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兹特克帝国的羽毛赋税

作者: 红色皇后

来源: 物种日历

发布日期: 2021-08-09

文章详细描述了阿兹特克帝国时期羽毛的重要地位,特别是凤尾绿咬鹃的羽毛在文化、宗教和赋税中的作用。同时,文章也反映了西班牙殖民者对美洲原住民文化和生态的破坏。

十六世纪初,西班牙探险家、殖民者埃尔南·科尔特斯来到阿兹特克帝国。当时美洲的城市之大,宫室之盛,都蔚为壮观。尤为惊人的是王室拥有的鸟苑,规模可以与现代动物园媲美,有花园,有水池,有大批的奴仆专司照料,其中饲养的物种形形色色,鹦鹉、鹭、野鸭、雕应有尽有。在美洲原住民的文化里,轻盈的羽毛拥有重如泰山的地位。在化学染料普及之前,羽毛天然的绚丽颜色十分珍贵,不可取代。

而凤尾绿咬鹃,就是提供羽毛的鸟类中最著名、最美丽、涵义最深厚的一种。

当然,对羽毛的需求,光靠人工饲养不能满足。在阿兹特克帝国和印加帝国,羽毛是赋税中的重要项目,统治阶级甚至会派遣商人和猎人去国外搜寻珍禽的羽毛。羽毛被编织成斗篷、头冠,制成扇子等工艺品,或作为贵族的服饰,或充当宗教仪式上的礼器,或用来装饰勇士的军装和盾牌。为了拉拢西班牙人,国王蒙特祖玛二世把大量羽毛服饰送给科尔特斯和他的手下,让他们穿戴得如同绚丽的热带鸟类。

由于美洲原住民文化保存状况不佳,我们很难了解,过去绿咬鹃代表着什么样的意义。玛雅和阿兹特克帝国文化都认为它是神圣的,同雨水和智慧之神羽蛇神有联系。绿咬鹃在阿兹特克语言里是“珍贵的羽毛”之意,玛雅文化里的绿咬鹃形象代表着尊贵与王权。

这种美丽的小鸟平时安静而害羞,生活在稠密的热带雨林中,偏爱栖息在20~60米高的树冠之上。在求偶期,雄鸟会长出两根长达80厘米的绶带状羽毛,覆盖在尾羽上。它不仅会发出响亮独特的鸣叫,还会进行飞行炫耀表演,空中摇曳的修长羽毛,如同闪耀美丽绿色光辉的蛇——也许因此它才和羽蛇神联系在一起。结成佳偶之后,雄鸟和雌鸟会下降到较低的位置,寻找合适的树洞做巢,一个树洞可能连续使用好几年。

过去的达官贵人使用了多少绿咬鹃羽毛?历史资料寥寥无几,西班牙殖民者记录阿兹特克帝国文化的手抄本,记录了一个省半年进贡了“800束绿咬鹃羽毛”,可以从此窥豹一斑。我们不知道一束是几根羽毛,但即使按照最少的估计(4根),每年帝国仍需要2000多只绿咬鹃。

然而,在殖民者到来之后,翠羽明珰化为可怜焦土。在利益的驱使下,丧心病狂的西班牙人迅速摧毁了阿兹特克帝国,还特地烧毁了帝王的鸟苑,作为对原住民的精神威慑。在殖民统治时期,西班牙总督把原住民的羽毛工艺技术定为非法,从而强迫美洲人彻底接受外来基督教文化。人们一点点忘记了自己的过去,曾经宏伟的阿兹特克文化,如同技艺失传后残存的鸟羽工艺品,逐渐尘封、腐烂。

然而绿咬鹃还活着。虽然盗猎和栖息地减少,一直威胁着这些美丽小鸟的生存,但绮丽如练的绿色长羽,仍在密林中飘荡。虽然典籍记载已不清晰,但美洲的人们还记得,它寄托着神圣的涵义,诉说着他们作为一个民族的与众不同。

今天给大家推荐一本靠得住工具书——《鸟类观察手册》。这本书足足有688页,4000多张精心绘制的鸟类插图,收录全国1491种鸟类,其中还有800多种鸟鸣音频!只要看到有二维码的鸟类,拿出手机扫一扫就能听见它的叫声啦!每种鸟类都有生动详实的介绍,细致清晰的分类,帮你快速建立知识体系,在一众观鸟爱好者中脱颖而出!随书还赠送一份手绘的分类插图,比A4纸还大!超好用的观鸟工具书仅售80元。

UUID: db95449e-e5c0-4ce9-b388-d53f23553aab

原始文件名: /home/andie/dev/tudou/annot/AI语料库-20240917-V2/AI语料库/物种日历公众号-pdf2txt/2021年/2021-08-09_阿兹特克帝国每年的赋税,是两千只小鸟的羽毛.txt

是否为广告: 否

处理费用: 0.0044 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