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院士,走慢点呀!一场小雨过后,天空微微放晴。我们的摄制组跟着张钹院士漫步在清华大学的校园里,却没成想,镜头竟跟不上张院士,我们一群90后被张院士的“健步如飞”打败。张老师一直这样,我经常都是小跑着跟在他身后。不苟言笑、条理清晰、思维敏捷,是我初见张钹院士的第一印象。他的一言一行,处处透露着科学工作者的严谨和认真。
从小,张钹就是“别人家的孩子”。带着“长大了要当一名科学家”的梦想,18岁以数理化满分的好成绩考入清华大学,23岁毕业后留校教书,45岁转型研究人工智能,15年后被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2019年11月18日,他获得了“吴文俊人工智能最高成就奖”,是继陆汝钤院士之后,第二位获此殊荣的科学家。
如今,回忆起上世纪80年代在美国交流学习时的遭遇,仍令张钹颇感介怀。美国同事和学生的发问,张钹依然记忆犹新。彼时,中国的人工智能一穷二白。作为清华大学的老师,他成为第一批公派留学的留学生之一,和其他学者一起去美国交流学习。那一年,张钹已经45岁。他下定决心,一定要好好利用这个机会,努力学习,推动中国人工智能的发展。
在中国人工智能发展的整个过程中,张钹扮演着先驱者的角色。他是中国人工智能奠基人之一,见证并推动了中国人工智能从70年代的“白手起家”到如今呈现的繁荣之势;现在,他依旧活跃在人工智能的最前线——担任清华人工智能研究院名誉院长,带领着年轻一代在人工智能这条道路上不断探索。
正是有这样一批引领者深耕在三尺讲台,中国人工智能的发展迅速追赶。报告显示,中国人工智能论文总量的全球占比从1997年的4.26%增长至2019年的29%,遥遥领先其他国家。其中,高校是人工智能论文产出的绝对主力。
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突飞猛进,以信息技术、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兴科技得到了快速发展。工信部资料显示,我国图像识别、语音识别等技术创新应用进入了世界先进行列,人工智能发明专利授权总量全球排名第一,核心产业规模持续增长。或许过去我们不如别人,但经过这40多年的发展,可以自豪地说,我国人工智能的发展,已经和国际水平处在同一跑线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