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一个小朋友不爱玩“躲猫猫”。前几天,有妈妈在果壳童学馆的家长群里分享娃玩躲猫猫的“迷惑行为”:藏了,但没完全藏起来。这个话题,一下子引起了群里妈妈的共鸣。有人说,自己娃把眼睛捂住,就觉得已经藏好了;还有人说,自己娃蹲在椅子旁边“伪装”成椅子,就以为大家看不到他... ...
人类幼崽躲猫猫经典动作——“藏头不藏脚”。真的是好笑,却不忍心拆穿。小朋友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行为?背后的原因是什么呢?娃总躲不好,家长要急着引导吗?今天,果仁妈就带大家从儿童心理学的角度,探讨一下:小朋友躲猫猫“藏头不藏脚”的原因;分析一下玩躲猫猫对孩子成长发育有什么好处?除了常规的“躲和藏”,躲猫猫还有哪些有趣的拓展玩法?
果壳童学馆是果壳旗下的亲子帐号。这里有一群好奇心爆棚、爱探索、爱实践的高知父母。提供大视野、体系化的教育观点,分享可信赖、有深度的育儿干货文章。给孩子以独立探索世界的方法,帮助他们在多变的未来成为独一无二的发光体。
孩子躲猫猫的时候总是藏头不藏脚,他们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行为?行为背后又代表着怎样的认知呢?
“只要我看不到你,那你也看不到我”儿童心理学家皮亚杰曾经做过一个非常著名的三山实验(The "Point of View"Task):他准备了一个布娃娃和三座不同颜色的山,一座山上有红色的十字架,一座山上有一间小房子,第三座山有积雪。幼儿和布娃娃坐在山的不同方向,但幼儿不能说出哪一座山离布娃娃最近,而是认为离自己最近的山,就是离布娃娃最近的。这一实验验证了幼儿在思维方面存在着“自我中心”的特点。
他们倾向于从自己的立场和观点去认识事物,而不能从客观的、他人的立场和观点去认识事物。因此,低龄孩子认为别人眼中的世界和他看到的一样。他们似乎拥有特殊的视觉哲学,即自己把头藏起来,只要我看不见你,那么你也看到不我。
对孩子来说,躲猫猫永远有着无穷的乐趣和魔力。他们会通过露出“马脚”,感受“再确认”过程带来的正向反馈和愉悦感。
有时候你会发现:不管孩子藏在哪里,只要我们视而不见,在她藏的周围反复寻找,甚至大声说“我家孩子藏到哪里了?怎么找不见了?”就可以引得孩子哈哈大笑。她会一边跺脚,一边露出小脑袋大声地说:“哈哈,我在这呢!”往往最让孩子愉悦、兴奋的并不是“躲起来”,而是“被找到”。孩子甚至会自己露出“马脚”,好让你找到她,这个过程,就是孩子学习“再次确认”的过程:——“我猜你一定会找到我!”——“你果然找到我了!
”这一心理的活动过程,就像是一个积极的正向反馈,当正向反馈越多,孩子自然也会更愿意玩。而“找”的过程,给予了孩子一段空白的时间,使她更期待被找到的惊喜瞬间,带来学习的刺激感。
孩子在躲与藏之间,开始学习解决问题。皮亚杰在“藏东西任务”实验中,给了孩子一个有趣的玩具电话,在他玩了一段时间后,皮亚杰把电话藏在了毛毯下。他发现,8~12个月的孩子可以有目的地“移开”毯子,并“抓住”玩具。
皮亚杰认为,“移开”和“抓住”这一系列的动作,是孩子所有解决问题的基础。他们会反复练习这项技能,让动作更加熟练且精确。孩子能找到藏起来的物品,这也是认知升级的一个里程碑,他们开始了解到“客体恒存”的概念。最开始的时候,他们的认知还停留在:东西藏起来了,看不见是不是就代表消失了?通过经验的累积,练习“移开”和“抓住”这一系列的动作图示,孩子逐渐明白:原来看不见不代表不存在(即客体恒存)。
这有利于他们更加自信地向外界探索。
缓解孩子的“分离焦虑”,为独立奠定心理基础。我们经常看到8~12个月的孩子,在母亲离开的时候哇哇大哭,因为他们还不能完全确定:妈妈看不见了,是消失了吗?她还会回来吗?而躲猫猫游戏的好处之一,就是让孩子从认知上理解到,事物消失了并不代表不存在。这种认知的升级一定意义上可以缓解孩子的焦虑:妈妈的脸被遮住了,不代表妈妈不在了,她还是会重新出现的。
慢慢地,孩子甚至会开始期待妈妈的脸从消失到重新出现的过程。孩子会理解到父母暂时的离开并不是抛弃,爸爸妈妈还是会回来的。这就为缓解“分离焦虑”奠定了一定积极的心理基础。
根据声音判断方位,使感官判断更敏锐。孩子为了在躲猫猫的时候,能更快找到藏起来的父母,他们需要启动敏锐的感官系统。通过积极聆听环境中发出的声响,判断父母可能藏身的位置。
我们都有这样的经验:当我们在路上行走时,如果身后有一辆车经过,虽然我们没有回头看,但依然可以通过声音判断车子与我们的距离,从而躲避有可能发生的危险。这就是对听觉敏锐的感官体验,让我们的大脑可以不加思考,就指挥身体做出更精准、更安全的动作。同样的道理,躲猫猫过程中,孩子锻炼的根据声音判断方位,也可以帮助孩子的感官更精确,帮助他在日常生活中做出更精确的判断。
在日常生活中,除了和孩子玩常规意义上的躲猫猫,我们还可以开展一些相关的拓展游戏,丰富孩子的认知以及增长感官经验。朗朗上口的旋律+“丝巾躲猫猫”——增长孩子的安全感和自信心。这个游戏适合一岁半以下的孩子,所需要的材料包括:一条颜色鲜艳的丝巾、一首朗朗上口的歌谣、一个全情和孩子玩耍的家长。我们和孩子面对面正坐,将丝巾盖在我们的头上,把自己“藏起来”。问问孩子:“妈妈/爸爸在哪里呀?
