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题目,你是不是心中一惊?很多窑洞都是低于地面的,万一下雨多了,这还不满屋子都灌满了水啊?首先,我们来看看窑洞在哪里。我国甘肃、宁夏、山西、陕西、河南等省区的大部分地区位于黄土高原上,生活在这里的人们开挖窑洞作为居住的房屋,因为这里干燥少雨,树木稀疏。这就对了,本来降雨就少,也就不用太担心排水的问题。
再来看看窑洞的不同类型。
窑洞因建造的位置和形式的不同,大致可分为三类:独立式窑洞、靠崖式窑洞和下沉式窑洞。独立式窑洞是指在平地上用砖砌筑成的窑洞,它除了窑洞的外表,更像我们常见的房子,是窑洞民居中造价最高的一种。靠崖式窑洞依山而建,更容易建造,造价也相对低廉。而在没有沟壑的平底,人们利用黄土的直立性,向下挖出一个院落,再于地下院落的四面垂直洞壁上,掏出若干口窑洞,这就是下沉式窑洞。
这种窑洞从远处看,地平线上几乎看不见,走近了才发现它就像是开在地面上的方形大坑。因为气候干燥,不必担心“地下室”潮湿不宜居住。
今天我们主要说说下沉式窑洞,从窑洞的各个组成部分来寻找人们在排水等方面的设计心思吧。窑洞顶部至少要有3米以上的土层,虽然平坦,但不能种植农作物,只能作晾、晒谷物的场地。植物的根系会破坏黄土的稳固性,一旦出现裂缝,要立即废弃不用。要留一孔窑洞作为整个院落的出入口,最简单的入口是“一”字形的,从地面直接通到窑院,是下沉式窑洞使用最多的一种入口形式。此外,还有阶梯式入口。
下沉式窑洞的厨房多与炕铺相连通,烧饭的余热通过炕底,再从烟囱出去。这样有利于冬天提高室温。厨房内除了设置灶台和厨具外,通常还会储备一些木柴,以便烧饭时用。下雨天,院内主要靠渗井来排水,这也有助于保持窑洞的相对干燥。平时还可以把窑洞作为冰箱,把蔬菜、瓜果置于井内保鲜。黄土塬区干旱少雨,地下水位也低,地坑院中的居民常常需要去外面取水。
在窑洞民居中安排了多种功能的房间,除了居住的房间外,还有厨房、储存间等附属空间,甚至设有专门饲养牲畜的空间。院落上方有用土坯或砖头砌筑的矮墙,叫女儿墙。它可以阻挡雨水流入院内,还能提醒人们防止跌落。同时女儿墙也是乡邻们靠坐在一起、小憩闲谈的地方。窑洞四面封闭,只靠门窗通风,内外湿度和温度相差较大,设气窗可造成空气回流,减小温差,同时有利于采光。
地下光线相对较暗,室内家具大多较矮,假如有较高的橱柜,也尽量靠窑内摆放,以避免遮挡室内光线。
给你总结一下:黄土高原地区本来就干旱少雨,还有女儿墙、渗井等设计心思,都有助于窑洞排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