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我们人类来说,语言是最重要的沟通工具。但你有没有想过,人类的语言属于人类,动物们又不会开口说话,它们之间是如何交流的呢?其实,我们人类的语言算得上是“强化升级版”的动物叫声,而动物们不仅会用声音来沟通,表情、发光、化学物质、触觉甚至电信号,也都是它们的“语言”。
许多哺乳动物,都能做出丰富的面部表情,作为叫声之外的第二语言。近年有研究显示,人类的基本面部表情有27种,黑猩猩有13种,狗有16种,而总是拉着一张大长脸的马,居然有17种!只不过,动物脸上“很像人”的表情,未必和人类的表情是同一个意思。
萤火虫腹部末端长着发光器,它们能操纵发光器的明暗变化,并用发光器与同类沟通,就跟摩尔斯电码似的,一般人别想懂。北美有种萤火虫,求偶时雄虫会在低空飞舞,每隔5.8秒闪烁一次黄色微光。雌虫如果要回应,就会在雄虫发光1~2秒后发光,时间把控相当精确。
我们人类的感官以视觉、听觉为主,气味主要用来识别食物、躲避危险。但实际上,通过化学物质释放的气味,很可能是动物最早的沟通工具。哺乳动物通过粪便、尿液、分泌腺释放的气味,人类顶多闻出个“臭”和“骚”,而它们自己却能闻出对方的性别、年龄、健康状态、社会等级、乃至与自己的血缘关系等一大堆隐藏信息。
大家小时候去动物园的时候肯定见过猴子们坐在一起,互相梳理毛发。有人说它们那是在抓虱子,也有人说是在找盐粒吃。事实上,理毛对于猴子来说是必不可少的社交,是联络感情、巩固地位的重要手段。猕猴群中的猴王,根本不用自己理毛,其他猴子就会抢着帮它理;而地位低的猴子,往往也热衷于给地位高的猴子理毛,却懒得跟其他“穷兄弟”互动。
虎躯一震就能释放500伏高压电的电鳗,并不是惟一掌握这门神奇功夫的:至少有500种鱼类,都有类似的放电器官。不过绝大部分并没有电鳗这么强的放电能力,它们发出的电流,主要功能不是捕食,而是用来感知环境、联系同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