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女神

作者: 少侠小黄鸡

来源: 物种日历

发布日期: 2021-07-18

本文探讨了白鱀豚的灭绝现状及其生存环境的变化,分析了人类活动对白鱀豚栖息地和食物资源的影响,并提出了修复长江生态环境的重要性。

19年前的7月14日,可能是最后一头人类已知的白鱀豚“淇淇”,结束了它长达22年185天的圈养生涯,在人工水池中安静逝去。

19年后的今天,我们不免会产生一个难以回答的问题:我们还能再见到活着的白鱀豚吗?尽管早在2007年白鱀豚已被宣布功能性灭绝,但浩浩长江漫漫千里,无法认定白鱀豚的彻底灭绝,“功能性”三个字包含了人们最后的期望。

要推测是否还有个别残存的白鱀豚,就要从其历史种群数量和种群变化趋势开始探讨。由于我国针对白鱀豚的系统工作起步较晚,在1978年以前没有人对白鱀豚的数量进行过研究估算,但浙江自然博物馆中收藏的,捕获于1955年的标本却让我们得以窥斑见豹。此年在钱塘江江段中发现数十头白鱀豚,而从当时造访中国的Prattl、Hoy等人,亦可知当时白鱀豚在长江中下游并不罕见。

而自1978年以来的10多年间,既是白鱀豚种群状况急剧恶化的10多年,亦是白鱀豚种群生态学从无到有、逐渐深入的10多年。80年代初期,周开亚团队推测整个长江中下游白鱀豚的种群数量约400头,80年代中期陈佩薰团队估算出长江中下游白鱀豚约为300头左右。

80年代末/90年代初期各团队估算全江段仅有不到120头白鱀豚,在宜昌至城陵矶段、洪湖段、安徽官洲至黑沙洲段共长约800公里内,1991年到1986年,减少白鱀豚104~106头。

而90年代之后的10余年间,破碎而单薄的白鱀豚种群更是每况愈下。从5年仅观测到46头,到数年才有零星记录,再到2001年最后一具来自野外的白鱀豚标本、2002年淇淇离世、2004年最后一次野外目击(2007年铜陵亦有疑似目击)白鱀豚、2006年科考队在长江上下未能发现一头白鱀豚、2007年宣布白鱀豚功能性灭绝。短短二十余年间,白鱀豚的种群跌至谷底。

倘若我们假设,在2007年后的长江里还侥幸残存有至数头白鱀豚,甚至还能侥幸相遇乃至诞下后代。那么以白鱀豚在野外约30年的寿命来看,我们似乎还有一丝机会在宣布其彻底灭绝(2057年)之前,再见“最后一面”。但这只是最理想的情况,以白鱀豚种群下降趋势来看,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情况的可能只会越发趋近于0。

那么,现在的长江里是否还有白鱀豚残存个体偏安一隅的净土呢?白鱀豚喜欢栖息在活动的水区,往往出现在长江边滩、江心洲附近以及主、岔流交汇处等地,因此只在长江中下游有分布。白鱀豚的分布区域也在日益缩水,与之直接相关的便是长江中下游的一系列人类活动。

在八十年代之前,上至宜昌下至长江口约1700公里的长江干流,特别是中游河道曲折迂回,沿岸有众多的湖泊和支流汇入,大大小小的边滩、江心洲有100多个,这些流速缓慢平稳的水域都曾是白鱀豚的乐园。然而自八十年代起,一系列水利工程的建设,一方面起到造福人民,带来巨大经济效益的作用,另一方面却让白鱀豚的栖息地发生了变化。

伴随着水利工程的逐渐完善和沿岸城市经济的飞速发展,长江更是迎来了新的航运高峰。

作为航运主力军的20~40马力的小型机船,航线通常是上行沿2~3米的浅水缓流行驶,这正是白鱀豚迁移活动的路线。这不仅使得白鱀豚在长江活动的水体空间越来越小,更是直接破坏白鱀豚正常生活规律和社群活动行为,使得白鱀豚的种群越发破碎化。沿岸污水和往来航运垃圾更是直接威胁着白鱀豚的健康;机船噪声对于白鱀豚声呐系统的干扰,也使得越来越多的白鱀豚丧命于螺旋桨下。

总得来说,还是能在长江里找到一小片白鱀豚的宜居地的,那么是否还有足够的食物呢?在过去,长江中下游有附属大小湖泊1133个,水生生物丰富,在湖泊入江处形成大回水区,历来都是白鱀豚栖息活动及摄食的重要场所。自50年代以来,为了防洪、抗旱,解决农田水利问题,除洞庭湖和鄱阳湖等少数湖泊外,几乎全部修建了坝闸,阻隔了鱼类的江湖洄游,使得它们无法到湖泊索饵肥育,也无法到长江生殖、越冬,鱼类资源受到严重影响。

江里的鱼变少了,可渔业捕捞强度却在不断增大。长江捕捞业机械化水平不断提高,加之不法之徒炸鱼、毒鱼、电鱼,严重破坏了鱼类资源,自50年代以来,如今长江的鱼类捕捞量甚至不及过去的0.5%。白鱀豚的食物资源已极为有限。高强度的捕捞作业也造成对白鱀豚的误伤。白鱀豚活动的水区通常是鱼类比较丰富的地方,也是渔民捕鱼的主要区域。

在长江干流中,渔民最为广泛使用的渔具是滚钩,用数十至百余米尼龙绳做主线,上系有数百至千余枚锐利的钢钩。不少白鱀豚被滚钩钩得遍体鳞伤,或被线绳缠绕无法挣脱而丧命,甚至还有白鱀豚连鱼带钩吞入胃中。毒、电、炸等非法捕捞手段同样威胁着白鱀豚的生命。

幸运的是,随着十年禁渔的展开,长江中的鱼类资源得以休养生息,养活几头白鱀豚或许并非难事。

看似有一丝希望尚存,但这并不意味着即便真的找到了白鱀豚,就有办法留住它。从已有的资料来看,白鱀豚自身的种群结构已处在不健康的状态(幼体仅占种群的1/3,种群里最多的是壮年个体)。加之白鱀豚繁殖周期长,种群中仅有30%为雌性,且雌性妊娠率仅为30%。即便有个别个体被重新发现,也极难保证成功繁衍,这也是白鱀豚被宣布“功能性”灭绝的重要原因。

2020年,农业农村部长江办进行了长江珍稀濒危水生物种专题研讨,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研究员王丁表示,一方面白鱀豚的功能性灭绝,给我们巨大的教训,另一方面我们比过去更加有信心,更好地保护生态环境。随着保护力度的加强,公众意识的提高,长江的珍稀物种正迎来新的希望,例如江豚的保护就取得了成效。亡羊补牢,犹未为晚。

农业农村部长江办主任马毅表示,修复长江生态环境,需要一系列系统性的措施,例如恢复河与湖的连通,修复河流自然性,保障水生生物的生存环境。未来长江经济带的发展,修复长江生态环境占据着极重要的位置,让我们的长江成为人类和其他生物共居的乐园,是我们的共同期望。

UUID: c9d5d73b-097d-4d25-ab29-03b20fd61a01

原始文件名: /home/andie/dev/tudou/annot/AI语料库-20240917-V2/AI语料库/物种日历公众号-pdf2txt/2021年/2021-07-18_“长江女神”还有再见面的机会吗?.txt

是否为广告: 否

处理费用: 0.0146 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