画中留白变化的历史轨迹,并阐释了自古以来哲学、文化、教育等因素对于艺术家审美品味的深远影响,展现了艺术背后的时代印记。
该成果于2021年6月28日在线发表于科技艺术领域国际顶级期刊Leonardo上,成为国内计算艺术学领域的先锋之作。
对于山水画的“幻想”画家在山水上抒发胸臆,磅礴的意境,彰显着他们的气节和抱负。如果仔细对比,似乎可以发现不同年代的山水画有着一些不同,但这种差异是否有迹可循呢?难道只可意会而不可言说?抱着对山水画的好奇心,研究人员自2016年便开始了这项科学与艺术跨界的探索之旅,看看那么多从古至今的山水画作品之间,到底有没有什么变化规律。
研究人员在故宫博物院与中国美术馆全部在线馆藏中国山水画的数字版本,与《中国山水画史》中的全部作品中,挑选出古代山水画500幅,近现代433幅。这些画作创作于618-2011年之间。计算艺术的过程正如数学中的积分概念,选取留白实则是在选取多个不规则区域,将其中的像素点累加起来即可得到留白的面积及其在整幅画中所占的比例。画中的用墨有深浅,而留白处则几乎是和背景统一的颜色。
考虑到中国山水画的创作过程中主要用到的是毛笔、墨、宣纸或丝绸等,这些工具与材料易使绘画对象边界不十分明确,因此在留白范围的选取上,尽量与人眼对留白的判断一致。
通过样本的处理与数据计算汇总,研究者们发现,中国古代山水画主要以“留白”为主,而到了近现代,它“变心”了,转而变成了以“墨”为主。古代的每幅画平均留白比例(average empty space)为53.4%,而近现代的只有32.6%。留白由早期的较低比例逐步提升,在元朝达到顶峰,平均留白比例达61.7%,之后平均留白比例明显下降,至20世纪60年代降至最低点27.1%。
计算艺术的方法帮助我们更加直观地看到中国山水画的内在规律,而这些规律背后,可能是哲学、文化、教育等因素的变化渗透于艺术审美和绘画输出之中。尤其是禅宗文化、文人墨戏、展厅效应、艺术教育等因素可能对这一转变产生了重要影响。随时间推进,人们的思想观念发生变化。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中国山水画的风格特征转向描绘普通人的现实生活。
20世纪80年代后,随着社会开放性和兼容性的提升,山水画家尝试了多种创作形式,如乡土画、实验水墨画等。20世纪90年代,“新文人画”复兴,回归传统古色古香的山水画。到21世纪初,新抽象水墨画被纳入当代水墨画的范畴。新媒体技术的推动,使得中国水墨艺术从静态走向了一种动态的交互。山水画的发展不仅继承了传统的水墨风格,又在特定时期注入了现代元素。
终于,研究者们通过计算机对618-2011年间中国山水画的留白像素进行计算分析,以一种直观可见的形式为我们揭秘了山水画1400年间的留白变化秘密,留白从古至今呈现明显减少的趋势,在元朝打到顶峰,在1960年代跌至谷底。究其背后的原因,艺术家所处时代的哲学、文化、教育等因素直接影响了他们的创作、审美和感知。新元素的注入不断地为艺术增加新的活力。
中国山水画的艺术生命力不仅体现在对经典的继承上,也体现在不断创新的过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