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东京奥运会百米半决赛上,我国的苏炳添和美国选手贝克在面板上的成绩都是9.83秒,不得不精确到小数点后三位的“毫秒”级别才能判断是苏炳添领先,充分体现了奥林匹克“更高、更快、更强”的精神。这不禁让人感叹,在竞技运动中,“秒”已经是相当漫长的时间,胜负往往都在毫秒之间。保留小数点后两位已经不够用了。
但人类的肉体终究是有极限的,同样是在田径赛事中,大家可能都听过“抢跑”这个概念。它并不一定是指“运动员在发令枪响之前起跑”,而是“在发令枪响0.1秒之内起跑”。因为0.1秒是人类反应的极限了,所以如果在这个时间内起跑纯属巧合,算不得运动员的实力。
试想一下,如果人类升级成了反应时间0.001秒的“毫秒人”,那眼中的世界会变成啥样?手枪子弹的飞行速度大约是每秒400米,每毫秒大概只能移动40厘米,在“毫秒人”眼中简直就是龟速了,他们可以轻轻拨开飞来的子弹,甚至弹弹手指让子弹改变轨迹。如果运动员也变成了“毫秒人”,那奥运会可能就变成“超人总动员”了。
不过从科学严谨的角度来看,想要把人类升级成“毫秒人”,就得把人体全方位进行机械化改造。首先就得把各种传感器芯片和处理器芯片植入人体,来提升五感的灵敏度和大脑的处理速度。但这样还不够,骨骼、肌肉和关节也得替换成强度更高,响应速度更快的机械,马不停蹄地处理大脑下达的指令。
拿汽车来举例子,车载的加速度传感器和电脑就相当于是“眼”和“大脑”,它们可以用毫秒级别的速度来采集并分析路况信息,电脑再给发动机、避障系统、悬挂系统这些“手”下达指令,但它们的响应速度往往是慢上一个数量级的。像发动机和避障系统还好说,稍微慢一点并不会对人的驾驶体验和安全造成影响,但悬挂系统就不一样了。如果遭遇崎岖不平的路面,响应速度过慢的悬挂系统绝对会颠到你怀疑人生。
想要让悬挂系统这只“手”麻利点,也有一些方法,主要目的是更快地调节避震器内液压油的流速,从而改变阻尼。这就好比我们小时候都玩过的针管。如果堵住出气口,活塞就很难推动,阻尼就会变大,松开手则刚好相反。所以有些避震器就在活塞上设计了可变直径的小孔,根据不同的加速度来调节孔径的大小,改变液压油的流速。
但问题又来了,只要我们的眼睛还能看到小孔变大变小,那说明它还是不够快不是么?
这时候工程师们又来秀操作了。既然改变机械装置没辙,那能不能在液压油上做做文章呢?比如制造一种能够随心所欲改变粘性的液压油。按常理来说物体的固有特性是很难改变的,但工程师们往液压油里加了一些微米级的磁性颗粒,并在避震器内装上电磁线圈。通电后,这些磁性颗粒就会在线圈磁场作用下,从散乱状态迅速地“排排站”,从而阻碍了液压油的流动性,也就改变了粘性。
因为采用了电磁场,这种悬挂系统也叫做“电磁悬挂(MRC)”。
而且,因为电流变化的速度和磁性颗粒“站队”速度都非常快,电磁悬挂系统的响应速度可以达到1毫秒,让悬挂系统的“手”能跟得上车载电脑的“脑子”。就是在这毫秒之间,世界的规则可以被重新定义,很多惊喜将会发生。
MRC电磁悬挂系统到底能给舒适度带来多大的提升?以凯迪拉克CT5为例,在MRC电磁悬挂的协助下,车辆在崎岖的路面上依旧稳定发挥。
以后在车上涂口红,也不会歪到天际了!除此之外,有了MRC电磁悬挂的加持,即便来一场暴躁的竞速,也依旧能稳如泰山。比如以较快的速度过弯,MRC可以提供足够的支撑力,有效抑制侧倾、降低重心,让过弯更加丝滑。当然,出色的性能全靠MRC电磁悬挂带来的每秒1000次的毫秒级动态响应。这些都足以证明,凯迪拉克CT5能带来更稳的驾驶体验。
30万即可享受百万级MRC的舒适。你以为这就结束了?MRC电磁悬挂基本上都是百万级别的车型才配备的黑科技,而凯迪拉克CT5却是30万级别中唯一装备了MRC电磁悬挂的车型。畅快的操作感、平稳的乘坐感,都得益于毫秒级调节能力。顶尖科技的力量只有亲自体验过,才更能体会。在1毫秒的转瞬之间,凯迪拉克CT5带你一路“稳赢”,开启全新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