鹰击长空,鱼翔浅底。在文人墨客笔下,空中高翔的雄鹰总象征着与命运搏击,不屈不挠的斗士,是自由与高傲的代名词。即使是年幼的雏鹰学习飞翔,也被称为“雏鹰展翅”,寓意年轻人走向独立。鹰的身上,带有一种生命的魄力。
不论是在国内外的文学作品里,还是影视作品里,我们都常常目睹“鹰”这类鸟的雄姿。它们或沉稳霸气,或飘逸灵动,畅游蓝天,搏击长空,是当之无愧的空中霸主。鹰属猛禽是当之无愧的丛林杀手,修长的身躯配上一对长圆形的翅膀,再搭配上长长的尾羽,让它们可以灵巧地在林间穿梭。
雀鹰广泛分布于北半球的温带地区,在世界范围内共有6个亚种,我国有2个亚种分布。亚洲亚种(A. n. nisosimilis),在我国东北、新疆北部等地区繁殖,冬季迁徙到我国华北、华东及南方多数地区越冬。喜马拉雅山亚种(A. n. melaschistos),部分个体在我国甘肃、四川等地区繁殖,越冬于云南西北部和西部地区;部分个体为西南地区留鸟。
雀鹰喜欢在各种林地活动,有时在平原、农田里也可以见到。在迁徙时,雀鹰通常单独飞行,偶尔也会成对或聚集成小群迁徙。从整体颜色来看,雀鹰上体色深,下体色浅,诸多的捕食者都有这个特点。当雀鹰的猎物们抬头仰望时,浅色的下体可以和天空背景融合起来,这有助于雀鹰猎杀小鸟。而当雀鹰的天敌从空中俯瞰它们时,深色的上体又很好地和地面相融,有助于雀鹰躲避天敌。
多数猛禽的雌鸟和雄鸟大小和体重都存在差异,这一点在雀鹰身上更是明显。雀鹰的雌性体长通常比雄性大25%——这是所有鸟类中最大的性别差异之一。如果看看体重对比会更加明显,雌鸟的体重通常在190~300g之间,而雄鸟通常为130~170g,有些配对个体的体重可以差出一倍之多。
雀鹰以小型鸟类为食,所以许多小鸟对雀鹰避之唯恐不及。有一项有趣的实验发现。芦苇莺(Acrocephalus scirpaceus)不敢接近大杜鹃(Cuculus canorus)的模型,因为大杜鹃的腹部有横斑纹,具有模仿雀鹰的效果。如果换成腹部斑纹少,不太像雀鹰的杜鹃模型,芦苇莺就敢于靠近攻击了。
虽然雀鹰在小型鸟类面前称王称霸,但也有一种鸟是它的劲敌:苍鹰(A. gentilis)。苍鹰也是鹰科猛禽,它与雀鹰在旧大陆的分布范围相似。雀鹰个体大小不及苍鹰,体型亦不及苍鹰壮硕,两者都以鸟类为主要食物,雀鹰常捕食小型鸟类,而苍鹰主要捕食体型较大的鸟类。
大多数雀鹰都是候鸟。来自北欧和亚洲北部地区的雀鹰,冬天会向南迁徙,有些个体可以迁徙到北非和印度。而生活在南部地区的雀鹰,或者只进行短距离迁徙,或者不迁徙。雀鹰的幼体比成体更早开始迁徙,雌性幼体比雄性幼体更早迁徙。
总体来说,雀鹰是一种数量较多的鸟,迁徙季节在我国许多地区都比较常见。如果你不观鸟可能不知道,在北京的城市公园中,除了夏季,其他季节都不难看到雀鹰。而且,雀鹰是北京能看到的迁徙猛禽中,迁徙跨度时间最长的一种。
虽然在我国的猛禽中,雀鹰属于较为常见的一种,但它们和其他猛禽一样,面临着栖息地丧失和被人类捕杀的威胁。如果你真的喜欢猛禽,请不要捕捉、伤害它们,还是拿起望远镜走入荒野,去欣赏鹰的雄姿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