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3月12号,哈尔滨极地馆的北极熊酒店正式开业迎客。据场馆发言人称,试住期房价为1888~2288元/晚,所有房间都被订满了。酒店强调,所有房间都环绕着这两头北极熊的生活区域,可清晰看到它们的一举一动。然而,这种“环视+坑式”的圈养展示,把动物放置在类似“舞台中央”,让人类24小时居高临下观察,会让无处可躲的动物遭受更大的心理压力。
北极熊酒店里的两只北极熊今年19岁了,它们是双胞胎兄弟,2002年11月29日出生于俄罗斯的列宁格勒动物园。2005年,哈尔滨极地馆建馆,定位是“中国首家以极地动物娱乐表演为主题的情景公园”,两只北极熊被卖到哈尔滨极地馆,开启了在馆内的圈养和打工生涯。
在北极熊酒店,游客可以24小时居高临下观察北极熊。这两头打工熊的具体活动范围从图中目测,不超过600平方米(30米*20米)。而它们野外同类的栖息地,是延绵数千万平方公里的北极群岛间浮冰区和大陆架。北极熊的感官、骨骼、肌肉、心肺和大脑,都以在广袤北极生存为目标而演化,它们也需要在广阔的空间里活动、觅食和社交。
在动物的笼舍设计中,如果一个区域不太被利用,场馆应该想办法改造这个空间,让动物更多地使用,否则只是进一步压缩了动物本来就狭小逼仄的圈养环境。场馆说“当温度和空气质量允许时,可以让北极熊到户外活动”,但从中国新闻网目前的图片和视频来看,户外的区域也小得不成比例,且没有任何针对北极熊生理、心理和行为需求的丰容。
如此受限的空间还圈养了两头成年的雄性北极熊,且都已成年。这两头打工熊在如此之小、如此之不自然的环境里生活了整整16年,时时刻刻处于这种人为的非自然社群里。一旦有任何攻击性行为的出现,它们也没有可以躲避的地方,压力也只会进一步升级。
圈养北极熊,会造成哪些伤害?北极熊是现存体型最大的熊科动物,雌性体长可达1.8~2.4米,体重约150~250千克;雄性体长可达2.4~3米,体重约350~700千克。作为食肉类动物,北极熊最理想的食物是环斑海豹和髯海豹。即便北极熊的食性有一定的灵活度,圈养场馆提供的“充足的食物”也很难和它们天然的营养需求匹配。
圈养下的北极熊通常很消瘦,这可能因为圈养环境的温度偏高,它们需要减少进食来降低体脂以免中暑,但也有可能是疾病引起的。另外,常被看作“圈养优于野外”的人工饲喂,其实未必对北极熊的健康有利,反而让它们不再有觅食的机会,也剥夺了觅食带来的锻炼和运动、带来的身心和野外环境的互动。
除了捕猎、运动等关键行为的丧失,这两头北极熊的嗅觉、味觉、听觉、视觉、触觉也被不同程度剥夺。在野外觅食时,北极熊主要依赖发达的嗅觉,无论海豹是藏在厚厚的积雪下,还是在几公里外浮出水面换气,北极熊都能嗅到它们,当风向合适时这个距离还能更远。
在野外的成年北极熊,除了繁殖季和育幼时,通常独居。即便在某些地区可能出现熊们聚集在海边等待海冰成型,一旦有条件猎捕海豹了,大家就四下分散。北极熊演化了数十万年,成为了北极地区的顶级捕食者。但在圈养下,它们的周遭只有水泥地面,一些覆盖棕色、蓝白色涂料的假山冰川造境和生锈斑驳的围栏;食物也非它们钟情的海豹。它们的嗅觉和味觉再也得不到本该有的刺激,大脑负责这些感官的部分也很难得到发挥。
在“搬家”后,今年6月依然有游客目睹过极地馆这两头北极熊程度不一的刻板行为,包括踱步、甩头和击打围栏等。它们还曾直接因圈养环境而生病受伤。例如2012年,北极熊所在的笼舍油漆剥落,有油漆碎屑粘附在了较为年轻的那头北极熊的浅层视网膜上。
除了北极熊,极地馆里还有野捕自俄罗斯海域的白鲸。有些白鲸在目测长15米,宽5米,水深6米的池子里被关了好多年。而此次搬家,也不过是从一个盒子搬到另一个盒子里。设施的提升是为了容纳更多游客,不是为了改善它们的圈养环境和提高它们的福利。
