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的间谍工具

作者: 倪方六

来源: 《百科知识》

发布日期: 2021-07-29

本文详细介绍了中国古代的间谍工具,包括听瓮、矢服、反切码、明矾水密写术和纸鸢等,展示了古代中国在情报搜集和传递方面的先进技术和智慧。

窃听是间谍搜集情报最古老的手段,也是现代特工必学教程。中国人很早就意识到了这一点,并且发明了人类最早的“窃听器”——听瓮。听瓮,其实就是一种口小腹大的罐子。使用时将听瓮正放埋在地下,瓮口与地面相平,在瓮口蒙上一层薄薄的皮革,有侦测需要时,侧耳伏在上面,“听”出周边的动静。需要的情况下,则直接让专业情报人员坐于瓮中,听辨声响,这叫“罂听”。为了减少情报失误,常会培训盲人来执行“听”任务。

盲人视力不行,但听力往往超强。

听瓮对付隧道攻城战,最为神奇。如清末曾国荃率领的湘军进攻太平天国都城天京(今南京)时,城内太平军便在城墙脚下埋设听瓮,侦探城外敌军的动静,导致湘军一时无法得逞。不过最后天京还是让善于挖地道的湘军攻破了。

听瓮的发明距今约有2500年的历史,《墨子·备穴》中对听瓮的制造和使用方法有详细的说明。在后来的使用过程中,听瓮得到了不断的改进,成为现代窃听器出现前最有效的窃听工具。如在唐代,出现了葫芦状枕头形窃听器,休息时将窃听器枕在头下,外面一有动静便能察觉。

到宋代时已出现相当实用、多功能的窃听器——“矢服”。沈括《梦溪笔谈·器用》中记载了这种窃听器。矢服,就是盛装箭(矢)的器具,矢服用牛皮制作。当时侦察兵都会配备这种工具,需要窃听时,拿出箭矢,吹足气,夜里枕在头下,几里以内人马声都能听到。矢服是利用空腔接纳声音的原理而发明的。另外,民间常用的窃听器还有“听管”,“隔墙有耳”就是这么来的。

现代间谍已离不开密码,这是保证情报安全的需要。中国人也是世界上最早使用密码的,而且手法五花八门。“阴符”可以看作是最早的军事密码,它比较简单,使用时双方各执一半,以验真假。阴符依长短不同,代表相应的情报。因为上面没有文字,即使敌人缴获了,也不会知道是什么意思。

与阴符配合使用的还有“阴书”。所谓阴书,就是将一份完整的情报写3份,分别送出。在阴符、阴书的基础上,后来又发明了代号、暗号、字验等间谍手段。特别是字验的发明,已与现代密电码原理十分接近,不同的是,它以字代替阿拉伯数字。据《武经总要·前集》(卷十五)记载,宋朝时官方便将常用的40个军事短语,分别用40个字来代替,然后编出一首40个字的诗,作为破译的“密码本”。

到16世纪中叶,中国出现了真正的密码——反切码。其原理与现代密电码的设计原理完全一样,但却比现代密码更难破译,它使用汉字注音方法中的“反切法”进行编码。反切注音方法出现于东汉末年,是用两个字为另一个字注音,取上字的声母和下字的韵母,“切”出另外一个字的读音。“反切码”就是在这种反切拼音基础上发明的,发明人是著名的抗倭将领、军事家戚继光。

戚继光专门编了两首诗歌作为“密码本”。一首是“柳边求气低,波他争日时。莺蒙语出喜,打掌与君知”;另一首是“春花香,秋山开,嘉宾欢歌须金杯,孤灯光辉烧银缸。之东郊,过西桥,鸡声催初天,奇梅歪遮沟”。这两首诗歌是反切码全部秘密所在。取前一首中的前15个字的声母,依次分别编号1~15;取后一首36个字的韵母,顺序编号1~36。再将当时字音的八种声调,也按顺序编上号码1~8,形成完整的反切码体系。

中国古人的情报研究工作,其实一直走在世界的前列,这可能与古代中国多战事、时分时合有很大的关系。不论是阴符、阴书,还是字验、反切码,都是眼睛能看到的,为避免这种情况,在很早的时候,中国人又发明了“密写术”。密写术是借用于一种特殊墨水,达到看不出所写字迹的目的。这种特殊墨水并非什么高科技,虽然一般人都不知道,但来源却非常方便,其实就是人们生活中常见的明矾水。

明矾水写出的字,干后在纸上根本看不出来,但如果浸入水中,字迹顿现。至于其显字原理,现在初中化学课本上都有介绍,这里就不赘述了。明矾水这一特性的发现,虽然现在算不上高科技,但在古代还是相当了不起的。

中国史书上有不少密写案例的记载。据《金史·宣宗本纪》记载,金宣宗贞佑四年(1216年),蒙古人围攻太原城,当时太原最高军事长官(宣抚使)乌古论礼,“遣人间道赍矾书至京师告急”。这句话的意思是,乌古论礼派间谍带着用明矾水写的密信,到京师告急,请求援兵。

清康熙年间的“矾书案”,则是废太子胤礽利用密写术这种间谍手段引出的。康熙五十四年(1715年)春,康熙亲征准噶尔,得到消息的胤礽决定利用这次机会解禁。他用重金买通了常为自己福晋看病的医生贺孟頫,请贺带一份用明矾水书写的密信,潜到宫外。不成想这件事让辅国公阿布兰侦知,“矾书”被截获,恢复皇太子地位的计划失败。

间谍能获取情报是本事,如何将情报传递出去也是功夫。邮驿、烽火台都可以传递情报,但这并不能满足所有间谍活动,特别是由交通员递送风险很大。为此,中国人想了很多法子,如利用鸽子来当交通员,此即明人何守法《投笔肤谈》书中所记的“封鸽代谍”。但鸽子要训养,一般特工也用不了。中国古人就是聪明,发明了不需训养的“鸽子”——纸鸢,作为间谍情报传递工具。

纸鸢是什么?这就是现在大家都会玩且爱玩的风筝,“纸鸱”“鹞子”“木鸢”“飞鸢”,都是纸鸢的另外叫法。纸鸢发明于汉初,距今已有2000多年历史了,发明人是西汉开国功臣之一、淮阴侯韩信。韩信是军事家,他是怎么想到发明纸鸢的呢?原来当时列侯陈豨造反,韩信与陈豨勾结,制作了纸鸢作为里应外合的信号,这也是最早用纸鸢来传递情报的实例。

纸鸢一般人都能制作,也方便控制,所以一经发明,便在军事、间谍活动中得到了广泛的运用。在南北朝时期的“侯景之乱”中,当时被叛军侯景围困在都城建邺(今南京)台城内的梁太子萧纲,便是用纸鸢传递情报、搬来救兵的。纸鸢也相当实用,可以飞得很高,即便被敌方发现,也奈何不了,那时没有高射炮、导弹,弓箭根本无法击落。唐朝时魏博节度使田悦起兵谋反,围攻临洺城,守将张伾遂放纸鸢与朝廷援军取得联系。

田悦当时也发现了飘过营房上空的纸鸢,知道是城内传递军情,赶紧找来“善射者”,但根本无法射落飞得“高百余丈”的纸鸢。

UUID: 82511ec7-8231-48e0-bded-fecf9b434216

原始文件名: /home/andie/dev/tudou/annot/AI语料库-20240917-V2/AI语料库/百科知识公众号-pdf2txt/2021年/2021-07-29_中国古代的间谍工具.txt

是否为广告: 否

处理费用: 0.0072 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