”(看不见父母,但是可以听到爸爸妈妈的声音,逐步了解客体恒存)给孩子一点时间摸一摸丝巾的材质,轻轻拉动丝巾,让孩子看见爸爸妈妈的脸重新出现的过程。
为了增加趣味性,可以加入一首朗朗上口的歌谣,以《London Bridge Falling Down》为例子:唱完“London Bridge Falling Down”后,发出惊喜的声音,并拉下丝巾,唱完“Falling Down”后再发出惊喜的声音,并拉下丝巾,每一句结束后都做同样的动作。重复几次之后,孩子会明白,在固定的时间,拉下丝巾爸爸/妈妈的脸会重新出现。
这一过程不仅能让孩子学习乐句的基本音乐知识,还能增强孩子的安全感,因为他期待的爸爸妈妈总是“如时出现”。不断再确认、再肯定的过程也会增长孩子的智力和自信心。慢慢地,当孩子非常熟悉歌曲了,我们可以将丝巾放在孩子的头上,让他们来揭丝巾,感受游戏的愉快。
不同难度的“躲猫猫盒子”——让孩子的双手和心智共同参与玩耍。物品消失又重新出现的过程,可以通过“小抽屉和小球”游戏体验到。
蒙特梭利有许多类似的“物体恒存性盒子(object permanence box)”。这样的小游戏不仅可以增加孩子的认知,减少危机焦虑,同时可以让他们以更加积极的状态与环境互动。生活中常见的纸巾盒,就是是一个很好的“躲猫猫盒子”的素材,只需要在纸巾盒的一个侧面剪开一个“门”即可。我们很容易就会收获一个用双手和心智共同专注工作的孩子。蒙特梭利曾说:手是心智抓取的器官。
因此我们可以根据孩子的能力,为孩子提供更具有挑战性的活动,让他们的小手变得更灵活,支持他们心智的发展。比如这个小盒子改造成的“躲猫猫储蓄盒子”,可以让孩子使用更少的手指、更精细的手部技能进行活动。细小的洞口需要孩子更多的使用手眼协调的技能,也给孩子身心合一的工作,以及专注力的发展奠定基础。我们还可以给孩子提供不同形状、不同重量、不同高度的物品,让孩子进行多感官的探索。
随着孩子的经验和认知的不断丰富,他会对空间有更深刻的理解。他可以用视觉进行判断,什么样的形状可以放入何种空间里。在下面这张图片里,我们看到一个孩子正用一个正方形的小积木放入一个正方形的洞里。我们可以将不同形状、材质的生活用品,在纸箱上照着画出形状并抠出小洞。孩子会通过不断的尝试,感受到这些物品的独有的大小、空间、重量甚至多感官的触觉。
当把所有物品放入纸箱中,又重新打开,感受事物消失到重新出现的躲猫猫过程,他会感到十分自信:看!它们又重新出现了!我真能干!
看不见的物品,摸得着的“立体感官袋”——让孩子逻辑推理更上一层楼。随着孩子生活经验的丰富,他们对事物的感官判断会越来越精准。如果将若干个小物品藏起来,放入一个不透明的束口袋里。在肉眼看不见东西的情况下,孩子仅仅通过用手触摸,是否能猜出物品的名称呢?
这是我和孩子屡试不爽的小游戏,尤其是在孩子上学和放学的车途中。让孩子闭上眼睛,我随手藏起来车上的一些小物件。有时细心的孩子就会发现是什么被“藏起来了”!当他再把小手放进束口袋里,通过立体感官的触摸,他能启动自己的逻辑思维进行物品的匹配,从而说出物品正确的名称。其实最好的亲子游戏和互动不用花费太多的金钱,比如躲猫猫和这些延伸的方法,我觉得很简单,也很有趣。你们觉得呢?
本文来自果壳旗下的亲子公众号“果壳童学馆”。
关注她,然后在后台回复如下关键词,获取各类育儿资源哦~(先关注,再回复)回复“内驱力”,获取儿童内驱力培养指南回复“科普动画”,获取21部优质儿童科普动画(含中英双语资源)回复“分龄”,获取0-12岁儿童分龄阅读指南回复“去大自然”,获取夏日带娃探索自然攻略(家养蚕攻略、城市公园探险指南、自制水草缸/雨林缸攻略等) - END - 作者丨玫瑶,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12年家庭教育及儿童教育经验、国际蒙特梭利AMI0-3岁受训主教,经营“玫瑶老师”公众号。
策划丨林乙乙,一个三岁男孩的妈妈,乐于研究各种育儿产品。编辑丨羚羊参考文献丨[1] 发展心理学,第六版[2] [3] 伯克毕生发展心理学,从0岁到青少年(第四版)[4] 认知婴幼儿的游戏图示——图示背后的秘密,第二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