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政府诉华裔学者欺诈案审理无效

作者: 陈晓雪, 仲英杰

来源: 知识分子

发布日期: 2021-06-21

美国田纳西州东区联邦地区法院宣布,针对美国司法部起诉前田纳西大学副教授胡安明案的审理无效。胡安明是2018年11月美国启动“中国行动计划”以来,首位出庭受审的华裔科学家。此案对“中国行动计划”及后面的相关案件影响深远,若判无罪,说明美国政府开展的中国行动并没有抓到任何间谍及影响国家安全的人。

近日,美国田纳西州东区联邦地区法院宣布,针对美国司法部起诉前田纳西大学副教授胡安明案的审理无效。胡安明是2018年11月美国启动“中国行动计划”以来,首位出庭受审的华裔科学家。同样曾遭美国司法部起诉、现暨南大学粤港澳中枢神经再生研究院教授李晓江评论说,胡安明案对“中国行动计划”及后面的相关案件影响深远,“此案若判无罪,说明(美国)政府开展的中国行动并没有抓到任何间谍及影响国家安全的人。”

美国当地时间6月16日,美国田纳西州东区联邦地区法院宣布,经过陪审团两天的审议,对于美国联邦检察官起诉华裔教授胡安明一案的审判流诉(mistrial)。这意味着,陪审团就认定胡安明的三项电信欺诈(wire fraud)和三项虚假陈述(false statement)罪名是否成立未能达成一致。接下来,美国联邦检察官需要决定是否对胡安明提起第二次起诉,或撤销起诉。

胡安明是加拿大籍华裔科学家,此前为田纳西大学机械、航天与生物医学工程系的副教授。他在2020年2月被美国司法部起诉,理由是他在申请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资助时故意隐瞒与中国一高校的兼职关系。

胡安明是自美国司法部在2018年11月实施“中国行动计划”以来,首位出庭受审的华裔学者。此前,很多华裔科学家和研究人员在受到美国司法部针对性地逮捕和起诉之后,出于多种考虑会选择认罪,以换取较轻的处罚,但胡安明拒绝认罪,选择与美国联邦检察官当庭对质。

胡安明的律师菲利普·洛莫纳科(Philip Lomonaco)表示,这一庭审结果是胡安明及家人的胜利。

关注这一案件的美国亚太裔民权组织“亚裔美国人正义促进会”(Asian Americans Advancing Justice | AAJC)主席兼执行董事杨重远(John C. Yang)评论说,“很明显,一些陪审员认识到这起针对胡博士的案件具有巨大缺陷。两年的调查未能找到胡与经济间谍活动相关的任何证据,可见这一案件建立在捏造的证据之上,源于特朗普时代‘中国行动计划’的种族偏见。”

华盛顿邮报引用了刘云平(Ted W. Lieu)等三位美国国会议员的一封公开信信,表示他们对此案件“深感不安”,要求美国司法部总监察长迈克尔·霍洛维茨(Michael Horowitz)对胡安明案进行监督调查。美国华人联合会(UCA)也就胡安明案审理无效发表声明,呼吁联邦检察官停止进一步对胡安明的起诉。

UCA会长薛海培表示,美国政府必须停止对在美华裔学者进行种族定性,停止对他们因为填写表格的错误或遗漏而动员整个司法系统对其进行过度起诉。

FBI未能证实胡安明是中国间谍。胡安明出生在中国,拥有两个博士学位,是纳米材料高温钎焊领域公认的专家,曾在欧洲和加拿大工作,2013年加入美国田纳西大学任助理教授,2019年升任副教授。2020年2月,胡安明被美国司法部起诉犯有三项电信欺诈和三项虚假陈述的罪名。

已有的庭审证词显示,在美国司法部指控胡安明犯下这六项罪名之前,美国联邦调查局(Federal Bureau of Investigation, FBI)仅凭谷歌机翻的中文新闻稿,就诬告胡安明为中国间谍,并将其列入禁飞名单,甚至监视胡安明和他的儿子长达两年时间。

据美国田纳西州本地媒体Knowville News Sentinel报道,FBI探员库吉姆·萨迪库(Kujtim Sadiku)从2018年3月开始调查胡安明,源于有人向他透露,胡安明可能是中国一项顶尖人才计划的间谍。长期以来,美国政府都视中国的这项人才计划为中国招募学术间谍的工具。

