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葩笔试题的解析与探讨

作者: 吉小迪

来源: 果壳

发布日期: 2021-06-04

本文探讨了毕业季常见的“奇葩笔试题”,分析了这些题目的难度及其与工作能力的关系,同时讨论了智力测试的类型和培训对笔试成绩的影响。

我就来应个聘,干嘛要搞这么多奇葩试题难为我?每到毕业季,对于各式“奇葩笔试题”的吐槽就没有断过。这些题目总是初看“啥呀?”,一旦知道答案就会“噢!”,像极了小时候的脑筋急转弯,知道答案后甚至想翻个白眼。这些题为啥这么难?测出来的结果和工作又有什么关系?(前面三题的答案文末自取↓)

每年招聘季,吐槽的重火力区都集中在图形题上。

这类看起来像是脑筋急转弯的题型,答不对还真的要怪大脑:它的解题思路和我们大脑处理信息的习惯大不相同。日常生活中,大脑为了快速有效率地判断周围发生的事情,会让“整体优先”:注重于物体图形的整体而忽视掉某些没有必要局部细节。另外,大脑看物体的时候很容易为他们赋予意义,从而快速判断眼前的物体的重要性:眼前的长方形物体是一条蛇还是一块糖果,远处的人形是班主任还是隔壁小红,这些可以帮助我们快速决策。

“整体优先”和“意义优先”让我们在生活中可以看到很多“脸”。然而在做图形题时,“整体”和“意义”都只能帮倒忙:这类题目要求人们把图形拆分线段和面积考虑,并且思考他们之间的关系。

各家公司的笔试题目一般不仅包含前面所说的图形推理题,还包括数字运算、语言理解、资料分析等。这一套测试与智力测验有相似之处(虽然并不完全相同)。

美国心理学家雷蒙德·卡特尔(Ramond Catell)在上个世纪60年代提出,人的智力可以被分为流动智力和晶体智力。智商测试题一般测试的是流动智力。流动智力指的是我们感知和推断变量之间的关系,并概念化抽象信息的能力,可以被广泛应用于解决各种问题。而晶体智力,是指利用通过先前学习获得的技能和知识的能力,比如语言语法,数学概念,计算规则等等。

由此可见,流动智力相对于晶体智力更加独立于受教育程度、经验以及知识的积累。

培训班:一场刷题和反刷题的斗争。心理测量所追求的就是练习不会对智商产生太大幅度的影响,如果通过自己练习就能提高分数,那测试本身的可靠度和准度就会受到质疑。不过工作笔试题和心理学测量的目的并不一样:对于以“获取高分”为目的的考试,从答题技巧层面来说,培训还真有点用。笔试中题型跟智商测试题型越接近的越难以通过练习提高。

比如,需要使用3D空间想象能力的图形推理题,想通过练习进行提升的效果非常小。但对于资料分析题、文字阅读理解题等,则可以通过学习答题技巧,大幅提高答题速度与准确率。

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特质,想通过统一化的考试对一个人的整体特质进行评分是件挺难的事。近年来各个用人单位也注意到了这一点,尝试通过各种综合评价的方法提升考试的维度和效果。不过,跳出考试本身,把逻辑题作为拓展思维的小训练,感觉也还挺有趣呢。

UUID: cf4f5820-2fa1-4f19-af60-b04b3638ca8f

原始文件名: /home/andie/dev/tudou/annot/AI语料库-20240917-V2/AI语料库/果壳公众号-pdf2txt/2021/2021-06-04_我就来应个聘,干嘛要搞这么多奇葩试题难为我?.txt

是否为广告: 否

处理费用: 0.0051 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