猛涂防晒到底有没有用?

作者: 信浮沉

来源: 博物

发布日期: 2021-07-20

本文详细介绍了防晒的重要性及其原理,区分了不同波段的紫外线对皮肤的危害,并解释了SPF和PA指数的含义。同时,文章还讨论了物理防晒和化学防晒的区别,以及如何正确选择和使用防晒霜。

防晒,到底是在防什么?万物生长靠太阳,太阳给了我们光和热,我们应该懂得感恩才是。不管是光是热,总是适度最好。可千万别不拿太阳当回事,太热了会中暑,严重点的得热射病,能死。太晒了会爆皮,严重点的得皮肤癌,也能死。所以长期以来,人们对于防晒的热情都熊熊燃烧着。不过有个问题:我们都搞错了斗争的对象。这些晃眼的阳光并不是晒伤的真正元凶,看不见摸不着的紫外线才是。

根据波长的不同,科学家把紫外线分成了四部分:UVD波段(波长100~200nm)、UVC波段(波长200~275nm)、UVB波段(波长275~320nm)、UVA波段(波长320~420nm)。不同波段的紫外线,UVD因为波长太短,空气就能把他吸收干净,所以它只在真空条件下才有意义。UVC很厉害,对皮肤伤害极大,甚至可以直接破坏DNA,幸运的是臭氧层可以消灭掉它。

紫外线杀菌灯用的就是这个波段的光。UVA和UVB,它俩才是“晒”你的主力——UVA主管晒黑你,UVB主管晒红肿晒脱皮。你每天念叨着的“防晒”,防的正是UVA和UVB。人类和晒斗争了数千年,工具也从草帽、面纱、阳伞,升级到了今天的主角——防晒霜。最初的防晒霜只能提供对UVB的防护,其实UVB蛮脆弱,大部分被臭氧层挡住了,甚至玻璃都能隔绝掉很多。

而UVA的穿透力就大多了,杀伤性虽小奈何到处都是,不可轻视。后来研究深入了,防晒材料多起来,UVA才被业界所重视。SPF是什么?PA又是什么?用过防晒霜的朋友都知道,瓶子上总是标着一个SPF指数,它只针对UVB。常见SPF指数,一般是15~50。这个数字是什么意思呢?我们可以简单地把它翻译成“晒红难度倍数”。假如现在的阳光5分钟就能把你晒红,那你涂了SPF10的防晒霜后,50分钟才能晒红。

所以说,涂抹防晒霜以防止晒伤晒红晒黑,在一定程度上还是挺有用的。SPF50+, PA++++的防晒。尽管美国FDA(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一直想把对UVA的防护也加入SPF指数中,但至今尚未成功。于是,就索性用另一个参数来表示UVA防护能力,那就是“PA+”。一个加号代表2倍,所以PA+++就表示有裸肌8倍的防护力。啥是物理防晒?啥是化学防晒?

除了这两个防晒指数,近两年最流行的说法是“物理防晒”和“化学防晒”。这又是啥意思?“物理防晒”好比“金钟罩”,直接把紫外线反射掉,根本不给紫外线接触到皮肤的机会。“化学防晒”更像“吸星大法”,在皮肤内起效,在紫外线造成损害之前将它吸收消解掉,百炼钢作绕指柔。两种防晒方法原理不同,但是殊途同归,作用是一样的。不过,因为材料性质的差异,两种防晒霜抹起来的感受可是大相径庭。

物理防晒霜厚重粘腻,有的甚至就跟一层白油漆似的。不过优点是防护持久,涂上不易过敏。化学防晒涂起来感觉就舒服多了,而且价格也相对便宜,但它有个缺点,就是防护时间短,也更容易过敏。所以防晒霜要算哪种,你自己看着办。日常防晒,不能迷信,也别放弃。之前网上有个特火的“小伙肉身防晒大PK”,小姐姐们都痛呼直观解气,一目了然。贴了胶带,涂了各种热销防晒霜后暴晒,结果是,所以这个实验结果靠谱么?不靠谱。

倒不是说小伙儿在弄虚作假,只是这种实验实在太粗糙了。对比实验最基本的要求——同等条件都不能做到。话说回来,就算每种防晒霜都用量相等,涂抹方式相同,照射条件也一样,但也还是不能单纯以视觉效果来断定防晒“成绩”。看到这里各位又迷茫了吧——所以到底怎么挑选防晒霜?买防晒霜只要看准防晒指数,按需购买就行。只要是大牌产品,不虚标,那就没啥本质区别。

就像几百块一瓶的维生素C和几块钱一瓶的VC片,只要含量相同,就没有哪好哪坏。都是SPF15的防晒霜,防晒性能就是一样(超耿直),有差异的不过就是舒适度、价格、包装罢了。比起费心挑选防晒霜,正确的使用方法才更重要(没接到防晒霜广告,所以我只能这么说)。为此,直男作者还精心总结了个顺口溜,供各位参考之。防晒需从根上抓,长衣大帽好配搭。油腻总比晒伤好,宁滥勿缺可劲擦。上山下海太阳大,防晒指数要倍加。

出汗游泳及时补,白白嫩嫩美如花。

UUID: 7cc29b56-519c-444a-bd1b-42a9843b2350

原始文件名: /home/andie/dev/tudou/annot/AI语料库-20240917-V2/AI语料库/博物公众号-pdf2txt/2021年/2021-07-20_猛涂防晒到底有没有用?.txt

是否为广告: 否

处理费用: 0.0046 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