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听到天蛾这个词的时候,第一反应多半会是天鹅,但实际上两者相差甚远。天蛾是一类非常特别的昆虫,是鳞翅目中一个较为独特的类群。18世纪的科学家们最早对天蛾描述的时候就用了sphinx一词,即狮身人面的怪物斯芬克斯,非常形象地说明了天蛾独特的外形给人们留下的印象:圆筒状的身躯,细长的触角,修长的六足和似战斗机般停歇的姿态。
天蛾具有非常强悍的飞行扩散能力和极为高效的传粉效率,因此很多生态学、昆虫学等领域研究者都对天蛾青睐有加,包括笔者也是一名鳞翅目分类研究者。而家喻户晓的英国生物学家达尔文,他也和一种产自非洲的天蛾有着奇妙的关系。
马达加斯加,这个位于印度洋西部,隔莫桑比克海峡与非洲大陆相望的非洲岛国,是世界第四大岛屿,同时也是生物多样性最高的地区之一,有着非常丰富的动植物资源,其中不乏一些特有种类。
1862年,达尔文收到了由他的一位好友,知名兰花专家James寄来的一份包裹,里面有一份来自马达加斯加的大彗星兰标本,他一眼就看到了这种兰花将近30厘米长,极为惊人的花距。出于对生物研究的敏感使达尔文坚信,一定有某种蛾类的喙足够长,能够伸进这兰花的花距吸蜜,同时也起到了传粉的作用,因为蛾类不停地近距离围绕花朵吸食花蜜必定会使身体挤压花朵,多毛的身体自然也沾上很多花粉。
和达尔文几乎同时提出自然选择理论的华莱士支持了有这种蛾子的想法,因为他在非洲其他地方也见过喙长达20cm左右的天蛾。
到了19世纪70年代,其他博物学家也报道了南美一些喙在25cm左右的大型天蛾。
1903年,在达尔文提出他猜想后的四十一年,马达加斯加这种喙超长的天蛾终于被报道发表,其拉丁名为Xanthopan morganii praedicta,亚种后缀名praedicta词义上也致敬了达尔文的猜想。
事实上,非洲长喙天蛾Xanthopan morganii并不是马达加斯加特有的物种,在非洲的中部,东部沿海和西部沿海地区都有该种的分布,由达尔文“预测”出来的“明星”天蛾,其实是它在马岛的一个特有亚种。但相比在非洲大陆上的亲戚,马岛的非洲长喙天蛾在体型、重量和喙的相对长度上都要更胜一筹。
直到1992年,一直对大彗星兰传粉生物学进行长期研究的德国科学家,通过红外夜视仪等先进的观测手段,才首次以影像的形式记录了非洲长喙天蛾对大彗星兰的访花行为,至此达尔文提出的“长花距适配长口器蛾子”的猜想也算是完整地告一段落了,虽然已经过去了143年。
植物与蛾类之间协同演化的例子非常多,对于天蛾来说,喙长自然是有优势的,无论花距的长短与否,它都可以享用花蜜,但这样对于短距的花就不太公平:自己的蜜被远距离吃了,但并没有得到传粉,这是个亏本的生意。于是一些短距花开始演化出自己的一套策略,它们的花蜜对来访的喙比较长的天蛾来说,十分不可口甚至具有毒性,这样一定程度上减少了长喙的天蛾到访的频率,把机会更多的让给了那些短喙的能凑上来帮助传粉的天蛾。
长距的花采用了不同的策略,花距越长其产蜜量和含糖量等就越高,就迫使那些喙长能达到花距长度的天蛾专门来造访。除了非洲长喙天蛾和大彗星兰这一著名案例之外,还有许多其他例子在非洲、亚洲和南美都被记录到。关于达尔文、大彗星兰和非洲长喙天蛾的猜想距今已经过去170多年,但传粉者与被传粉者之间的各路奇招依旧在上演,并不停被发现。
如果你家周围有着非常茂盛的花地和树林,黄昏和夜间带着手电仔细去观察一番,说不定也能发现一些精彩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