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2日13点07分,袁隆平在湖南长沙逝世,享年91岁。所有中国人都知道袁隆平的名字,都知道他一生的心血让中国人再也不愁吃不饱大米饭。他是我们永远的国之脊梁,也是我们永远敬爱的袁爷爷。
有衣穿、有饭吃的日子还会一直继续下去。我不禁想,当我有了孩子、我的孩子又有了孩子,他们生活在衣食不愁的幸福中时,还会记得这位躬耕田野的袁爷爷吗?所以我们想再讲一次袁隆平的故事,让他的事迹永远流传下去,让吃饱饭的人永远不会忘记蕴含在一粒米饭中的爱戴与缅怀。
在中国,袁隆平的故事中少不了人们对饥饿的记忆。这位能让水稻增产20%的杂交水稻之父是个挺踏实的人,找他给书签名,他便签上名字,再加上日期,一个字不多写。当有人说,讲讲你的梦想吧,他只想得出那些跟庄稼有关的梦想:“水稻长得像高粱一样高大粗壮,稻穗像扫帚一样长,谷粒像花生米一样大,人坐在水稻下乘凉……”1999年,袁隆平第一次在公开场合讲述自己这个梦想。那一年,在中国,他还不那么出名。
1999年昆明世界园艺博览会上,袁隆平亲自站在湖南省展台前介绍杂交水稻——身后是水稻,侧面是他在稻田里的大照片。有性急的游客指着照片就喊,“咦,这就是照片上的人耶。”袁隆平讪讪笑着点头,“是我是我。”然后指着身后,向游客介绍他的杂交水稻。在那之后,有小行星以他的名字命名,他拿了中国的国家科技进步奖,还拿了世界粮食奖和以色列的沃尔夫奖,声誉渐隆,人们也越来越喜欢他。
那是个中国人理想中的科学家形象,看上去平庸而无特色,却能解决真问题。他很少在公众场合出现,出现时爱穿那件有大棉袄气质的白西装,说着带湖南腔的普通话——外媒喜欢强调,“那是与毛泽东类似的口音”,另有中国媒体考证出来,他的白西装价值500多块人民币。1990年代,袁隆平曾3次被提名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均以落选告终。有人私下推测,这是因为袁的研究过于偏重应用,不够基础和尖端,但官方并未给出明确解释。
他不喜欢在媒体上露面,根据他办公室的说法,原因很简单:太浪费时间了,而最终的内容又大同小异。
袁隆平还上过纽约时代广场广告牌上的中国的形象短片——在那个短片中,他穿了一件格子的半袖衬衫,没穿那件白西装。与大多数人的直觉相反,农民模样的袁隆平并不是出生在农民家庭的孩子。他出生于1930年的北平协和医学院,他的一位姨妈在协和医院担任护士,他的出生档案上还有林巧稚(中国现代妇产科奠基人之一)的签名。
袁家家境优良,父亲是东南大学毕业生,母亲是教会学校高材生,能讲一口流利的英文,母亲告诉袁隆平:要博爱,要诚实,要做一个有道德的人。袁隆平说:“母亲的教育影响了我一辈子。”
根据某本传记,他是在6岁时随大人郊游去了一个农村的果园,就此喜欢上了田园;另一本传记则认为他最早爱上农村是在15岁。不过,无论是6岁或是15岁,都刚好绕开“八年抗战”时期。
我们可以推测,没有战争的田园给袁隆平留下了美好的印象,又加上不甚喜欢数学,读大学时,他报考了农学系。1953年,袁隆平毕业于西南农学院。根据袁的口述回忆录,毕业鉴定上写着“爱好——自由,特长——散漫”。毕业后,袁去湖南安江农校担任教师。这大概与今天的支教青年有点儿类似,不过,因为当时的政治环境,袁的“支教”并不轻松。
做教师期间,袁隆平跟对门学校的女老师谈过一次长达数年的恋爱,对方最后还是放弃了他,选择了一个“出身比较好”的男青年,“做出了在政治上‘要求进步’的选择”。直到33岁,袁隆平才与自己从前的学生、同样“家庭出身不太好”的姑娘邓哲(原名邓则)结婚。之后,除去时代带来的一些波折,袁隆平的家庭生活普通而“美满”。邓则是安江农校59届毕业的学生,袁隆平教过她们班的课。
