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综艺节目《不要小看我》中一位妈妈自述的育儿方式上了热搜——有一次,她的女儿小桃(四岁半)背作业,一直背不完,眼看耗到了深夜1点,还没有搞定。她情绪一激动,开始扇自己巴掌。只要女儿背错一句,她就狠抽自己一下。网友们纷纷批判这种通过惩罚自己,逼迫孩子学习的方式。的确,这是非常典型的“内疚式教育”,还可以说是一种养育方面的PUA,会让孩子长期处于内疚和压力之中,对孩子的身心造成巨大伤害。
它的典型特征就是通过自我伤害或强调自我牺牲,来激发孩子的内疚感,从而使对方妥协,做一些原本不愿做的事,最终达成自己的目的。
除了上面这位妈妈的极端例子,生活中,内疚式教育经常在不经意的言语中出现,比如下面这些话,你熟悉吗?“都是因为你/要不是你,我才/我早就……你再不努力对得起我吗?”“为了让你读书,大人砸锅卖铁拼命赚钱,自己连一件像样的衣服都不舍得买。”“妈妈为了你什么罪都能受,你不要管我,只要好好学习就好。”……今天的文,就来细致聊聊为什么有的家长会偏爱“内疚式教育”,以及“内疚式教育”会给孩子带来什么样的影响。
小朋友从幼儿园开始就有了内疚的体验。内疚是指当个体伤害了别人、或是违反了某种道德准则时,产生的悔恨、自责、并且倾向于需要对自己行为负责的消极情感体验。这是一种自我意识情绪,相比害怕、悲伤、高兴等初级情绪,它还包括了自我评价的过程。根据Mascolo等人的理论,内疚的发展按年龄可以分为4个阶段:0-3岁:开始发展出共情反应,但还无法意识到自己的行为会对他人造成伤害,不会产生内疚感。
4-5岁:共情能力进一步发展,开始能够理解他人的感受,但此时的道德标准还没有内化为自己的行为准则,内疚感处于初级阶段。6-8岁:开始产生真正的内疚感,会因为自己没有承担责任而产生内疚情绪,并且想要弥补自己的过失。9-12岁:自我意识水平和道德水平不断成熟,有时甚至会因为自己有了违反道德标准的念头而感到内疚自责。可见,幼儿园的小朋友,已经开始有内疚体验。
而内疚这种情绪具有以下特点:以共情能力为基础,与内部归因有关,会促进补偿行为的出现。
与此同时,内疚的产生与个体自我的道德发展密切相关,这种情绪往往伴随补偿行为;个体会通过这些补偿行为来矫正或弥补自己的错误,同时防止自己再次犯错。基于以上这些因素,内疚式教育的确在规范孩子言行方面起到了一定的作用。然而很多情况下,父母施加给孩子的内疚其实毫无依据。
Hoffman等人将内疚分为“违规内疚”与“虚拟内疚”两种。前者是个体在确实犯错时产生的真正的内疚之情,而后者则是指个体在并没有伤害他人或违反社会道德时,依然产生的一种内疚与自责。在虚拟内疚的情境下,个体哪怕什么都没有做错,或者别人的伤害跟自己并没有直接关系,却依然产生了内疚体验。一般来说,虚拟内疚包括了关系性内疚、责任性内疚、发展性内疚、幸存性内疚四种。
在内疚式教育模式下,父母给孩子激发的大多是虚拟内疚中的关系性内疚。
关系性内疚常发生在有亲密关系的个体之间,包括恋人、伴侣、亲子等等。比如曾有研究发现,当15-20个月大的幼儿看到母亲表现出悲伤的神情时,自己也会变得难过起来,并且其中有三分之一的幼儿会因此而责备自己。进一步追踪后发现,这三分之一的孩子,会比同龄人表现出更多的内疚感。
值得一提的是,当事双方关系的亲密程度,也是决定内疚情绪强烈与否的重要因素。因此,来自父母的情感绑架,更能让孩子内疚不已。说白了,大人就是仗着孩子对我们的爱与依赖,在心理上欺负他们罢了。
为什么内疚式教育不被提倡?根据心理学家David R. Hawkins的能量层级理论,内疚是一种排名倒数第二的低能量情绪。而内疚式教育,会让孩子长期处于虚拟内疚之中,从而带来身心的巨大伤害。
这其中,最大的负面影响之一,便是孩子会因为负罪感而陷入自我惩罚。至于“惩罚”的方式,可以是外显的,比如让自己面壁思过、限制娱乐;但更多的可能是一种“内向投射”,也就是把情绪向内变成攻击自己的利器,久而久之便会让孩子变得自卑、抑郁、做出伤害自己的举动。一个很典型的例子,莫过于《哈利波特》中,那个动不动就因为感觉对不起主人而自残的小精灵多比。因此,这种自我惩罚在心理学上有一个专有名称——多比效应。
与此同时,伴随着这种自我惩罚的,孩子还将会形成这样一个观念——父母的爱是有条件的,自己只有顺应了大人的意愿才值得被爱。长此以往,孩子会形成讨好型人格,变得低自尊、低自我价值感。当然,内疚式教育还可能导致另一个极端,那就是反而激发了孩子的逆反心理,让他们变得更加叛逆、冷漠、难以合作。所以,无论哪种情况,都说明了内疚式教育不可取。
如何正确培养孩子的内疚感?
不可否认,长期无意识的内疚情绪对人杀伤力极大。但其实,适度的内疚体验对孩子的成长具有积极作用。比如,一定水平的内疚感,会使孩子产生更多的亲社会行为、更加乐于合作;弥补缺乏同理心的情感缺陷;有助于抑制恶意冲动,培促进正确道德观的形成,减少成年以后的攻击性或反社会行为。
此外,2016年一项发表于Nature子刊《Nature Communications》上的研究证明,内疚的人更慷慨,并且会增加幸福感,而嫉妒则会降低幸福感。
在这项研究中,英国伦敦大学学院的学者让实验者进行了一场赌钱游戏,要求每个人在试图赢钱的同时,还要观察同伴的输赢情况。结果显示,当个体赢钱并且同伴也赢钱时,他们会感觉更愉悦,这可能是因为内疚感。相反的,当个体输钱而同伴却赢钱时,他的幸福指数会直线下降。而这可能是嫉妒心在作祟。由此可见,对孩子来说,完全避免内疚感既没有必要,也毫无裨益。
那么,家长该如何正确培养孩子的内疚情绪呢?提供以下建议:为孩子客观阐述事实,教会孩子正确归因,为孩子的言行设置明确的界限。总而言之,包括内疚在内,任何一种情绪都有它存在的意义。家长的作用,是坦然让孩子去体验,而不是用任何一种情绪来绑架孩子。我们的孩子只有客观全然地经历并感受这一切,才能成长为一个心智健全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