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老师:数学老师,你走开,这道题我来解

作者: 望墨溢

来源: 科学大院

发布日期: 2021-07-26

本文介绍了如何利用自然界的生物规律来解决复杂的数学优化问题,特别是通过启发式算法如遗传算法,展示了这些算法在实际应用中的广泛用途和智慧。

自然界是人类创新灵感的不竭源泉。自然界生物具有非凡的适应能力和智慧:蚁群如何找到距离食物源的最短路径,大雁觅食时怎么飞距离最短,生物怎么进化出各种性状……合理利用这些规律,可以处理数学问题?没错,而且是处理传统数学理论不易解决的问题。

优化问题与启发式算法。首先,来看个数学问题:计算如下一元二次函数的最值。对这种简单的目标函数,可直接套用公式:当自变量x=-b/2a时,目标函数的最值为(4ac-b²)/4a。这种能直接表达为公式的解,称为解析解。对于简单问题,可一步得到答案。这种求某函数的最大值/最小值的问题,就是优化问题,这一函数称为目标函数。优化算法,就是计算目标函数最值的算法。

实际中,优化问题的目标函数往往比较复杂,无法得到解析解,因此常利用梯度(多元函数的导数),进行迭代求解。然而,对于某些更为复杂的目标函数,无法使用梯度方法。例如,计算如下函数的最小值。复杂的目标函数,无法套用公式。若利用常规的梯度方法,容易收敛于局部最优,即某一范围内的最值点,而不是全局最优,即全局范围内的最值点。梯度方法容易陷入局部最优。优化类似的复杂函数,一直是难点问题。

科学家在受到某些自然规律的启发后,模拟自然体算法,提出了若干启发式算法,用于处理传统数学理论不易解决的优化问题。例如,模拟蚁群寻找、搬运食物的规律,提出蚁群算法;模拟大雁在空中觅食的规律,提出粒子群优化算法;模拟生物遗传与进化规律,提出遗传算法。

本文介绍的启发式算法,是模拟生物遗传与进化规律提出的,那么,算法科学家眼中的遗传与进化是怎样的?这里先以长颈鹿的进化为例(注意,遗传算法只是对已知进化规律的模仿,并不一定等同于生物规律)。自然界的生物多种多样,其性状由基因和外部因素共同决定,但基因占主导作用,因此这里忽略外部因素。例如,基因确定,长颈鹿的脖子长短也随之确定。

基因是生物的遗传物质,由多位核苷酸组成,类似于“AaBbCc”。种群的进化,必然意味着基因的变化。自然选择并不直接作用于基因,而是作用于性状。个体的性状不同,其生存能力不同。例如,鹿脖子越长,吃到的树叶越多,生存能力越强。将生存能力进行量化,称为适应度。适应度本应由多个因素共同决定,例如鹿的脖子长短、体力、视力等因素。但这里仅考虑脖子长短,脖子越长,适应度越高。

从前,有群普通的鹿,大家的基因各不相同,因此性状也不同(这里的性状特指脖子长短),将这一代的鹿群记为“鹿群0”。在“鹿群0”中,脖子长的个体能吃到更多的树叶,更可能生存下去,因此适应度高。而脖子短的个体更可能被淘汰,适应度低。将这一过程称为选择,经过选择生存下来的鹿才能够进行交配。

雄鹿在与雌鹿交配时,不是简单地复制自己的基因,而是与雌鹿的基因发生交叉后再结合(这里认为基因=染色体)。

例如,“Aa BbCc”+“aa bbcc”=“Aa bbcc”+“aa BbCc”。当然,在两条基因进行结合时,基因的一位或若干位核苷酸可能发生变异。例如,某位基因b变异成B。这样,“鹿群0”就产生了新的一代,记为“鹿群1”。一般而言,经过选择处理的“鹿群1”,适应度的最大值和平均值会提高,也就是脖子长短的最大值和平均值有所提高。

经过一代又一代的繁衍,由于基因的变化,“鹿群N”的脖子将会显著长于“鹿群0”,适应度更高。这时,我们可以说物种进化了。种群趋向最优。当然,最优的脖子长短还与环境有关,这里环境特指树冠高度。脖子高于树冠,没有好处反而有坏处。而只要环境不发生显著变化,“鹿群N”之后,种群的基因不会发生显著变化,适应度也不会发生显著变化,种群稳定在最优解。

美国的John Holland,模拟达尔文生物进化论的自然选择和遗传学机理,提出一种启发式优化算法——遗传算法。该算法将自变量转换成个体,通过编码将个体与基因对应起来,将待求解的目标函数作为适应度函数,保留了交叉、变异,经多次迭代后,可使种群(多个个体)趋于最优解。

以求解目标函数F(x)=x+8sin(5x)+5cos(4x)的最大值为例,遗传算法会分六步走来解决问题:1. 初始化。

遗传算法将自变量可能的取值视为个体,在设置好种群总数后,生成初始化种群。2. 编码与解码。自变量个体本身无法视为基因,需将其进行某种转换,通常将个体转换为一串二进制的数,称为编码,这串二进制的数即可视为基因。3. 适应度计算。但在将基因(二进制)转化为个体(十进制)后,将十进制个体代入目标函数,即可得到适应度。4. 选择。每个个体,根据适应度大小,进行选择。5. 交叉与变异。

保留下来个体,经编码得到基因后,进行交叉。6. 是否结束。既然是优化算法,必然需要设置结束条件,不能让算法无限次地循环下去(死循环)。最简单的方法,就是设置算法运行次数。

要想提高遗传算法的效率,在上述步骤中其实都有小技巧。例如,初始化时若可获得关于最值点的先验信息,即最值点所在的大致范围。则可在这一范围内生成初始种群。初始值的选择,会影响算法的收敛速度。初始值选得越靠近最优解,收敛速度越快。另外,不合适的初始值,可能使得算法陷入局部最优。

以遗传算法为例的启发式算法,没有极其严格的数学推导,但自然界已用这些规律解决了无数的问题。

现在,遗传算法已广泛应用于我们生活中的多个领域,例如,如何设计车辆外形,以减少空气阻力;如何安排机器人的工作流程,以提高工作效率;如何进行线路规划,使快递运输路程最短……去年,有人在GitHub上传了一个项目,就是用遗传算法来绘制特定的图片,下面是一个仿真实例,看遗传算法是如何对照上面的照片“画”出下面的作品的。

PS:如果你不是码农,暂时也不需要用到遗传算法,但是仍可从遗传算法中学到若干智慧:没有完美的算法,保证精度,就得增加计算量。一切策略,都是在多个因素间寻找平衡的艺术。只追求稳定,会无法进步;只追求多样,会无法积累优势。因此,我们需要在稳定和多样间寻找平衡。但是,从长远来看,稳定(积累、传承)往往比多样更重要一些。精英保留很重要,但也绝不能轻视精英以外的普通个体。

没有普通个体,变异就失去了土壤,种群也就走向了单调。而单调,往往意味着脆弱。

UUID: 90314986-ebc2-4bcf-b460-946d7db6176d

原始文件名: /home/andie/dev/tudou/annot/AI语料库-20240917-V2/AI语料库/科学大院公众号-pdf2txt/2021年/2021-07-26_生物老师:数学老师,你走开,这道题我来解.txt

是否为广告: 否

处理费用: 0.0081 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