不过,他们谈恋爱却是在1963年,那时邓已工作,在离安江不远的两路口农技站当技术员。他们是名副其实的“闪婚”,相识不到一个月就结婚了。婚后,袁隆平亦庄亦谐地对邓则说:“你那个‘则’字多不好听,没准人家还听成个‘贼’呢!我看你还是叫‘邓哲’好了。‘哲’字有聪明的意思,你嫁给我就是聪明之举!”邓则扑哧一笑,欣然同意。自此,她改名为邓哲。
两人相濡以沫,携手走过半个多世纪。“我之所以能在杂交稻上取得成功,是妻子用理解和柔情铺垫的台阶。”袁隆平说。
在那个年代的社会主义国家,最灿烂的农学明星是苏联人李森科,他继承了拉马克的思想,认为环境影响比遗传更重要,而孟德尔和摩尔根的遗传学被认为是“反革命”和“资产阶级”的。最初,根据李森科“简便易行”和“立竿见影”的“无性杂交”理论,袁隆平尝试把西红柿嫁接到马铃薯身上。
第一年,他大获成功,土里挖出了马铃薯,茎上收获了西红柿。然而,到了第二年,把去年收获的种子种到地上,长出的西红柿跟普通西红柿一点区别也没有。土豆西红柿的故事发生在1960年和1961年,那两年间,除了土豆西红柿的实验失败,袁隆平印象最深刻的,还有饥饿。那段时期,袁隆平亲眼目睹了路边、桥头和田坎的尸体,也体会过饥饿的日子里,“肚子空空,身体没力,两腿没劲。
晚上睡觉,被窝冰凉,始终也睡不热……”1961年的春天,因为“搞小麦,觉得在湖南没有前途;搞红薯,觉得是个搭头,意义不大”,袁隆平决心去研究能填饱肚子的水稻。
某本自传中提到,他曾从田里精选了一棵穗大饱满的稻子,收获了1024颗稻种,把它们种在田里。然而,最优秀的稻子长出的后代居然高高矮矮,有早有迟,没有一株的性状超过前代——这让他忽然想起了正被批判的孟德尔-摩尔根的遗传理论——杂种的第二代会发生性状分离,那么,去年那棵穗大粒多的稻株,应该是一棵天然的杂交水稻。
利用杂种优势提高作物产量的做法,从1920年代就开始了。
当时,出身于政治豪门的美国小伙子华莱士发现了杂交玉米的秘密——杂种玉米的个儿硕大又整齐。华莱士和朋友专门成立了公司,利用杂交育种技术改良玉米种子,仅用了10年,这个公司的业务从北美洲扩展到了欧洲、亚洲、南美洲和非洲,创造了华莱士家族巨大的财源。华莱士后来尝试从政,做过美国农业部长,还做过商业部长和副总统。1960年代,利用杂交育种方法,美国的诺曼·博洛格在墨西哥培育了抗倒伏麦穗大的高产小麦。
事实上,在博洛格的半矮秆小麦之前,小麦几乎不需要施肥——超过了一定限度,施肥越多,小麦的倒伏会越严重,产量越低。但博洛格的“奇迹小麦”长得矮,不易倒伏,启动了施用化肥的现代高产农业的开端。所以,博洛格也被视为上世纪第一次作物绿色革命的开创人。1970年,他获得了诺贝尔和平奖。你没看错,是和平奖,以奖励他带领人们战胜饥饿,“通过和平的努力恢复战争创伤”。
1962年,带着对那棵杂交水稻的问号,袁隆平自费去北京拜访专家。在中国农科院的图书馆中,他读到了大量新鲜的外文资料,知道了杂交玉米的成功,也知道了小麦杂交育种的研究正如火如荼,他该做的就是找到利用水稻杂种优势的方法了。1976年,袁隆平与同事李必湖在观察杂交水稻生长情况。杂交水稻育种迟迟没有突破是有原因的。与玉米相比,水稻的杂交很困难。
人类的3种主粮作物中,玉米是雌雄同株异花植物,雌花和雄花在植株的不同部位,分离得很清楚,最容易进行杂交;而小麦与水稻是严格的自花授粉作物,雌蕊和雄蕊包覆在同一朵花苞中,要实现杂交,很不容易。
博洛格的小麦杂交是利用一把镊子和一个放大镜进行的一项极为细致的工作。根据资料,博洛格经过20几年、3万多次杂交试验才得到了抗病又矮秆的“奇迹小麦”。
