稀土元素能应用在许多日常产品中,如智能手机、LED灯和电池等。然而,开采这些元素并非易事,研究人员一直试图从非传统来源来回收稀土元素,如燃烧煤炭产生的废物粉煤灰中就富含稀土元素。
近期,Environmental Science & Technology上报告了一种回收这些元素的简单新方法:离子液体双三氟甲基磺酰亚胺([Hbet][Tf2N])可选择性地溶解稀土氧化物而不是其他金属氧化物,这种离子液体在加热时会溶解到水中,然后在冷却时分离。此外通过用冷水冲洗离子液体可以去除多余的酸,通过三次浸出-清洗循环,该液体的提取效率没有变化。
因此,该方法能有效地将所需的元素从粉煤灰中提取出来,并且能有效地被清洁,创造一个安全且产生少量废物的回收途径。迁徙的鸟类是非常熟练的导航者,而其最重要的工具就是一种依赖光的磁感应罗盘。来自德国奥尔登堡大学和英国牛津大学的研究人员发表在《自然》上的论文证明,在鸟类视网膜中发现的光敏蛋白隐花色素4(CRY4)很可能是人们长期寻找的传感器。
研究人员重组表达了这种光敏分子,并确定了它的特性,他们发现,CRY4具有作为光依赖性磁罗盘所需的磁性潜质。这种蛋白能产生光驱动的化学反应,该反应诱导的量子效应或能放大磁信号。研究结果首次表明,CRY4可能是迁徙鸣禽用来探测地磁场的传感器。但是研究人员同时指出,这些实验是在体外进行的,所用的磁场也强于地磁场,因此下一步仍需对CRY4进行眼内直接检测,才能确定CRY4是否确实是这些鸟类的磁传感器。
除虫菊素是一类有效的驱蚊剂,会麻痹蚊虫神经细胞对蚊虫有毒性。可在实际使用中,驱蚊剂中所包含的除虫菊素浓度并不足以直接杀死蚊子,那它究竟是如何达到驱蚊效果的呢?
在2021年5月发表的一篇《自然-通讯》论文中,杜克大学教授董珂团队揭示了蚊子感受低浓度除虫菊素的神经生物学原理:除虫菊素能够激活蚊子触角上的Or31受体,使蚊子在皮肤表面“着陆”以前就预先意识到前方潜在的危险信号,进而“识时务者为俊杰”,放弃食物的诱惑另寻目标。
借助小鼠遗传学模型研究各种行为背后的神经生物学原理是近十年来的一大热门方向,近期研究者又通过这一研究思路在喷嚏反射的研究中再次迎来丰收:华盛顿大学的神经生物学家们在6月15日在《细胞》发表的论文中成功建立了研究喷嚏反射的小鼠模型——当小鼠暴露在含有组胺或辣椒素雾滴中时,会像人类一样打喷嚏。
研究者鉴定出终端延伸到小鼠鼻腔的一群表达Trpv1和Nmb的三叉神经细胞在诱发小鼠产生打喷嚏行为的过程中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这群三叉神经细胞激活以后会在脑干区域分泌神经肽Nmb,触发小鼠打喷嚏神经环路。这是第一篇从分子与细胞水平揭示喷嚏反射机制的发现,脑干的神经细胞在受到Nmb刺激后在下游的具体作用机制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睡前听一曲舒缓悠扬的音乐助眠已成为很多人的生活习惯,但如果睡前音乐一直在你的脑海中回响,反而会打消睡意,这种现象叫做“耳虫”(earworm)。最近发表在《心理科学》(Psychological Science)杂志上的一项研究表明,睡前音乐并不是听得越多越好,相反,它会让你经历耳虫,睡得更差。
研究者将受试者分成不同组别(有无睡前音乐及睡前音乐的种类),并记录其睡眠时的脑电波、心率、呼吸等生理指标。不同组别的实验结果共同表明,经常听睡前音乐会引起受试者的夜间耳虫持续存在,并导致较差的睡眠质量,而只听纯音乐会使这一现象更加糟糕。此外,受试者在刚睡醒时仍在经历耳虫,这说明睡眠时大脑会继续处理音乐旋律。根据实验结果,研究者建议,尽量避免在睡前听音乐,如果音乐已经上头,最好停下来休息休息。
肥胖会增加例如高血压、糖尿病等疾病的发病风险,严重威胁人们的身体健康,但除此之外,肥胖还有可能对你的一头秀发“下手”。近日,科学家探寻了肥胖与毛发之间的关系,他们发现,肥胖确实会通过影响小鼠毛囊干细胞的活性,从而导致其毛发减少。首先,在给小鼠饲喂高脂日粮后,无论是雄性小鼠还是雌性小鼠,都发生了明显的掉毛现象。
紧接着,研究者通过进一步研究发现,在高脂饮食的小鼠体内,一条名为SHH的信号通路被抑制,而这一过程直接导致了毛囊干细胞数量减少,最终造成小鼠掉毛。虽然用药物重新激活SHH通路可以抑制高脂饮食造成的掉毛现象,但为了避免肥胖造成的脱发事故,管住嘴迈开腿才是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