敷面膜敷到“烂脸”?你可能招来了玫瑰痤疮

作者: 卓正皮肤科杨俊业

来源: 卓正科普Health Express

发布日期: 2021-05-21

本文讨论了敷面膜可能导致的皮肤问题,特别是玫瑰痤疮,并提供了如何安全使用面膜的建议。

夏天又又又到了,我们面部皮肤受到日晒、闷热等刺激后,难免容易潮红。此时敷上一片冰镇面膜爽一爽,估计是大家都喜闻乐见的“面部消暑活动”?此情此景看似美好,可有时却会出现尴尬的转折!敷面膜爽不过两天:已经消退的潮红,忽然再度出现了?!甚至逐渐加重为大片红斑、水肿,伴着明显灼热、紧绷感?!甚至还会“爆小痘痘”?!好好的一张脸,突然就变成了这样:图源:Uptodate“呀!这是过敏了吧?

”出现这样的症状,“皮肤过敏”或许是大部分朋友的第一反应。以此为主诉来到了我门诊的朋友就有不少。可仔细询问后,却又不太像是过敏:第一、面膜是已经用了很久的产品;第二、近期也没换新的护肤品;第三、红斑处瘙痒并不明显,而且只是在脸颊局部,而同时敷面膜的其他部位则没有症状。面对这样的来访者,我可能会礼貌而不失尴尬地问一句:“请问您听说过玫瑰痤疮吗?

”被忽视的“玫瑰痤疮”玫瑰痤疮是一种有反复发作倾向的面部皮炎,这名字也许让人感到既熟悉又陌生。它虽带着“痤疮”名号,但和我们常说的痘痘(寻常痤疮)完全是两码事。如果提到它另一个别称“酒渣鼻”,相信很多人的脑海里瞬间就有了“格格巫式大红鼻头”的画面。其实“酒糟鼻”只是玫瑰痤疮的其中一种表现,目前医学上,玫瑰痤疮通常分为以下四种类型。

玫瑰痤疮的4种类型:①红斑毛细血管扩张型面中部(鼻子、苹果肌),长期反复发红,伴毛细血管扩张;并逐渐波及面部外围(额、下颌、侧脸),如玫瑰绽放;容易被误认为是“红血丝”。②丘疹脓疱型在发红的基础上可出现许多细小丘疹、脓疱;形似“痘痘”却不见粉刺;容易被误认为是“大爆痘”。图源:参考文献[1]③鼻赘型出现鼻部的肥大增生,形成典型“酒糟鼻”外观。

④眼型有的甚至波及眼部,导致反复发作的眼部不适,如眼睛异物感、对光敏感、刺痛、干燥、瘙痒等。但眼型很少单独存在,往往与上述3型重叠。除此以外,它可能伴随发作性的灼热感、刺痛感、皮肤脱屑等症状,尤其在使用一些含刺激成分的护肤品后较为明显。而且,它在人群中真的并不少见,在既往一些研究报道中的发病率可高达1%-10%,同时还特别偏爱女性。

因此,医学江湖早有传言:“真正的敏感性皮肤并不多,有的可能是未被诊断的玫瑰痤疮。”这导致笔者有了奇怪的职业病,碰见脸色红润的美女,便不由自主地鉴别——这是“玫瑰痤疮”,还是“腮红打重了”?扯远了!玫瑰痤疮发生的机制较为复杂,一般认为它可能可能是遗传、免疫功能异常、皮肤屏障受损,以及反复的外界刺激等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

其中,能诱发、加重它的因素主要有:而回到本文开端的场景——短期内密集地敷面膜可导致皮肤出现过度水合,从而破坏皮肤屏障的结构,可能直接诱发玫瑰痤疮。皮肤过度水合,当心“水滴石穿”面膜类产品,不管主打的是保湿、修复,还是美白、抗老等功效,其液态料体中含量最高的都是水!因此,敷面膜能让我们的皮肤直接获得清凉、水润的感官体验,常用在医美术后以减轻各种不适症状。

但倘若过度使用,确实是有可能由“护肤”变成“伤肤”。近年有日本学者曾就这方面做过人体试验,在成人前臂皮肤做纯水湿敷,以模拟长时间浸渍皮肤的情况(敷面膜、尿布包裹、药物封包),并使用多光子显微技术观察皮肤角质层结构的变化。

