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0年,沃尔夫冈·泡利(Wolfgang Pauli)提出了一种新的不带电荷的微小粒子的存在。这种粒子被假设为非常轻——或者可能根本没有质量,而且它几乎不与物质相互作用。恩里科·费米(Enrico Fermi)后来将这种神秘的粒子命名为“中微子”(或“小中性粒子”)。尽管中微子极其丰富,但科学家花了26年时间才确认了它们的存在。在中微子被发现后的60年里,我们慢慢地了解了这个有趣的粒子。
美国能源部洛斯阿拉莫斯国家实验室(Los Alamos National Laboratory)的中微子研究人员基思·里拉格(Keith Rielage)说:“每一次,科学家们似乎都要花上10年或20年的时间,才能提出实验,并开始探测中微子的下一个特性。”“一旦我们这样做了,我们常常会感到困扰,因为中微子的行为并不像我们预期的那样。所以中微子从一开始就是一种令人兴奋的粒子。”
我们现在知道中微子实际上有三种类型,或者说“味道(flavor)”: 电子型、μ子型和τ子型。我们还知道,中微子在太空中穿行时,会在这三种类型之间发生变化或“振荡”。因为中微子会振荡,所以我们知道它们一定有质量。然而,关于中微子的许多问题仍然存在,寻找答案需要世界各地的科学家和实验的共同努力。
泡利在试图解决β衰变的能量守恒问题时,想到了中微子。β衰变是一种使不稳定原子变得更稳定的方法。例如,通过将中子转化为质子,使其变得更加稳定。在这个过程中,一个电子被发射出来。如果中子只转化成一个质子和一个电子,那么它们的能量总是确定的。然而实验表明,电子并不总是以一个特定的能量出现。相反,电子的能量呈现出了一定的范围。为了解释电子能量的不确定性,泡利假设了一个未知的中性粒子参与衰变。
20世纪50年代初,洛斯阿拉莫斯的物理学家弗雷德里克·莱因斯(Frederick Reines)和他的同事克莱德·考恩(Clyde Cowan)开始探测这种微小的、中性的、相互作用非常弱的粒子。在当时,中微子被称为神秘“幽灵”粒子,它们就在我们周围,但大多数都是直接穿过物质,并在β衰变中带走能量。由于这个原因,莱因斯和考恩对中微子的探测被称为“鬼魅计划”。
这一切都始于20世纪50年代初。在洛斯阿拉莫斯工作期间,莱因斯曾领导过几个在太平洋测试核武器的项目,并且他对基础物理问题也十分感兴趣,这些问题可以作为测试的一部分进行探索。核爆炸能产生强烈的反中微子爆发,莱因斯认为可以设计一个实验来检测到其中一些,他说服了他在洛斯阿拉莫斯的同事考恩与他合作设计这样一个实验。
1956年,Cowan和Reines在探测到反应堆中微子后给Pauli发的电报,以及Pauli的回信。20世纪60年代,一个与中微子有关的新谜团开始了——这次是在南达科他州的一个金矿里。美国能源部布鲁克海文国家实验室(Brookhaven National Laboratory)的核化学家雷·戴维斯(Ray Davis)设计了一个实验用来探测太阳反应中产生的中微子,即太阳中微子。
1998年,日本的超级神冈(Super-Kamiokande)实验首次探测到大气中微子振荡。2001年,加拿大的萨德伯里中微子天文台(Sudbury Neutrino Observatory)宣布了太阳中微子振荡的第一个证据,接着在2002年跟进了决定性的证据。30多年后,科学家们证实了中微子的振荡现象,从而彻底解决了太阳中微子问题。
标准模型——描述基本粒子及其相互作用的理论模型——不包含中微子的质量产生机制。中微子振荡的发现给原本极其精确的亚原子世界画上了一道严重的裂缝。在对中微子进行了60年的研究之后,仍有几个谜题可以为了解标准模型之外的物理学提供窗口,例如,中微子是否是其自身的反粒子?中微子的质量顺序如何?中微子的绝对质量是多少?是否存在第四种类型的中微子?中微子是否破坏电荷宇称(CP)对称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