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收看一周科技。题图这个长得像旋风土豆的到底是什么东西?下面就为大家揭晓。
通过CT扫描、构建3D图像,研究者们弄清了鲨鱼小肠内部的复杂结构。和人类不同,鲨鱼们长着螺旋结构的肠子,就像下面这样:鲨鱼小肠CT扫描图,肠的起点在左侧,终点在右侧。研究者对来自32头鲨鱼的消化管进行了CT扫描。结果发现,这些鲨鱼虽然来自22个不同的科,但小肠却都是螺旋状结构。
这种螺旋肠道可以延长食物在其中的停留时间,让鲨鱼吸收更多营养,这可能是鲨鱼能够隔数天才进食一次的秘诀。同时,螺旋肠道起到类似“特斯拉阀”的作用。特斯拉阀是发明家尼古拉·特斯拉在100年前设计的一种单向阀门,不需要借助任何活动部件,就能让液体在其中单向流动。研究者不仅希望通过这种方法进一步了解鲨鱼,也希望鲨鱼的肠道结构能为废水处理、微塑料过滤等装置设计提供灵感。
戳破泡泡时,它没有碎成小液滴,而是开出了一朵“花”?近日,来自斯坦福大学的研究者展现了这种有趣的现象。会“开花”的不是普通的肥皂泡,而是蛋白质溶液吹出的泡泡。这种液膜具有粘弹性——也就是说它虽然是液体,但也兼有类似弹性固体的性质。正是由于这种性质,泡泡破裂时的表现变得有些像气球:后者被戳破时也会像花瓣一样裂开。泡泡破裂的过程时间很短,研究者要用每秒2万帧的高速摄影才能记录下“开花”的瞬间。
在实验室里戳泡泡并不只是为了好玩:了解泡泡生成与破裂的规律,能帮助人们更好地在工业生产过程中控制泡沫。
本周动物视频:看聪明的鹦鹉如何开垃圾桶寻找食物。本周发表于《科学》的研究显示,通过同类之间的学习,开垃圾桶这项新技能正在澳大利亚的野生葵花凤头鹦鹉之间传播。调查显示,鹦鹉开垃圾桶的现象在当地迅速传开:在2018-2019的短短两年间,观察到这种现象的区域就从3个上升到了44个。
视频记录显示,鹦鹉开垃圾箱的动作流派略有不同:比如它们有的会叼住盖子上的把手,而有的则叼起盖子本身。研究者描绘出了这种技能传播与变化的具体路径,展示出葵花凤头鹦鹉相当复杂的觅食文化。人们很难知道是哪只鹦鹉最初发明了开垃圾箱技术,不过可以肯定的是,这种技能被独立发明了不止一次。
近日,来自浙江大学的研究者展示了一种可以像折纸一样轻松加工的玻璃。当然,直接折叠玻璃是不行的。
要想制作“玻璃折纸”,首先要将二氧化硅纳米颗粒分散在聚合物基质中,制成薄片。薄片切割成需要的形状后,就可以像折纸那样塑造各种复杂的三维形状。接下来,只要通过加热将聚合物分解,并将二氧化硅微粒烧结,就可以得到造型精巧的透明玻璃制品。利用这种“玻璃折纸”,人们可以轻松加工出传统工艺难以实现的复杂结构,而且塑形过程在常温下即可进行。
研究者在人类细胞中发现了一种对抗细菌的有力武器:这是一种细胞自带的蛋白质“洗涤剂”。这种蛋白质名叫“APOL3”,研究发现,它可以对进入细胞内部的细菌起到杀伤作用。细胞接到免疫信号之后,在其他分子的帮助下,APOL3蛋白可以破坏沙门氏菌等细菌的细胞膜,从而将它们杀死。这种蛋白的作用原理与洗涤剂相似,同时又比洗涤剂更具选择性:它不会对细胞自身的膜结构造成损害。
这种“细胞洗涤剂”存在于很多构成身体屏障的细胞当中,例如上皮细胞。这些细胞往往最先接触到病原菌,它们对抗细菌的能力对人体健康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