萨迪库称,他从谷歌上搜索了几篇与胡安明有关的中文新闻稿,再通过谷歌机器翻译成英文,就认定胡安明与中国的联系有助于中国军队的人才计划,随后对胡安明进行了调查。实际上,据Knowville News Sentinel的报道,萨迪库所说的这两份翻译文稿,只表明胡安明在学术和研究方面的成功,以及在2012年入选了北京市一个人才项目。

另外,通过中国一项长期顶尖人才计划,胡安明每年会在北京工业大学教授学生和研究人员20个小时。文稿还显示,2018年春季,胡安明将受邀在中国的一个学术会议上发言。

2018年4月,萨迪库和美国能源部的一个工作人员来到胡安明在田纳西大学的办公室,问他是否知道田纳西大学有其他人是中国顶尖人才计划的成员。他们还说,胡安明很聪明,肯定入选了这个人才计划。胡安明回答说:“我没那么聪明。

”根据Knowville News Sentinel引用的庭审记录,萨迪库曾要求胡安明在参加中国的学术会议后,向萨迪库报告自己和哪些人接触,对方要求他做什么,但胡安明拒绝了萨迪库,并发邮件告诉这位间谍,他不会去中国。FBI还告诉田纳西州大学,胡安明被怀疑是中国军方在美国窃取机密的间谍。但证词显示,直到案件开庭,萨迪库也没有找到胡安明作为中国间谍的证据。

萨迪库在庭审中还表示,他不认为胡安明是中国间谍。关于这点,他从来没有向田纳西大学澄清过。在此之前,FBI曾告知田纳西大学胡安明正在调查胡安明可能是中国间谍。随后,胡安明被田纳西大学开除。

遭监视两年后,胡安明被指控欺诈。

美国联邦检察官的起诉书称,胡安明从2016年开始,在隐瞒与北京工业大学关系的情况下,申请得到NASA的两个资助项目,而美国在2011年通过的一项法律,要求禁止资助与“中国或中资公司”(China or Chinese-owned company)的双边合作。起诉书称,胡安明对于自己与北京工业大学关系的虚假陈述和遗漏,导致田纳西大学向NASA错误地证明其遵守了这项联邦法律。

美国联邦助理检察官Matthew J. McKenzie在6月7日的庭审中称,胡安明在2013年至2019年提交的报告中均未披露任何外部受雇的情况,而田纳西大学依靠这些报告向NASA保证其资助胡安明的研究项目不会违反2011年颁布的法律。“这些谎言导致其他人(田纳西大学和NASA)签署了欺诈性合同”,McKenzie在庭审中说道,指责胡安明故意隐瞒了这一事实。

而据Knowville News Sentinel报道,被告方出具的证词显示胡安明已经向田纳西大学提交了大量的报告,列出了他与中国研究者的合作,研究论文的链接也清楚地列出了他是田纳西大学和北京工业大学的教授。田纳西大学教务长John Zomchick作证说,他亲自审查了胡安明此前在终身教职评审时提交的资料,其中的几封推荐信引用了胡安明与中国学生及研究人员的合作,提及他与北京工业大学的联系。

据《华尔街日报》报道,胡安明提交给田纳西大学的利益冲突披露表格中,在回答是否有外部工作的问题时,选择在“没有”一栏打勾。该表格涉及到的教员手册将利益冲突定义为超过一万美元的报酬。胡安明称,他为北京工作的几年里报酬总共不到5000美元。胡安明的律师洛莫纳科还表示,NASA的提案中没有问过胡安明是否与中国或中国的大学有什么隶属关系。

洛莫纳科还指出,2011年通过的关于NASA资助限制的法律《国防部全年持续拨款法案》(Department of Defense and Full-Year Continuing Appropriations Act, 2011),从未提过中国大学,而是禁止资助任何“中国或中资企业”参与的研究项目,而胡安明既不是“中国”,也不是“中资企业”。