而杂交玉米的办法用到水稻上却不可行,因为水稻不仅花极小,一朵花只结一颗种子,而且花粉也只在极短时间内具有活力。操作上的困难让人们很难用手工杂交的方法来提供大批量的杂交种子以满足大田生产的要求。在当时的国际水稻学界,专家们几乎一致认为,水稻是自花传粉作物,杂交没有优势,即使有优势,也由于无法提供大批量杂交种子,水稻杂种优势还是无法用于大规模水稻生产。
但从北京回到湖南后,袁隆平还是决定从那棵穗大粒多的水稻身上寻找杂交水稻的钥匙。过了三四年,检查了1.4万棵稻穗上的小花,在当时的中科院院刊《科学通报》上,36岁的袁隆平发表论文,描述自己在水稻身上的发现:他发现了4棵雄蕊没有生殖能力的稻株,而这种雄性不育的特征还可以遗传。于是,袁隆平说:“要利用水稻的杂种优势……首推利用雄性不育。”
“文革”期间,学校已经贴出了针对袁隆平的大字报,批斗行动却迟迟不见踪影。后来才得知,是国家科委看到了袁隆平在《科学通报》上的论文,特意下发文件,要求湖南科委支持袁的水稻杂交试验——之后的每次批斗,科技部公函就成了袁隆平的护身符。1973年,袁隆平培育经过9年的艰苦努力,终于能够大面积实地栽培杂交水稻品种。他在1981年被授予新中国建国以来第一个国家特等发明奖,在国际上被称为“杂交水稻之父”。
1970年11月23日,海南岛野生水稻抽穗扬花的时节,海南本地的农场技术员冯克珊带着袁隆平的学生李必湖在一个长满野生水稻的水坑沼泽中发现了一棵他们需要的植株——那棵野生植株贴着地面生长,拥有败育的花粉。杂交了数代进行选育,他们淘汰掉了那棵植株的一系列不好的特性——匍匐生长、叶窄、茎秆纤细,容易落粒……花粉败育的特性仍然保存了下来。那株野生稻被取名为“野败”。
从“野败”开始,水稻领域的一件偶然发生的小概率事件,促成了另一场影响深远的农业技术革命。事实上,就在“野败”被发现后不久,大约在1972年,国际水稻研究所中断了他们的杂交水稻研究,原因是“很难解决有关的技术问题”。今天,在国际水稻研究所的网站上,对杂交水稻的解释中说,“比其他稻种都要高产。”谢放鸣解释道:“在相同的气候、土壤、肥料环境下,杂交水稻比普通水稻高产。
用相同的投入,杂交水稻要比常规水稻高出20%以上的产量。”
根据国际水稻研究所的数据,目前,中国的水稻田里,有58%的水稻是杂交水稻,这个比例在美国是40%,在东南亚的几个国家平均约为8%。曾任美国总统农业顾问的唐·帕尔伯格认为,袁隆平的杂交水稻是中国人战胜饥饿的重要方法,“是和平探索对暴力冲突的胜利,也给那些持中央统一管理必将窒息地方创造观点的人上了很好的一课”。
不过,帕尔伯格认为,中国人战胜饥饿的另一个方式是“计划生育”。在他的书中,助力中国战胜饥饿的两位英雄分别是:袁隆平和马寅初。
然而,粮食增产与农民生活改善并非必然的因果关系。杂交玉米推广后正逢经济大萧条,华莱士不得不负责一个叫作“农业调整处”的部门,削减包括玉米在内的主要农作物种植面积,对停止生产的农业工人支付工资。对上世纪的整个绿色革命,也时有批评声传来。
在这个领域里,人们尤其可以体会,“最好”是“更好”的敌人。帕尔伯格总结说:赞许来自那些关心粮食生产和希望摆脱饥饿的人们,而反对意见则来自那些以减少农民收入不均为主要目标的人。不过,当时有人反对的主要原因是高产品种从根本上动摇了过去的雇佣农业——农场主对农业工人的需求量越来越少;粮食的产量愈高也许就意味着价格会愈低。
袁隆平并不担心这类冲击,他的理想很简单,希望农民可以利用高产的种子“种三产四”,“多余的地用来种植经济作物,增加收入”。2011年4月,三农问题专家李昌平曾发表过一封给袁隆平的公开信,希望袁隆平“转向培育常规水稻品种,给农民留几粒真正的种子”。