其中三头白鲸2014年被卖来,刚到哈尔滨时还出现过长达12天的拒食,不得不强制喂鱼灌药维持生命。除了拒食,这些白鲸还曾发生过吞入异物的情况:驯养员做动物表演训练的目标棒断裂,其中一部分未在池中找到。做了胃镜后,在白鲸胃里发现塑料球,后来经手术还是未能取出。
2017年,有游客拍到哈尔滨极地馆的潜水员被隧道区域的白鲸尾鳍重力击打,空间有限是造成这次伤害的原因之一。如何保护北极熊?这两头打工熊的命运似乎已成定局——被圈养到生命结束那天。在它们众多的生理心理和行为需求中,场馆最关心的只是“繁殖”(以增加展出个体),为此不惜全球给它们“征婚”。
但这些野捕圈养和繁殖,并非以野化放归为方向。即便有幼崽出生,也不可能被野化放归,出生在圈养下的海洋哺乳动物也很难学会野外生存的技能。如果为了增加圈养繁殖的基因多样性而掠夺野外的个体,野外种群就会更被伤害。
近年来,海洋馆产业在国内爆发式增长。在场馆数量增加的同时,有越来越多动物被野捕被圈养。类似的动物展示,类似的动物表演,类似的笼舍安排,带来越来越激烈的同质化竞争。在争夺客源时,一些场馆一边彻底将动物视为展品和盈利工具,在物化生命的方向上不遗余力;一边又口口声声打着保育的旗号,要“拉近人与自然的距离”。
但短视且糟糕的圈养,无法让人们真正了解这些栖息地需求广阔的动物,反而会误导公众尤其是小朋友们,让人们觉得野捕圈养是“常见的”,是“可以的”,消耗人们的同理心和生态意识。是的,人们能隔着玻璃看到动物们的躯体。但是,它们丰富的自然行为,被摇头晃脑来回踱步、转圈游动等刻板行为取代了。
它们广袤多样的自然栖息地被狭小逼仄的水泥地面、涂料假山取代了。2013年的一个研究显示,仅在青岛海昌极地公园圈养的两只北极熊身上就记录到了12种刻板行为:刻板踱步、甩头、头颈部上下伸缩、前进倒退交替行走、头部转圈、吐舌、吮掌、假咀嚼、自舔、持续张嘴、干呕食物、打呵欠。在另一家以“良好笼舍”标榜的场馆里,北极熊的刻板行为也一个不落。
好消息是,随着公众和场馆对动物福利和野外保育的理解越来越深入,这些不适宜圈养的动物的命运出现了一线曙光。纽约中央公园动物园先后在2011和2013年安乐了北极熊Ida和Gus,自那以后再未圈养北极熊。纽约布朗克斯动物园在2017年安乐了北极熊Tundra,之后也宣布停止北极熊的圈养。
新加坡动物园也曾圈养和繁殖过北极熊,但早在2006年,园方就承诺不再引进新的北极熊。2018年,北极熊Inuka去世后,新加坡动物园永久终止了北极熊的圈养展示。还有场馆采取了更主动的举措,例如印第安纳波利斯动物园将北极熊Tundra转移到了设施相对更好的机构后,就停止了自己馆内的北极熊圈养。
对于已经被圈养的北极熊,有的场馆在尽自己所能,从动物的需求出发,去提高它们的动物福利。不仅对动物好,对游客来说也能获得相对较好的游览体验,长远看来也能给园方带来更多收益。这也是每一个真正有社会责任感的机构应该做的,毕竟这些动物已经很难回到野外了,让它们活着的时候少一些痛苦和折磨,多一些正面的体验,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
气候变暖给依赖海冰捕猎的北极熊带来了灾难性的打击,但栖息地丧失并不能靠“更多圈养”来解决。2016年,广州正佳广场圈养的北极熊Pizza,被许多网友称为“最悲伤的北极熊”。而对于圈养的北极熊,尤其是像这两头全年无休放在酒店作为噱头的打工熊,希望大家能敦促圈养场馆整改和提高它们的动物福利。也请大家通过书籍、纪录片和其他不侵入、不把野生动物当玩物的方式,去学习动物知识以及栖息地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