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90年代末,袁隆平在观察两系法杂交晚稻的生长情况(资料照片)。新华社记者殷菊生摄。来源:新华社
“杂交水稻之父”、中国工程院院士、“共和国勋章”获得者袁隆平,5月22日13点07分在湖南长沙逝世,享年91岁。2018年,袁隆平曾在获得未来科学大奖后接受了《环球科学》的采访,采访中这位老人依然对杂交水稻的未来抱有许多期许。这篇文章,记录下了我们与这位世界杂交水稻之父的一次深刻交谈。
袁隆平(1930年9月7日—2021年5月22日),男,汉族,无党派人士,江西省九江市德安县人。1930年9月7日生于北京,中国杂交水稻育种专家,中国研究与发展杂交水稻的开创者,被誉为“世界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是杂交水稻研究领域的开创者和带头人,致力于杂交水稻技术的研究、应用与推广,发明“三系法”籼型杂交水稻,成功研究出“两系法”杂交水稻,创建了超级杂交稻技术体系。
2019年9月17日,国家主席习近平签署主席令,授予袁隆平“共和国勋章”。2020年11月28日,当选2020中国经济新闻人物。2011年1月17日早晨,美国纽约时代广场的巨幅屏幕上开始播放中国国家形象宣传片。60秒的宣传片中,一位穿着蓝白格子短袖衬衫的老者,端坐在一张白色的长椅上,目光中充满了自信,在他身后是一片金黄的稻田,沉甸甸的谷穗在阳光下闪闪发光。这位老人就是袁隆平。
过去数十年里,他是中国人最熟悉的科学家。他主持研发的杂交稻及超级杂交稻,一次次刷新了水稻产量的世界纪录;他带领团队研发的耐盐碱水稻(俗称“海水稻”)和低镉稻,改变了我们对水稻生命力和安全度的认知;而正在研发中的第三代杂交水稻,则让我们对水稻的未来有了更多的想象。1961年,袁隆平在早稻品种试验田中偶然发现了一株“鹤立鸡群”的水稻。
但次年他将种子播下,后代却高的高,矮的矮,没有一株像它们的上一代那样长得好。水稻是自花授粉植物,纯系品种是不会分离的,袁隆平意识到,“鹤立鸡群”的水稻是一株天然杂交稻,杂种优势现象十分明显。但他的观点却与当时美国大学使用的遗传学教科书(经典遗传学)相悖,教科书上说,稻麦等自花授粉作物自交不会退化,杂交也没有杂种优势。
为了探明究竟,袁隆平做了多次试验,结果确证水稻与异花授粉作物一样,同样具有强大的杂种优势现象。水稻颖花很小,且一朵花只结一粒种子,不可能像玉米那样,依靠人工方法来生产大量杂交种子。于是袁隆平采取了三系法的技术路线。具体讲,就是培育出水稻雄性不育系(即花粉败育的雌水稻),并用保持系使这种不育系能不断繁殖;再育成恢复系,使不育系育性得到恢复,杂交产生杂种优势,以达到应用于生产的目的。
1966年2月,袁隆平在《科学通报》上发表了名为《水稻的雄性不孕性》的论文,提出了上述设想和思路,由此拉开了我国杂交水稻育种的序幕。自此,半个世纪来,无论经历怎样的挫折和失败,袁隆平从未想过放弃杂交水稻这个目标,而是不断分析总结,调整技术路线。
当三系法刚提出的最初几年,试验结果总是不如意时,袁隆平提出了“利用野生稻与栽培稻进行远缘杂交”的设想;1973年实现三系配套后,当第一批杂交稻长势喜人,却草多谷少时,袁隆平说:“表面上,我们失败了,但本质上,我们却是成功的。
长稻谷还是稻草,只是技术问题,我们不该放弃”;当1989年夏季,第二代育种技术“两系法”因制种期间抽穗时遭遇罕见低温,大家发现原来光敏不育系不仅受光照控制,也受温度控制,而开始否定两系法时,袁隆平提出了选育实用光温敏不育系的技术路线。从失败中看到光明的胆识和勇气,让袁隆平当之无愧地成为了杂交水稻研究领域的开创者和带头人。而他开放、分享的心态,又推动着杂交水稻的研究从湖南走向全国,从中国走向世界。
对于未来,袁隆平仍有很多期许。他向《环球科学》记者介绍说,正在研发的第三代杂交水稻——以遗传工程雄性不育系为遗传工具的杂交水稻,兼有三系和两系的优点,同时又克服了三系和两系的缺点。袁隆平表示,目前,初步选育的组合已初露锋芒,亩产量都在1000千克以上,计划两年后通过审定,然后开始大面积应用,逐渐替代三系杂交稻和两系杂交稻。
袁隆平曾说,他做过一个梦,梦见试验田的超级杂交稻,长得比高粱还高,他和同事都可以坐在瀑布般的稻穗下乘凉。他的这个梦或许梦想成真,因为他追求梦想的脚步从没有停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