李昌平解释:今天的三系杂交水稻“稻种”只能种一季,农民只能持续向种子公司购买稻种,这让他们失去了种子主权,不仅失去了与种子公司博弈的自主性和能力,也失去了应对自然灾害和社会灾害的自主性和能力,他希望政府和科学家能有配套措施让农民自己种一部分可以留种的种子。
要从杂交水稻选育出能高产的纯种水稻很难,就像把一堆沙子里的红色沙子挑出来,成本上划不来。
一位植物学研究者解释:增产涉及到的基因很多,要依靠多代人工杂交选育形成可以把优点稳定地传给后代的品种,可能需要很长时间。于是,在“粮食不足”与“无法留种”之间,我们选择了先解决前者。而对于农民自己种植常规种子的建议,一位育种专家则认为,“看上去不错,但因为目标并不明确,实施起来很难。”对李昌平的公开信,袁隆平没有做出回应。不过,很显然,“粮食不足”与“无法留种”之间,他继续致力于解决前者。
最近几年,袁正致力于另一个雄心勃勃的计划——超级水稻,继续挖掘杂交水稻的增产潜力。虽然给袁隆平的公开信并未得到回复,李昌平还是评价道:“袁隆平是个伟大的科学家。”袁的学生谢放鸣认为,袁老师是个专注的人,特别专注于自己正在从事的工作,不理会外界干扰。这是科学家的基本素质,不过今天的年轻科学家已经很难做到了,毕竟环境不同了。
对于这位专注的科学家,几个研究水稻的同行说,“袁老师是很和蔼的人”;采访过他的湖南老乡说他是个“幽默风趣的人”。有一次与人对谈,对方提到他“擅长小提琴”,他会悄悄告诉对方,“其实,后面有人放音乐,我就是拿把琴在前面装装样子而已。
”不过,2011年12月中旬,《南方周末》“中国梦”在中山大学的对话活动现场,坐在4位嘉宾中间偏右的袁隆平双手紧紧地贴在大腿上,身体略显僵硬地左倾——很显然,他还不太习惯聚光灯下的环境。
2011年12月10日上午,袁隆平在中山大学梁銶琚礼堂“中国梦践行者中大行”做专题演讲。有一次与人对谈,对方提到他“擅长小提琴”,他会悄悄告诉对方,“其实,后面有人放音乐,我就是拿把琴在前面装装样子而已。
”从会场下来,工作人员奉上茶水,未及喝一口,一堆记者围上来。他笑了笑,眷恋地看了那杯茶水一眼,“好,那就开始问吧。”有记者问他看待转基因的态度,袁隆平有点无奈——这是他回答过多次的问题,最近的一次,是2个月前,“愿为科学献身试吃抗病抗虫转基因大米。
”不过,他还是耐心地重复了自己的看法:不能一概而论,对一些对抗病虫害的转基因,我们也许需要谨慎地对待;而对另外一些用于提高农作物产量的转基因,就不会存在什么问题。
事实上,对于转基因这类新鲜技术,比他小几十岁的同行说,“袁老师的开放态度是我们也比不上的。
”袁的小儿子袁定阳,博士毕业于香港中文大学植物分子生物学系之后,一直在从事转基因水稻方面的研究,他的研究目标之一是把光合作用效率较高的玉米C4基因转入水稻中。还剩最后一个问题了,袁隆平舒了口气,几乎要把那杯茶端起来了,然而,很不幸,有人提到了当下热门的有机农业。
他态度激动起来,那杯水也放下了:“没有化肥,就无法提高产量,无法养活中国的十几亿人口,”他说,“国际水稻研究所曾做过一个几十年的实验,化肥对土地的肥力不会有破坏作用。”说话时还特意摆了摆右手,用以加强话语中“不会有破坏作用”的效果和表现力。此时,秘书前来汇报,车来了,他才意识到,自己应该累了,中断了那场关于有机农业优劣的辩论。
回来后,翻开他签过名的那本硬质封皮的文集,中文部分的最后一篇是他亲自翻译的《漫长之路》,讲的是在菲律宾马尼拉以南约60公里的一个小镇上,一块一公顷的土地。自1963年开始,人们在那块土地上不间断地每年种两季水稻,稻草不还田。45年后,“答案几乎是出人意料的”,“长期集约式种植水稻和使用矿物肥料,可能并不会降低土壤生产力,事实上,如果耕种得法,甚至还能改良土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