帽子旅行记

作者: 刘小方

来源: 百科知识

发布日期: 2021-06-10

本文详细探讨了冠与帽子的历史差异及其在不同文化和地域中的传播,特别是中国冠冕在东亚和中南半岛的旅行,以及帽子在保暖和实用功能上的发展。

冠和帽子虽然都是人们头顶的饰物,但两者之间差异明显。中国应当先有冠后有帽。服饰史专家孙机先生认为,汉代之前人们重视冠而轻视帽子。关于冠的历史,明代张岱在《夜航船》中说:“辰氏始教民绹发閐首,尧始制冠礼,黄帝始制冠冕。”绹发就是束发,以免披头散发。中国人对帽子的重视,起源于对头发和束发的重视。对于今天的人来说,散着头发可能只是个性或生活习惯;但在古代,只有遭遇重大危机或归隐山林时人才可以散发。

冠最初是为束发而发明的。从形状上看,冠的主要部分是一块略带弧形的木板(称作延板,材质也可以是玉、象牙等),板前圆后方,象征着天圆地方。板顶部两端垂下数串玉珠,叫冕旒。狭窄的冠梁除了用于固定挽起的头发,主要起装饰作用。所以,冠并不能把头顶全部遮住,而只能在头顶形成一个像鸡冠的东西。难怪《淮南子·人间训》中说:“冠,寒不能暖,风不能障,暴不能蔽。”从实用角度来看,冠的用处不大。

可能正是因为如此,今天与冠相关的成语大多演变为贬义了,如冠冕堂皇、张冠李戴、衣冠楚楚、衣冠禽兽、沐猴而冠,等等。冠与帽形制与功能的不同,也使成语中的冠、帽不能相互替换,如“怒发冲冠”不能说成“怒发冲帽”,因为人生气的时候,头发在没有遮盖的情况下可以竖起来与冠一样高,如果戴着严严实实的帽子,无论怎样愤怒,头发也不可能冲破或顶起帽子。

尽管冠的实用性偏弱,但它作为文明的象征被保留了下来,并成为古人日常生活中最为重要的内容。人们通过佩戴冠来彰显身份,来表达对他人的尊重和重视。2019年5月,日本冲绳县那霸市博物馆举办了一场琉球王的“王冠展”,展出的王冠为七梁冠,王冠上共有12根金色龙。从形制来看,此王冠正是中国明代赐予琉球国王的皮弁冠样式。皮弁冠在中国历史悠久,《周礼》中记载,这种冠一般长7寸、高4寸,形如覆杯。

根据《明史·舆服志》记载,明朝最早赐予琉球皮弁冠是在永乐年间。当然,这不是中国冠冕第一次跨国旅行。历史上,中国中央王朝很早就通过“赐衣冠”的方式传播中华文化,也推动了中华冕冠的旅行。据记载,隋代时,日本的服饰还相对落后,人们不仅无鞋无帽,而且只有两片能遮丑的“幅布”作为衣服。为了发展睦邻友好,隋炀帝专门委派特使裴清到访日本,并赐予他们中华衣冠。

明初,为了巩固沿海边防,发展中日友好关系,明太宗朱元璋还专门赐予日本国王源道义一套九章冕服,冕服中冕冠最为重要。从明代冠服的管理制度看,这套九章冕服即便在大明王朝也只能是皇太子和亲王两种人穿。除了日本,朝鲜半岛也是中国帽子旅行的重点区域。朝鲜王朝初年,著名学者郑麟趾(1396—1478年)在《高丽史》中写道:“东国自三韩仪章服饰循习土风,至新罗太宗王请袭唐仪,是后冠服之制稍似中华。

”也就是说,朝鲜半岛的新罗王朝最初是学习模仿唐朝服饰和衣冠形制,并逐渐形成自己特色的。事实上早在南北朝时期,中原王朝的冕冠已经开始向朝鲜半岛旅行。明代开始,中国史籍中以衣冠赐予朝鲜的记录也多了起来。我们知道,明代皇帝的冕冠有12个旒苏,而赐予朝鲜王的冕冠为九旒,这种细小的差别显示出“赐冠”的藩王臣子属性。除了朝鲜半岛和日本,中国帽子也通过“赐冕冠”的方式南行中南半岛,来到安南国(今越南)。

清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七月,乾隆皇帝八十大寿,安南国王阮光平专程到承德觐见乾隆皇帝。此次来华,安南国王收获颇丰,其中就有自己期待已久的中华冕冠。时至今日,无论是在旧的照片、历史图集、绘画作品,还是在日本、韩国、越南等国的古装影视作品中,我们都能看到中国古代冕冠的影像。这些影像记录着中国冕冠的旅行,也记录着中国文化的强大影响力。与冠的装饰性和阶级性不同,帽子是为满足人们保暖遮阳的需要而诞生的。

从帽子旅行史的角度看,汉地用于保暖的帽子大多是从北方或西北游牧民族地区旅行而来的。如《夜航船》说“秦汉始效羌人制为毡帽”,毡帽是什么呢?《后汉书·舆服志》记载:“北方寒冷,以貂皮暖额,附施于冠,因遂变成首饰,此即抹额之滥觞。”羌人是生活在四川西北部、青海东南部的古老民族,以养羊养牛而知名,那里气候严寒,为了保暖,人们利用羊皮、牛皮、貂皮制作遮挡额头或耳朵的帽子也在情理之中。

事实上,在秦汉仿效羌人制作毡帽之前,一种“搭耳帽”就已经从北方游牧部落旅行到了汉地。战国时赵国地处河北,与东北游牧民族部落地理相连,为了提升战力,赵武灵王实施“胡服骑射”的改革,引进北方胡人的服饰和骑兵制度。随之,胡人窄细的裤子代替了中原肥大的长袍,胡人轻便舒适且能暖头护耳的帽子也成为赵国将士的军服。我们知道,貂皮、羊皮或者羔毛都不是农业社会的特产。

随着织布技术的发展,汉地民众在汲取“搭耳帽”“毡帽”技术的同时,巧妙利用四脚头巾折叠成帽子戴在头上,并将其称为“幞头”。隋唐时期,人们在幞头内设置统一造型骨架,罩在头上,这就形成了朝廷专用的“乌纱帽”。乌纱帽轻盈保暖,深得人们喜爱。《唐书·舆服制》记载:“乌纱帽者,视朝及宴见宾客之服也。”元朝建立之后,来自漠北蒙古高原的民族服饰尤其是帽子旅行到中原,进一步丰富了我们头顶的服饰。

元朝,人们对帽子情有独钟,不仅皇室权贵常戴帽子,就连老百姓也喜欢戴帽子,大量的涉及元代的明清小说插画或画像、壁画上的人们多佩戴一种叫钹笠帽的帽子。可能是因为蒙古式帽子影响太过深远,明朝建立后,为了恢复汉式服帽传统,还一度禁止佩戴元朝帽子。不过,无论哪种帽子,只要能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便利,能更好美化人们的生活,都会突破暂时的藩篱,长久留存下来。

UUID: b95364ca-c6ad-4b57-b6a2-c8dea0e90bd3

原始文件名: /home/andie/dev/tudou/annot/AI语料库-20240917-V2/AI语料库/百科知识公众号-pdf2txt/2021年/2021-06-10_帽子旅行记.txt

是否为广告: 否

处理费用: 0.0061 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