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是20世纪初的普通一天,在美国南部的棉花田里,辛苦劳作的人们正在忙碌着,其中大部分是黑人。这些采棉工的祖先来自非洲,被贩卖到美洲成为奴隶,他们也没有逃脱被剥削的命运。田间工作十分辛苦,采棉工们又得了一种怪病:体表暴露部位出现对称发生的皮疹,色泽鲜红或紫红,形态酷似晒斑,患者会有灼热、肿胀、瘙痒的感觉,严重的还会发生糜烂、结痂,继发感染。病情好转后,病患处会大块脱皮,留下棕黑色的色素沉着。
由于该病患者的皮肤对光非常敏感,因此夏天时病情更严重,且会反复发作,致使皮肤不断增厚、粗糙。医生称之为“癞皮病”,也叫“糙皮病”。这种“棉花田里的怪病”的暴发异常凶险,1915年1月至10月,美国一个州就有1306人因“癞皮病”死亡;1916年,美国南部的“癞皮病”患者高达10万。
“癞皮病”起病缓慢,常有疲劳、乏力、失眠、体重减轻、记忆力变差、注意力不集中等前驱症状。最早出现的症状是皮炎,如果治疗不及时会累及胃肠道和中枢神经系统,出现食欲减退、消化不良、腹痛、忧虑、抑郁、情感淡漠,还伴随腹泻和痴呆症状。如果从最早的记录算起,“癞皮病”在欧洲和美国已经流行200多年了。一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前,“癞皮病”仍然是美国南方各州的一种常见疾病。
在探究疾病起源的过程中,很多医生和科学家都发现了一个现象:“癞皮病”主要在以玉米为主食的地区和阶层中流行。1926年,约瑟夫·戈德伯格建立了通过平衡膳食或者补充酿酒酵母的方法能有效预防“癞皮病”的理论,初步判断“癞皮病”是由于营养不均衡导致的。1937年,康拉德·埃尔维赫姆发现烟酸能治疗狗的“癞皮病”。后来,相继有科学家发现并证明烟酸能治疗人类的“癞皮病”。
维生素分脂溶性和水溶性两大类,维生素A、D、E、K属于脂溶性维生素,维生素C和B族维生素属于水溶性维生素。烟酸就是B族维生素中的一员,是人体必需的维生素之一。在维生素这个大家族中,烟酸的别名最多:维生素B3、维生素PP、尼克酸、“抗癞皮病因子”。烟酸在人体内以烟酰胺的形式存在,构成辅酶Ⅰ和辅酶Ⅱ,参与体内物质的合成和能量代谢反应的调控。
其实,玉米中的烟酸含量并不低,甚至高于小麦,但玉米中的烟酸为结合型,不具备营养活性,不能被人体吸收利用。玉米的蛋白质中缺乏色氨酸。色氨酸是一种人体必需氨基酸,在生物体内可以转化为烟酸。而玉米中的色氨酸含量不能满足人体合成烟酸的需要。所以,确切地说,“癞皮病”是由烟酸和色氨酸联合缺乏导致的营养缺乏性疾病。
20世纪50年代,我国新疆南部地区也曾高发“癞皮病”,当地居民常年以玉米为主食,加上副食品供应不足,部分地区的患病率甚至高达50%。后来,因大力推广“玉米中加石灰”和食用高烟酸玉米的饮食方式,当地居民的“癞皮病”发病率才显著下降。现在,“癞皮病”在欧洲和北美洲已基本消失,但非洲是全球唯一仍把“癞皮病”作为重要健康问题的一个大洲。
美国人引种玉米时也同欧洲人一样,没有引进玉米的加工方式,从1906年到1940年,美国的“癞皮病”患者多达300万人。在20世纪30年代,维生素和矿物质缺乏在美国非常普遍,因烟酸缺乏而引起的“癞皮病”成为致人死亡的一个主要原因。1942年,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的前身——食品和营养委员会确立了强化面粉的标准,首先对铁、维生素B1和烟酸进行了强化。
该措施实施几年后,美国一些州因“癞皮病”导致死亡的病例下降到了原来的1/10。也许是立竿见影的效果,“强化烟酸”成为美国食品饮料的传统。今天,虽然很少有人再像过去那样大量食用玉米,多样化的饮食也使得烟酸缺乏不再常见,但美国的强化食品中还保留着添加烟酸的传统。目前,全世界有30多个国家都制定了在小麦面粉中添加各种微量营养素的法律法规,中国也是其中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