关于起诉书中所说的“中资企业”包括中国大学的说法,该法律细则也没有涉及。另外,《华尔街日报》的报道提及,胡安明案起诉书中提到的一笔资金是在2018年获得的,即在田纳西大学学校官员得知FBI开始注意他之后。但是,在田纳西大学学校官员询问该怎么做时,NASA监察长办公室负责调查此案的探员回复说:研究照常进行,因为正在进行的调查结束后,未必会提起指控,而且NASA也不想妨碍研究的进行。

洛莫纳科认为,这等于给胡安明设了一个陷阱。

“中国行动计划”下,华人教授遭殃。2018年11月1日,美国时任司法部长杰夫•塞申斯(Jeff Sessions)宣布启动“中国行动计划”,以反制其所认为的中国对美国国家安全造成的威胁。起初,这一计划主要集中在商业和经济领域,主要针对中国公司展开,但很快,在美国大学任职的华人教授成为这一行动的目标。

胡安明是自美国司法部在2018年11月宣布启动“中国行动计划”以来,第一位公开出庭受审的科学家。对于胡安明一案庭审流诉,熟悉美国司法的暨南大学特聘教授孙远钊介绍,美国《联邦刑事诉讼规则》第31条第(b)款第(3)项规定:“如陪审团无法对于一项或多项指控作出评定,法院需要对该项或多项指控宣布流诉。政府(行政部门)需要对被告就陪审团无法同意的任何指控决定是否重新起诉。

”孙远钊指出,流诉之后,要看检察官是否决定重新起诉。这时,控辩双方经过前期的诉讼过程,已经完全知悉彼此的攻守布防策略、战术与各项可用的证据(人证与物证等),可以从中检讨并总结教训。“检察官显然要考虑:(重新起诉)是否能克服举证的障碍?是否有必要继续为了这个案件去缠讼?”孙远钊分析说。暨南大学粤港澳中枢神经再生研究院教授李晓江告诉《知识分子》,胡安明案对“中国行动计划”及后面的相关案件影响深远。

“此案若判无罪,说明(美国)政府开展的中国行动并没有抓到任何间谍及影响国家安全的人。”李晓江是亨廷顿病研究领域的知名学者,曾在美国埃默里大学工作20余年。2019年5月,李晓江回中国访问的次日,埃默里大学突然关闭李晓江夫妇的实验室,并解聘了李晓江夫妇和实验室部分中国研究人员,理由是未充分披露来自国外的基金以及与中国科研机构合作的范围。

事发后,暨南大学宣布全盘接收李晓江团队的教授、研究人员归国,并为其提供场地、实验室等供其继续从事研究。李晓江团队全职转移到暨南大学工作。2019年11月,李晓江返回美国,计划参加埃默里大学关于突然关闭其实验室的听证会,但听证会尚未举行,李晓江就被FBI以诈骗联邦基金罪名提前带走。随后,美国司法部指控李晓江未能如实披露个人税收。

为了不影响科研进展,李晓江选择认罪,以缓刑一年的判决换取尽快回国和团队一起工作。美国移民研究和Herbert A. Stiefel贸易政策研究中心主任Alex Nowrasteh评论道,电信欺诈和虚假陈述的指控通常是一个危险信号,几乎表明调查方未能掌握间谍活动的证据。

“如果检察官(掌握的证据)足以指控某人从事间谍活动,他们肯定会选择这样做,不仅可以提高他们的统计数据,还能从被告那里取得更充足的认罪协议。反之,如果不足以那样做,他们就会退一步,转而起诉虚假陈述等轻微罪行。”李晓江说,中国行动计划影响了一大批为科学做出重大贡献的华人科学家。

据不完全统计,过去三年,包括MIT教授陈刚、哈佛大学教授Charles Lieber、堪萨斯大学教授陶丰在内的多位与中国有合作关系的教授均遭遇美国FBI逮捕、检察院起诉等不同麻烦。长达三年的折腾之余,李晓江表示,即使胡安明被证明无罪,“工作没有了,付了很多律师费,一家人都巨大承受精神压力。”陈飞对本文亦有贡献。

UUID: ea062a38-01df-479f-b2dd-fc58fdef5cc8

原始文件名: /home/andie/dev/tudou/annot/AI语料库-20240917-V2/AI语料库/知识分子公众号-pdf2txt/2021年/2021-06-21_美国政府诉华裔学者欺诈案审理无效.txt

是否为广告: 否

处理费用: 0.0108 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