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理来说,大家都不愿意得病,毕竟谁都不喜欢浑身不舒服的感觉。但这事搁古代就不太管用了,以前欧洲贵族还以患上某种病为荣……到了现代,这种病就没有那么“珍稀”了,普通人也很有可能患上这种病。只是,患病的人恐怕没有什么骄傲感了,因为发病时就像被容嬷嬷扎了一针。
有人晚上正睡觉,突然感觉大脚趾头的“基层”关节处火辣辣一阵剧痛。疼痛可能过会儿就消失,可痛处的皮肤看起来却有些红肿。如果不是你梦中掐自己,这种痛感就不是做梦。若是一晚上也就算了,但接连数日晚上发作,甚至持续好几星期,可就折磨人了。这种症状,就是传说中的“痛风”。
中国古人称其为痛风,是形容这种疼痛来得快,去得也快,像一阵风。四千多年前,古埃及就有这种疾病的最早记录。到了古希腊时代,名医希波克拉底首先发现了规律:患者大都是生活优越的贵族,普通平民很少会得。由此痛风被视为“高大上”的病症:说自己得了痛风,好像就有点儿高人一等的优越感,并且相传还有“不会中风(脑血栓或脑溢血)瘫痪”的好处。这语气,真是贵族的privilege尽显啊!
既然这么骄傲了,后来古希腊人索性专门设立了一位“痛风女神”。痛风女神偏爱杰出人物,只让看得上的精英“享受”这种“神的疾病”。得痛风虽然有了面子,但毕竟是疼痛难忍,患者常将其形容为“被魔鬼咬住了脚”。
古今中外无数英雄豪杰,从路易十四、牛顿、达尔文到元世祖忽必烈,都曾饱受痛风的折磨。痛风女神的福利,终归还是不要的好,人们对此病也没少探索。
如今我们知道,人体内含有一种叫嘌呤的物质,不仅能用来合成遗传物质,还在调节代谢中起作用。体内的嘌呤,一部分由自身生产,一部分从食物中获取。嘌呤的代谢,是先转化成尿酸,经血液循环运达肾脏,再随尿液排出。正常情况下,人体内的嘌呤“收支平衡”,血液中尿酸浓度稳定。要是嘌呤代谢紊乱,产生过量的尿酸存积在血液中排不出去,就会形成“高尿酸血症”。
高浓度的尿酸,在低温条件下就容易析出针状结晶。这些小针是不是看起来似曾相识?紫薇可能深有体会。虽然它们并不是真正的针,但是疼起来可一点都不含糊。正是这些“小针”,在软组织中引发炎症反应和剧痛。剧痛还算小事,如果时间长了,尿酸盐结晶在关节处沉积为“痛风石”,甚至会造成骨骼畸形。
为何痛风处总在关节,尤其看重大脚趾呢?因为那里的温度低:人体的关节部位,几乎是“皮包骨头”,覆盖的肌肉少,运动时骨骼肌的产热量就少;而且关节处皮下脂肪薄,保温性能不高。晚上睡觉状态下,人体自动调低代谢频率,体温比白天又低了一档。就差这点儿温度,尿酸就可以结晶了。所以痛风总是入睡后、在关节处发作。而远离心脏的手指和脚趾,时常供血不足,温度更低些,所以成为痛风的重灾区。
为什么早先的痛风患者总是非富即贵呢?其实这和嘌呤摄入量有关。在食物里,粮食和蔬菜嘌呤含量低,肉类和海鲜嘌呤含量高。喝酒的作用也不小。酒本身虽没多少嘌呤,但酒精会让嘌呤加速分解成尿酸,也会影响肾脏,令其排出尿酸的功效降低。于是经常大鱼大肉、不醉不休的精英们,他们高贵的血液里尿酸浓度总是偏高,自然更容易痛风。
虽说痛风和嘌呤、酒精的摄入量紧密相关,但总体来说,受遗传因素影响更大。得不得痛风关键看体质:有的人血液尿酸超标,仍旧海鲜配啤酒,天天胡吃海塞也没事;也有人体检各项指标均正常,却难逃痛风缠身。噢对了,如果你得过一次痛风,就表明是易患体质,痛风下次可能还会找上你。
那么痛风到底怎么治呢?一般初期只是有晶体析出,只要降低血液尿酸浓度,用药大都能将结晶溶解掉。然后只要小心控制嘌呤摄入量,保持健康生活习惯,病情一般都能控制。可如果任凭酒肉穿肠过,长期积累出痛风石,就算开刀“刮骨”,关节也难保复原了。最后再劝你一句:下次吃烧烤啤酒小龙虾之前,先想想容嬷嬷的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