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夕节是一个非常古老的节日,目前所流传的习俗中,有的在汉代时期就已经初见雏形。七夕节又是一个很复杂的节日,当然主要也是因为它够“老”,流传过程中有很多文化习俗都与它交汇融合,很多习俗之间看起来显得很“割裂”;再加上我国的历史久远和幅员辽阔,七夕习俗实在做不到“举国统一”——除了新习俗“买买买”和“送礼物”之外。
民间传统中活生生的七夕,而不是书本上古人的七夕,很少被真正聊到,毕竟传统节日的相关习俗在很多地方几乎就是趋近于消失了,我们往往是从书本或者网上去习得。但仍有还有一些民俗保留了下来,甚至成为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部分。
正经的七夕里,古人会干这些正经事——如果是女孩子,染凤仙花指甲,打扮漂亮,拜织女乞巧;如果是男孩子,摆羊头/狗头,穿戴整齐,摆魁星求文运;如果是吃货,留好肚子,大吃巧果(油面糖等制成)和瓜果。当然,现在这些习俗可以不被性别、年龄和地域限制啦。
曝俗:晒书晒衣晒家底。有个成语叫“袒腹晒书”,讲的是东晋名士郝隆在太阳底下晒肚皮,人家问他干嘛呢,他说自己在晒肚皮里的书。这个故事不仅仅讲魏晋的不羁与风流,背后也是当时的七月七日所流行的“曝俗”。其实按照对于当时风俗的记载,人们正经该晒的是衣服和书籍,但拿出来晒就不免有了一种比拼家底的意思。
乞巧:七天八夜的忙碌。七夕节最有名的习俗当数“乞巧”了,各地的乞巧习俗各有不同,但你见过长达七天八夜的乞巧仪式吗?这就不得不提甘肃省陇南市西和县的七夕节习俗,当地七夕从农历六月的最后一天夜晚开始到七月初七的晚上结束。最有特色的是会唱“乞巧歌”,加上本身的祭祀属性,整体的模样颇有上古遗风的感觉。
小人节:把七夕过成儿童节。七夕节并不限定参与的对象一定是青年女性,各地由于传统保留的差异而侧重点不同,比如在浙江省温岭市石塘箬山一代,七夕就是孩子们的节日。民间传说七夕是七娘妈生日,16岁以下儿童祭祀七娘妈可得庇佑,因而这一活动在当地称做“小人节”。
摆七娘:私人展览会。在广州等岭南地区,七夕又被称作“七娘诞”“七姐诞”。虽然也有乞巧等仪式,但更像是民间手工艺展览会,也称作“摆巧”或“摆七夕”(当地也叫“摆七娘”)。当地的七夕节从七月初六的夜晚开始,会将各种瓜果供品、精品巧艺都陈列出来,家中(或祠堂)也会加以布置装饰,这样就成为了一个私人小展馆,可以任人参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