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待在社交媒体上,不断输入和输出消息的你我,应该都不会对这种聊天方式——把一句话拆成多条消息发送——感到陌生。当数亿人都日渐习惯了线上交流这样一种沟通方式,整个过程中也生发出许多值得关注的特点,比如此前讨论过的语言通货膨胀、表情包泛滥、标点符号的不规范使用等。除此之外,“碎片化表达”也是一种普遍的交流现象。
在网上聊天时,许多用户,尤其是年轻人,越来越习惯于一句话分好几条信息发送,甚至一个字、一个标点也要单独占一条信息。这放在过去按条计价的短信时代是不可想象的。
网络聊天里的语言碎片一句话分成不同段语句的碎片拼接,并非诞生于社交网络。回忆一下中学时候读到的现代诗《雨巷》,那首“撑着油纸伞,独自/彷徨在悠长,悠长/又寂寥的雨巷”也是类似的形式。不过,今天网上交流中的碎片,显然不是像诗句跨行一样出于文学表达和诗韵美的需要。今天的跨行消息,大多是这样:对话框顶部一直显示对方正在输入,但收到的是不断蹦出来的几个字的消息。
常见的场景如:午休后,拿起手机一看,对话框里是朋友发来的几十条未读,赶紧打开,爬楼读完之后,发现其实只讲了三句完整的话。这种情况,在你的聊天记录中大概常能见到。伴随着传播技术的变革和社交媒体的生长,语言的碎片化表达越来越普遍,这种“碎片”,并非一句句完整消息的轰炸,而是把一句话分成几条消息,分别发送出去。
这种碎片化表达是许多人网上聊天时的习惯,但也并非放之四海而皆准,其大多出现在特定的交流对象和场景中。比如,对着熟悉的亲朋好友,在聊及日常话题的时候,可能更容易随意地把一句话拆开发出去;而在工作交流等更正式的场景中,类似表达的频率大概会下降很多。
当然,除了对象和场景,碎片化的语言也是社交媒体的特殊属性滋养起来的。现在常用的社交软件,在诞生之初也是碎片化表达的典型场所,更多承担辅助性的社交功能。而随着技术和环境的更迭,社交媒体逐渐演变成主要的社交工具,甚至超过线下的交流,也就承载了更深层的交流需要。
总之,对于越来越普遍的碎片化表达,一些人视为正常的表达习惯,它简单没压力、又不失趣味。另一些人则将其视作不恰当的交流方式,认为这加重了信息过载的压力,让人离“好好说话”又远了一步。而更多时候,它是没有引起人们特别关注的隐形现象。
媒介渠道变化的影响在知乎相关问题的回答中,有网友表示:“被短信折磨过的人(就是我)用微信这种聊天软件的时候自然就喜欢分开发。”这个回答揭示了一个可以理解碎片化表达的背景——媒介渠道的变化降低了交流的成本。
适应线上社交传播场景碎片化的交流,也是对线上传播场景的适应。在线下面对面聊天的场景中,除了说出口的话,对方的语气、表情、神态和眼神,都可以同时传递出的有效信息,这些都是线上空间中很难做到的。从这个角度来看,碎片的话语能够一定程度起到加强语气的效果,传递出文字以外的信息,调节聊天的氛围。
成为线上交流的话语符号郭庆光的《传播学教程》中提到,在人类的社会传播活动中,信息是符号和意义的统一体,符号是信息的外在形式或物质载体,而意义则是信息的精神内容。社交媒体中的沟通是符号互动的过程,而语言符号是当中最重要的一类呈现。从符号的角度来看,“把一句话分成多条消息”的信息传递形式,也是理解其涵义和意义的一个角度。
碎片化世界里的一块拼图从更广的范围来看,社交媒体中聊天的碎片化表达,可以被视为碎片化的一个具体表征。碎片化,是当代数字生活中一个老生常谈也真实存在的传播特征,它和信息传播技术的革新共同生长起来,影响了我们的思维方式、媒介渠道还有话语表达。
碎片化表达,促进传播还是阻碍传播?长期以来,对于把一句话拆分成多条消息的表达方式,人们的态度褒贬不一。
习惯的人把这作为一种给线上交流减压的方式,给聊天增添几分轻松和趣味,也降低了阅读和理解的难度。不过,也有反对的态度认为,一条变多条的消息,至少在数量上加重了信息负担,还消解了本就破碎的语言表达。对这种行为的不同看法对社交媒体的态度、语言使用的习惯等因素,都影响了人们的不同判断。但至少不可否认的是,这种习惯似乎早已在不知不觉中嵌入了我们的日常交流,变得普遍常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