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几周,很多胖友每天早晨起来第一件事,就是刷新闻看看向北行进的大象走到哪儿了。这几天象群又进人家拧开水龙头喝水,还进人家吃了米缸里的米。新闻看了太多,就有网友提问了:“一直这么走下去的话,不管对大象还是对人类,都有可能造成伤害。为啥不赶紧给它们打上麻醉,然后运走呢?”这办法听起来好像可行,但成功概率高吗?
正好上个月非洲国家津巴布韦成功麻醉、运输了6头大象,今天我们就借这个事件,来分析一下“麻醉后运输我国北上象群”的可行性。在麻醉大象前,我们也需要根据大象的精确体重数据,来确定麻醉剂的注射量——麻药少了,可能不起作用,麻药多了,被麻醉个体很可能一命呜呼。那么如何测量野生大象的体重呢?如果是人类饲养的大象,可以直接引导它走上地磅称体重,甚至用曹冲称象的办法都可以。
但野生大象......那岂是我们召之即来挥之即去的?在无法获得准确的体重数据、并且不知道大象身体状况的情况下,我们是无法安全有效地对其进行麻醉的。更何况,成功麻醉野生亚洲象的报道和先例不多。
如何给大象注射麻醉剂,这也是个问题。动物园通常采用相对简单的吹管注射法,射程一般不超过5米。即使是麻醉枪,射程一般也不超过40米。而无论对于人类还是野生大象来说,这个距离都已经逾越了安全距离的红线。不过上个月,津巴布韦的工作人员就徒手给非洲草原象注射了麻醉剂。因为那些小象孤儿是人类从小养大的,不怕人,而且经受了良好的行为训练,能够容忍工作人员靠近注射。
就算是上边提到的问题都解决,麻醉针顺利给大象打上了,这事儿也还没完——我们还需要判断大象倒下前所处的位置是否安全。比如我们要确保它不会走到水边、山崖边,以防麻醉剂起效后,大象晕倒发生溺水或摔伤等事故。但如果是在动物园,这事儿就好办多了。比如在津巴布韦大象麻醉的案例中,工作人员就在麻醉起效倒下之前,在大象的身下垫上了干草,防止摔伤。
大象是家庭观念很强的动物,如果象群中某个体受到了伤害,其他个体会奋力保护。云南这象群,可有15头呢,而且完全野生——要是麻醉过程中惊动了其中一头,旁边14头可不会放过人类。我们根据管理规定停车熄火,静静地观察大象,大象也是继续往前行进。但走着走着,不知怎的,年长的大象认为我们威胁到了小小象,于是就站成扇形的一排,对着我们,把小象挡在后头,又是扬鼻子又是扇耳朵的。
这种情况很危险,冲过来把车顶翻了都有可能,我们赶紧就走了。
就算麻醉过程一切顺利,接下来运输大象也没有想象中那么简单。大象被麻醉后,如何装上车呢?肯定不能用挖土机直接铲,这样会伤害到它。在津巴布韦的案例中,工作人员采取了拴住脚、倒吊着的办法。之所以选用这么个姿势,一方面是因为大象的脚比腿粗,吊绳能够卡住。另外一方面,倒吊的姿势不会伤害到大象。对于体型特别巨大的成年象来说,如果运输过程中长时间侧卧,有可能会压迫内脏,而倒吊着的姿势就避免了这个问题。
大象是有记忆有感情的动物,如果因为麻醉让人一顿弄,然后又强行给它搬家,之后它们再见到人,是会躲着呢?还是伤害呢?谁也说不好,更不敢轻易冒这个险。再说了,这些大象的家,在哪儿呢?前几天无人机拍到的北迁象群,正挨着躺着睡觉呢,这画面真美好啊。希望这15头大象,最终能找到适合自己的栖息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