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空间站的意义很大,主要可以一句话概括:因为它能长期飞在天上。或者说,它能实现多人次长期在轨驻留。这意味
着在外太空会有一个长期稳定的生活和工作空间,搭载一系列顶级科研设备,航天员可以通过载人火箭和飞船频繁往返、
长期驻留在那里,并通过货运飞船定期补给。
太空有着得天独厚的环境,如长期的失重条件,可以开展很多地球上难以进行的科研,并能对地球进行稳定的遥感探测。
人类进入太空后,也会变成
“
科研载荷
”
,经历失重、上下不分、体液重新布置等与地球环境截然不同的生活状态,这孕育
出了崭新的航天医学学科,也产生了很多改变人类生活的新发明,如尿不湿、耳温计以及各种集成便携的医疗器械。
建设空间站是人类载人航天技术发展到一定程度后才会出现的里程碑事件,它能促进航天以及很多相关制造业的发展,对
于提升一个国家的整体科学技术水平有着重要意义,是任何一个航天大国技术发展的必经之路。
天宫空间站是中国载人航天技术的大集合,需要调动最核心的资源建造。首先,需要的是长征火箭家族
“
三剑客
”——
长征
五号
B
、长征二号
F
和长征七号。其中,长征五号
B
专门负责近地轨道重载任务,运力在
25
吨级,负责发射核心舱和实验
舱;长征二号
F
运力在
8.5
吨级,是目前保持
100%
成功率的一款
“
神箭
”
,也是中国唯一的载人火箭,主要负责发射神舟飞
船,其头部尖尖的逃逸塔成为最容易识别的标志;长征七号是中国新一代主力火箭,运力在
14
吨级,用来发射天舟货运飞
船。
其次,需要两大发射场。
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拥有我国唯一的载人航天发射和返回相关配套,这里见证了此前所有
11
艘神舟
飞船的起航,是中国航天员真正
“
登天
”
和
“
下凡
”
的地方;
文昌航天发射场是中国最新、最先进的发射场,这里三面环海,无
残骸问题,海运让长征五号不再受限于陆路运输,而变得
“
胖起来
”
(最大芯级直径
5
米)。
新建造的各种配套也让它成为长
征五号和长征七号系列火箭的定点基地,支撑起整个天宫的核心建造和补给过程。
天宫不是一天可以建成的,核心舱发射之后,还需要在太空中借助机械臂系统,像
“
堆积木
”
一样逐渐把整个结构搭建起
来。期间需要有航天员在轨驻留,并需要定期补给。随后,还规划有
10
次任务,包括
2
次长征五号
B
火箭发射实验舱、
4
次
长征二号
F
火箭发射
4
艘神舟飞船以及
4
次长征七号火箭发射天舟飞船。预计于
2022
年,天宫空间站最终建成。
天宫空间站的正式运行将标志着中国航天进入崭新的发展阶段,利用特有的太空环境,能实现多种技术创新和科技产出,
成为一个不折不扣的
“
超级实验室
”
。例如,早在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阶段,就实现了伽马射线暴偏振测量仪器、世界首台
空间冷原子钟、空
—
地量子密钥分配与激光通信试验以及多种材料科学实验等技术进展。天宫空间站建成后,空间科学技
术必将取得更大的进步。
空间站技术无疑处在航天技术金字塔的最顶端。直到今天,也仅有苏联(俄罗斯)、美国和中国有过独立建造空间站的经
历。对于人类更远的星辰大海和星际移民梦想,空间站几乎是容纳大规模人类的唯一选择。相信读者们已经从各种科幻影
视作品中了解过各种酷炫的空间站,天宫或许就是中国人走向更远深空的起点。
“
盘古破鸿蒙,天宫有九重
”
是华夏民族对头顶那片未知天空最美好的想象,但古人们的想象力仍有边界,也深知探索苍穹
的难度,以至于
“
难如登天
”
成为描述不可能的词汇。但
“
天宫
”
这座中国建造的天上宫阙,对
“
登天有多难
”
这个问题给出了不
同的答案。
无论是
“
天问
”
,还是
“
问天
”
,还有北斗、墨子、悟空、嫦娥、玉兔、祝融、张衡
……
这些以出自中华传统文化的深远寓意命
名的航天器,正在天空中向着真理孜孜探索。什么是浪漫?这就是浪漫!祝福浪漫的中国航天不断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