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都听过小蝌蚪找妈妈的故事,在现实世界中,绝大多数小蝌蚪自从突破卵膜后就要独立面对危机四伏的世界。不过,也有些蛙妈妈为了让后代安全地度过蝌蚪期,演化出了各具特色的育幼技能。其中最知名的例子,莫过于令人san值狂掉的负子蟾(Pipa pipa),雌性负子蟾在繁殖期时背部皮肤膨大呈海绵状,将卵嵌入背部的皮肤中,发育成为幼蟾后才从母亲的背部钻出。
还有扩角蛙科(Hemiphractidae)的一些物种,雌蛙将卵塞入皮下的背囊中。还有些蛙采用直接发育的繁育策略,直接从泄殖腔产出幼体,或幼体不经过蝌蚪期直接从卵中孵化,如胎生蟾属(Nimbaphrynoides)及灌树蛙属(Raorchestes)的部分物种。
而脑洞最大的当属澳大利亚的胃育溪蟾(Rheobatrachus silus)。
所谓“胃育”即是用胃作为养育后代的场所,这种行为在陆生脊椎类中别具一格。这种神奇的蛙类分布于澳大利亚昆士兰州东南部,因其分布区狭窄且行踪隐秘,直到1973年才被正式命名。完成体外受精后,雌性会将受精卵吞进肚中。每枚卵都被一层卵胶囊所包裹,卵胶囊中所含的前列腺素E2(prostaglandin E2)能够强烈抑制胃酸分泌,令胃完成从消化器官到育儿袋的角色转变。
育幼期间的胃育溪蟾妈妈不会进食,直到孩子们发育为幼蛙后才将它们吐出,这一过程大概需要36~43天。这无疑是对雌蛙体能的巨大消耗,因此它们每年只繁育一次。
然而,这种“宅”蛙竟然经历了一场亡族灭种的浩劫。1979年,人们发现胃育溪蟾的种群数量正在急速下降,往日常见溪蟾的水池全都不见其踪迹。更奇怪的是这一年人们并没有察觉栖息环境有何变化。1981年9月,人们最后一次在野外见到胃育溪蟾,1983年,人工饲养环境下生存的最后一只胃育溪蟾走到了生命的尽头,此时距离这一物种命名仅仅过去了十年。
壶菌病是由一类名为壶菌(Batrachochytrium spp.)的真菌引起的传染病,在两栖类壶菌被证实之前,只有藻类、真菌、无脊椎动物和植物上被发现了寄生性或致命性壶菌。直到1993年,人们才在昆士兰州的一些病死蛙类的身上分离出壶菌,然而据估算,早在20世纪70年代时壶菌就已随两栖动物贸易进入澳大利亚,并迅速扩散,造成大量两栖动物无故死亡后才被察觉。
目前,蛙壶菌导致澳大利亚昆士兰州高海拔地区,至少13种蛙类出现严重种群数量下滑甚至灭绝,全球三分之一的两栖动物面临壶菌威胁。
据2019年的调查统计,真菌类疾病已经至少导致了501种两栖动物数量锐减,有90种已经灭绝或野外灭绝,另有124个物种的种群规模下降了90%以上,而这501个物种中,有500个是因蛙壶菌导致的种群数量下滑,许多物种可能还没等被科学描述就已经灭绝。
另有研究显示,气候变暖增加了南美洲云雾雨林的蒸发量,阳光被长时间遮挡更利于壶菌生存。人类无意之间充当了推波助澜的角色。但事已至此,只得亡羊补牢,找到有效的治疗方案,才可能挽救无辜的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