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与天和核心舱完成自主快速交会对接
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消息,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入轨后顺利完成入轨状态设置,于北京时间2021年6月17日15时54分,采用自主快速交会对接模式成功对接于天和核心舱前向端口,与此前已对接的天舟二号货运飞船一起构成三舱(船)组合体,整个交会对接过程历时约6.5小时。这是天和核心舱发射入轨后,首次与载人飞船进行的交会对接。按任务实施计划,3名航天员随后将从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进入天和核心舱。
近期,在一项发表于《临床传染病》的研究中,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的研究人员通过两种不同的抗体试验,分析了2020年1月2日至3月18日收集自美国50个州的2.4多万人的血液样本。他们发现来自5个州的共7名参与者在所在的州报道首个新冠病例之前,就感染了新冠病毒,其中最早的一位参与者来自伊利诺伊州,实验显示,他在1月7日就感染了新冠病毒。
由于人体通常需要约2周时间来形成新冠病毒抗体,研究人员认为早在2019年12月24日,新冠病毒可能就在伊利诺伊州传播了。他们计划跟进调查这些抗体携带者的旅行史,进一步了解新冠病毒最早出现在美国的时间。
6月16日,中俄联合发布了《国际月球科研站路线图(V1.0)》和《国际月球科研站合作伙伴指南(V1.0)》,欢迎国际伙伴在国际月球科研站任务的各阶段以及阶段各层级参与项目合作。
2021年到2025年,将利用嫦娥四号、六号、七号,以及LUNA-25、26、27的数据,对月球表面勘探,辅助国际月球科研站的设计,并为其选址。2025年到2030年期间,团队将利用嫦娥八号和LUNA-28进行国际月球科研站指挥中枢的技术验证,月球采样返回,并实现大承载货物运送及确保高精度软着陆。
2030年到2035年,团队计划实施国际月球科研站系列任务(International Lunar Research Station,ILRS),ILRS-1、2、3、4、5等任务将陆续完成建成指挥中枢、建设探索设施、月球原位资源应用技术验证、分散式月球样品采集、建成月基天文台和对地观测设施等任务。
新发表于《自然》的研究中,一个国际天文学家团队公布了利用欧南台甚大望远镜拍摄的参宿四变暗图像,并表示该现象是由引起的:在变暗前,参宿四喷射出一个巨大的气泡,并在参宿四的脉动下以约每小时32万千米的速度远离星体。当星体表面冷却下来,温度降低会导致气体中诸如硅等较重元素凝结,形成固体尘埃,暂时挡住参宿四的光。这一观测结果或有助于阐释大质量恒星最常见的演化末期重大质量损失事件的发生机制。
据韩联社报道,韩国大邱市一名38岁的市民在接种强生新冠疫苗3天后于6月13日死亡。据其家属称,死者生前身体状况良好,接种后出现发烧、血压急剧下降的症状,最终医治无效身亡。这是韩国报告的首例强生疫苗接种者死亡案例,韩国卫生部门正在调查死因。此前,比利时一名37岁女子在接种强生疫苗后,出现了严重的血栓和血小板减少的症状,并于5月21日死亡。随后,比利时宣布暂停41岁以下人群接种强生疫苗。
目前欧洲药品管理局正在对强生疫苗的副作用展开调查。
在近期一篇发表于《自然》的论文中,研究人员通过建立一个预测非常年性河流规模的模型,发现全球51%到60%的河流每年至少停流一天。据研究估算,离全球52%的人口居住在非常年性河流附近,在极度干热地区有95%的河流很容易出现断流,比如澳大利亚北部、印度部分地区等。在较冷的气候下,结冰或降雪也可能导致河流断流。
研究人员认为应在河流模型中纳入流动间歇性,以制定出有效的河流管理策略,保护非常年性河流的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
传统理论依据达尔文适者生存法则认为,肿瘤中占主导的细胞类型应该会决定肿瘤的发展结果。但近期一篇发表在《癌症研究》上的研究发现,启动肿瘤进行转移的细胞只占肿瘤组织的不到20%,这意味着阻断这小部分细胞可成为打败肿瘤的关键。
研究人员在斑马鱼和小鼠乳腺癌模型中利用CRISPR技术追踪到促进转移的细胞亚群,他们发现,其中乳腺癌扩增性抗原1(AIB1)的一种剪接变体会产生特殊的蛋白,能招募邻近细胞从而促进肿瘤转移。未来,这些剪接变体可作为靶点预测和治疗乳腺癌转移。
截至北京时间6月17日14时,据约翰·霍普金斯大学最新统计,全球累计新冠确诊病例177 040 221例,死亡病例3 832 997例。
6月16日0—24时,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报告新增确诊病例19例,其中境外输入病例15例(福建3例,广东3例,云南3例,上海2例,北京1例,江苏1例,湖北1例,四川1例),本土病例4例(均在广东);无新增死亡病例;无新增疑似病例。
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报告新增无症状感染者24例(均为境外输入);当日转为确诊病例4例(均为境外输入);当日解除医学观察14例(均为境外输入);尚在医学观察的无症状感染者427例(境外输入405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