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海边时,你有没有注意过,沙滩上有些小沙球,还排成规律的放射形图案。这大概就是海滩上的“麦田怪圈”吧,不过这并不是外星人搞鬼,而是“沙雕艺术家”的杰作!
先看看这些沙球:直径只有一两毫米,大小均匀,好像批量生产的。“沙球阵”的布局也很讲究:呈放射状排列,其间隐约可见数条小路,均指向阵中央的圆形沙洞——这就是“沙雕艺术家”的藏身之处。在洞口等上三两分钟,这些“艺术家”就会主动现身——一只花生仁大小的螃蟹,从沙洞中探出半个身子。一只毛带蟹从洞中探出半个身子,打探四周动静。
一开始,它还不敢贸然出洞,先打探四周动向,稍有动静就撤回洞中,过会儿再出来瞧……待它往复几次,确定你是毫无危险的雕塑后,才会大胆钻出洞来。一踏上沙滩,小螃蟹便手舞足蹈、忙叨起来。它沿小路爬到“沙球阵”的边缘,此处沙子蓬松,还没堆满沙球。只见它横在路当间儿,支愣起八条步足,将身体抬高。一对蟹钳上上下下,交替着从地面夹起沙团,从下方送入口中。
随着蟹嘴一阵“咀嚼”,它两眼间的嘴上方,像吹气球一样,逐渐吹出个小沙球。沙球开始只是一小团,后来越吹越大,直到沙球比蟹钳还大时,螃蟹一“吐”,沙球滚落脚边。为了不阻塞回洞的路,它还用步足一蹬,把沙球踹到路边。这个过程循环往复,只消三四秒钟,一粒沙球就诞生了!
这么会吹沙子的小螃蟹,它的英文名就叫“sand bubble crab”,翻译过来就是吹沙蟹。吹沙蟹的种类很多,我国海边最常见的,是毛带蟹和股窗蟹两个属的种类,归在沙蟹总科、毛带蟹科门下。它们吹沙球,可不是在搞行为艺术,只是为了填饱肚子——吹沙蟹以泥沙中的微生物和有机碎屑为食。海潮退后,藏在沙洞中的吹沙蟹便会登上沙滩、大快朵颐。
从正面看,螃蟹的嘴巴都被两个“大盖儿”盖着,这俩“大盖儿”叫第三颚足。像股窗蟹、毛带蟹这类滤食性螃蟹,第三颚足特别大,犹如两扇门板,吃东西时一张一合,把蟹钳夹起的泥沙捧进嘴里。在第三颚足里面,还有第一颚足和第二颚足各一对。这两对颚足上长满了“羽毛”,活像两对刷子,能将泥沙中混杂的食物尽数刷下。被“羽毛刷”梳理过的沙粒,再被鳃里吐出的水“吹”走,嘴上就冒出了小沙球。
通过这套系统,它们只要在沙滩上,随处就能填饱肚子了。
然而吹沙蟹那么大点,鳃里的存水,应该吹不了几粒沙球吧?这个问题,它们是靠水资源的回收再利用解决的。螃蟹鳃的入水口,设在蟹钳的基部。吹沙球时,大部分水会沿背甲与腹甲的缝隙,汇聚于蟹钳基部,再流回鳃中。通过循环利用,腮内有限的水就能吹出很多沙球了。
不过螃蟹和鱼一样,在水里靠鳃呼吸。在岸上,螃蟹也要倚仗腮里的存水。
而吹沙蟹呢,腮里存水主要用来吹沙球,呼吸就有困难了。为此,它们还得再专门解决呼吸问题。早在19世纪末,就有人注意到:股窗蟹每条步足的腿节两面,都有一块膜质、长卵形区域。开始人们认为,这和雄性鸣虫前足上的听器差不多,是听声响用的。直到20世纪80年代,发现这些膜下布满血管,有人猜想:会不会是辅助呼吸的结构?于是做了一个实验:在膜表面,刷上一层不透气的无毒油漆。
结果被涂漆的螃蟹,出水没一会儿就憋死了……就这样,吹沙蟹的“腿呼吸法”揭晓。
虽说这个实验很残忍,但死掉的小螃蟹也不能白白扔掉。别看人家个头小没什么肉,做成沙蟹汁,那味道真是——美妙!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