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喜欢在庭院中哪些树

作者: 倪方六

来源: 百科知识

发布日期: 2021-06-22

槐、柳、榆和梧桐是古人庭院中常见的吉祥树种,它们各自有着特别的象征意义,如槐树代表官运,柳树驱邪,榆树救荒,梧桐引凤,这些树种不仅美化环境,还寄托了古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祈愿。

从古籍记载来看,槐、柳、榆和梧桐最受古人青睐。这些树木不仅很常见,且都非名贵树种,那为什么古人特别喜欢呢?原来它们都有特别的象征,都是古人眼里的吉祥树。

槐树在先秦时已被官方选为绿化树种。《周礼》规定:“左九棘”“右九棘”“面三槐”。俗话说:“门前有槐,升官发财。”虽然这是一种迷信说法,但古人为图个吉利,不论是官宦门第,还是普通人家,庭院附近总少不了槐树。

从栽植历史来看,早在先秦时槐树已被官方选定的绿化树种之一。据《周礼·秋官》“朝士”条,周王的廷院有“左九棘”“右九棘”“面三槐”的说法。意思是说,左右各栽植9棵棘树,南边栽植3棵槐树。为何要栽3棵槐树?原来是方便太师、太傅、太保这“三公”上朝时找准自己的站位,即所谓“三公位焉”。

先秦时的厚槐之风影响深远,明陈淏子《花镜·花木类考》“槐条”记载:“人多庭前植之,一取其荫,一取三槐吉兆,期许子孙三公之意。”槐树还是后世皇家宫苑内必植之树,故槐树又有“宫槐”的别称。此外,衙门、学校、街巷也都喜欢栽植槐树。西汉时,人们称政府机构为“槐衙”,称读书人聚集的会市为“槐市”,就是因为那里遍植槐树。

柳树在东汉时被视为祛病消灾之神树。《齐民要术》记载:“正月旦取柳枝著户上,百鬼不入家。

”柳树,又名“杨柳”,有垂柳、旱柳、杞柳等不同品种。不论哪一种柳,长得都很漂亮,《诗经·小雅》中的《采薇》诗称:“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东汉时,佛教传入中国,柳树成为民间吉祥之物。佛教认为,柳枝充满神性,如南海观音的形象为一手托净水瓶,一手拿柳枝,为人间遍洒甘露,祛病消灾。古人迷信“柳可驱鬼”,故柳树又有“鬼怖木”的别称。南北朝时,民间已出现了门前插柳的风俗。

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记载:“正月旦取柳枝著户上,百鬼不入家。”唐宋时,清明节“插柳”“折柳”“戴柳圈”的风俗已形成,皇家甚至将其当成一件大事来办。唐宋时期,歌咏描写柳树的诗文也最多,如“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的咏柳名句,便出自唐韩翃的《寒食》诗。当时唐朝都城广植柳树,所以到暮春时节,长安城内外柳絮飞舞。在北宋的都城汴京,柳树的数量也远远多于槐树。

张择端所绘的《清明上河图》中,大大小小的树木约有170多棵,其中柳树占了大多数,堂前屋后,路旁水边,总少不了曼妙柳姿。

榆树是古代最具救荒功能之树种。《神农本草经》称:榆树皮“久服轻身不饥”。榆树既没有槐的才干功名又无柳的姿态风流的榆树,之所以能赢得古人青睐,概因它是一种“活命树”。榆树的皮、根、叶、花均可食用,荒年可以当粮吃,青黄不接的春荒之际,榆树的价值便显现出来。

明李时珍《本草纲目》称:“荒岁,农人取皮为粉,食之当粮,不损人。”北宋嘉祐年间,“丰沛(江苏徐州一带)人缺食多用之”,度过了灾荒。其实,先秦时人们就已发现了榆树的救荒功能。《神农本草经》称,榆树皮“久服轻身不饥”,将其与“槐实”“枸杞”等同列为“上品”。因为榆树有这些特殊用途,所以古时家家不忘栽上几棵榆树。

东晋辞官归隐的陶渊明,在院中便栽植了榆树,他在《归园田居·其一》中说:“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古人对榆树的名称也很在意。榆树的果实(种子)榆荚,俗称“榆钱”,谐音“余钱”,古人栽植榆树,也有讨口彩的意思,即所谓“阳宅背后栽榆树,铜钱串串必主富”。当然,古人特别喜欢榆树还有别的原因。古人认为榆树可辟邪,有“宅后有榆,百鬼迁移”的迷信说法。

明文震亨《长物志》则另有理解:“槐榆宜植门庭,极扉绿映,真如翠幄。”

梧桐在古代被视为“宜子孙”之祥树。《丹铅总录》释曰:“故世所以贵孙枝者,贵其实也。”梧桐,又名“青铜”,俗称“引凤树”,古代有“家有梧桐树,不愁没凤凰”的说法,所以古人喜欢在庭院中栽植梧桐。古人往往将梧桐与竹子配合起来栽植,“前栽碧桐,后栽翠竹”。如果再养点菊花,到了秋天则别有景致。

正如元朝词人侯善渊所写:“一叶梧桐窗外落,金菊出疏篱。”梧桐木是古人制琴的好材料,先秦时,已有用梧桐木制琴的记载。因为这个原因,梧桐平添了一份高贵与高雅。《后汉书·蔡邕传》记载:“吴人有烧桐以爨者,邕闻火烈之声,知其良木,因请而裁为琴,果有美音,而其尾犹焦,故时人名曰‘焦尾琴’。”琴的别称“焦桐”即由此而来。《风俗通义》所谓“孙枝”,就是梧桐的枝干,为什么有这个叫法?

明杨升庵《丹铅总录》是这样解释的:“凡木本实而末虚,惟桐反之。试取其小枝削之,皆坚实如蜡,而其本皆虚。故世所以贵孙枝者,贵其实也。”显然,梧桐被视为“宜子孙”的祥树,正是古人特别喜欢梧桐树的缘由。除了“孙枝”一说,古人喜欢梧桐还因为梧桐树的枝条被称为“凤条”,这与“梧桐引凰”的传说有关:“凤凰之性,非梧桐不栖。”

UUID: 0fe8638b-4b13-404d-8c81-d89ed734ed3a

原始文件名: /home/andie/dev/tudou/annot/AI语料库-20240917-V2/AI语料库/百科知识公众号-pdf2txt/2021年/2021-06-22_古人喜欢在庭院中哪些树.txt

是否为广告: 否

处理费用: 0.0064 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