图源:参考文献[2]从显微图像可以发现:湿敷前:角质层完整、质地均匀而致密,细胞间难以看到缝隙,整体如屏风一般;3小时湿敷后:角质层细胞肿胀、变形,层状结构明显破碎,细胞间出现了许多“水汪汪的空洞”。这种破坏效应与湿敷所用的水量呈正相关,水量越大,破坏效应越明显。该项研究中只观察了单个时间点(3小时)的不良结果,并未探究湿敷时长与破坏效应间的关系,所以我们并不清楚皮肤实际上可耐受的湿敷时长。

但考虑到面部皮肤厚度明显比前臂薄,所以敷面膜“护肤”与“伤肤”的时间临界点恐怕要远远小于这个“3小时”。破坏造成的空洞,让皮肤屏障的渗透性明显升高,虽加强了对外用制剂的吸收,但同时也更容易被外界物质侵入(微生物、刺激性成分),因而诱发炎症。同时,由于角质层本身的弹性不佳,这些空洞在停止湿敷后,恐怕是无法通过细胞弹性回缩去弥补的,从而让皮肤内在的水分更容易向外蒸发。

这也解释了,为何长时间洗浴、游泳、敷面膜后皮肤都容易出现返干。现今市场上,不少商家为了标榜自家面膜的质高价廉,常以“添加大量面膜液”作为营销噱头。碰巧,我们又以勤俭节约为荣,单片面膜敷上20分钟以上是常有的事。还容易被营销误导,导致使用频率过高。殊不知——水涨水落、水滴石穿,我们的皮肤屏障早已被打成了筛子。

可参考“喀斯特石灰岩墙”喀斯特地貌:具有溶蚀力的水对可溶性岩石,进行溶蚀等作用所形成的地貌笔者的一些建议倘若真的有玫瑰痤疮,或湿疹、敏感性皮肤等其它面部问题,是否就只能与面膜绝缘呢?笔者认为倒也不必(毕竟敷面膜爽嘛),只是需要更为小心。限制使用场景面膜并非日常护肤的必需品。①针对潮红、灼热感:干式降温法更为适宜,如凉风轻吹、冰袋隔毛巾冷敷等;②针对紧绷感、脱屑:外用高保湿产品才是关键。

减少使用频率①建议日常护肤:敷面膜不超过每周/2次;②避免短期内密集使用,如每天1-2次;除非特殊情况,如医美术后、面部皮炎渗出等,则需遵医嘱使用。缩短敷贴时长①单次敷贴应控制在10-20分钟内;②如近期已有潮红、紧绷等症状,应进一步控制在10分钟内;③建议设置定时提醒,以免误时。

控制液体用量①膜布的湿润度应以提起后看不到明显的液体流动、滴落为宜,避免携带过多液体而直接浸渍皮肤;②敷贴过程中,亦需视情况随时适量补充面膜液,以免过干。敷后及时保湿①洗净面膜液后应尽快涂抹足量保湿产品,与沐浴后身体保湿同理,适用3分钟以内原则;②手法应尽量轻柔。保湿剂选择可参考董禹汐医生这篇文章:如何看成分挑选保湿产品?总之,面膜不是不能敷,但想敷得好而不生事,真的是件技术活。

由于笔者平时比较懒,家中面膜早已进入了“购买备用→用不完→过期丢弃→买新”的奇怪轮回。但也应了“懒人有懒福”的俗话,现在每次面诊时,我总能腆着一张状态不错的脸,去告诉来访者:“想敷面膜?别敷太过,你喜欢就好。

”参考文献1. Gallo Richard L,Granstein Richard D,Kang Sewon et al. Standard classification and pathophysiology of rosacea: The 2017 update by the National Rosacea Society Expert Committee.[J] .J Am Acad Dermatol, 2018, 78: 148-155.2. Ogawa-Fuse Chie,Morisaki Naoko,Shima Kyoko et al. Impact of water exposure on skin barrier permeability and ultrastructure.[J] .Contact Dermatitis, 2019, 80: 228-233.3.Rosacea: Pathogenesis, clinical features, and diagnosis.www.uptodate.com本文经授权转载自卓正科普Health Express(ID:D-HealthExpress),原标题为《敷面膜敷到“烂脸”?

快看看是否招来了玫瑰痤疮》。如需二次转载请联系原作者欢迎转发到朋友圈。

UUID: 9b6f21c1-80e5-4e40-8187-6df12116fa63

原始文件名: /home/andie/dev/tudou/annot/AI语料库-20240917-V2/AI语料库/果壳公众号-pdf2txt/2021/2021-05-21_敷面膜敷到”烂脸”?你可能招来了玫瑰痤疮.txt

是否为广告: 否

处理费用: 0.0071 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