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你打开手机,是否会在众多 APP 中找到一款游戏软件,被你用来打发无聊的时间?如果答案是肯定的,那你可能要注意了。近日,来自滑铁卢大学(University of Waterloo)的研究人员发现,智能手机游戏可能对那些为了逃避消极情绪和无聊感而玩游戏的玩家造成更大危害,使他们更容易上瘾,而且游戏输赢也会影响他们沉迷游戏的程度。
研究人员表示,这些发现不仅揭示了手机游戏对无聊人群的独特危害,还可能对游戏开发者带来一些启发,例如考虑在游戏中设置时限机制,以避免对玩家产生不良影响。
实际上,根据游戏动机的不同,游戏玩家可以被分为成就型、娱乐型、逃避型等几种类型。其中,逃避型玩家往往是在感觉到难以融入现实环境并保持注意力时才选择玩手机游戏,以缓解无聊感。
在此次研究中,研究人员就针对这类玩家设计了一系列实验,来探索“逃避型玩家”玩游戏时的生理、心理状态有何特点。首先,研究人员重点关注了两个与产生愉悦感相关的心理学概念——心流(flow)与唤醒(arousal)。心流是指人们在某些活动中,因为容易丧失时间和空间意识,而进入的一种深度而轻松的专注状态。对玩游戏的人来说就是:躺平并玩到忘我。
唤醒则是指人对新鲜事物产生的刺激感觉,刺激重复得越多、时间越长,人感知到的新奇性就会越来越低。
接下来,研究人员以流行智能手机游戏“糖果传奇(Candy Crush Saga)”为工具,来研究不同类型游戏玩家玩游戏的动机。Candy Crush Saga 是一种从简单到困难的关卡小游戏(类似于开心消消乐),研究人员让 60 位当前等级在 77 到 3307 关之间的玩家尽可能频繁地玩游戏,并且轮流切换难度级别(“easy” 和 “balanced” 两组)。
研究人员表示,这些发现可能会鼓励游戏开发者,将游戏难度、游戏时长和玩家自主选择综合考虑进游戏设计之中。例如,可以设置某些时间限制选项,让玩家自己指定希望玩多长时间。这样一来,尤其是对逃避型玩家而言,能够大大减小游戏成瘾的危害。另一方面,无聊的逃避型玩家对心流的激励很敏感,这可能是他们在过度游戏中遇到问题的表现,因为他们很难产生自我意识并将自己从游戏中拉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