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保卫珊瑚!顺便拯救了“一只只给海星打毒针”的人类

作者: 陈艺敏

来源: 果壳

发布日期: 2021-05-13

本文讲述了海星暴发对珊瑚礁的威胁,以及人类为保护珊瑚采取的措施,包括潜水员给海星打毒针和使用机器人清理海星。同时,介绍了机器人技术的发展及其在保护珊瑚礁中的应用。

海星,又可爱又好吃(不确定)。前段时间,青岛胶州湾海域海星(多棘海盘车)暴发,人类吃货喊着“冲啊”准备大快朵颐。但对珊瑚来说,“海星太多”就不是好消息了。因为海星的命运不光是“被吃”,有的海星还会吃本就濒危的珊瑚。目前,全球有三分之一的造礁石珊瑚面临灭绝的风险。在我国,所有的造礁石珊瑚均已被列入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

为了保护珊瑚,人类想了很多办法,其中一个是:派潜水员下水给这些吃珊瑚的海星打毒针。是的,一只一只打。有时候一针打不死,最多的时候要给一只海星打上20多针。吃珊瑚的海星叫棘冠海星。棘冠海星是世界第二大的海星,有的能长到直径1米。更可怕的是,它全身表面长满棘刺,棘刺里含有蛋白质毒素,对海洋生物和人类都有毒。在健康的珊瑚礁生态系统中,每公顷(一万平方米)一般只有2-3只棘冠海星。

它们可以去除生长过快的珊瑚种类,提高珊瑚的多样性。可一旦这种平衡被打破,比如水体富营养化使它们的食物增加,或者它们的天敌大法螺、小丑炮弹等被人类过度捕捞,海星们过得无忧无虑,暴发密度就会达到每公顷1000只。更可怕的是,棘冠海星产卵量大(一次繁殖期能放出数百到数千万的卵子),不挑食(各种珊瑚都吃),9个月不吃饭依旧可以存活……能生能吃、耐力极强,可以说是“珊瑚礁中的魔鬼”。

调查显示,从1985年到2012年,这27年间,大堡礁的面积减少了50.7%,其中将近一半是这些棘冠海星导致的。而且,目前看来,棘冠海星的暴发还有全球蔓延的趋势。为了处理海星,人们想了各种办法。中国大陆通常采用人工采集,派潜水员搜寻暴发的海星、装袋、上岸晒干、填埋。在澳洲、日本和一些东南亚国家,更常使用注射法,也就是给海星打毒针。这种操作的难点主要有二:一个是,潜水员找海星,很难。

另一个难点在于:找到了,需要打的针数,很多。幸好,2014年,詹姆士库克大学(JCU)的研究人员发现了可以让海星一针毙命的化学物质:胆汁酸或者醋。用这种方法,只要在海星的其中一只触手的基部打一针就可以了;如果海星个头实在太大,就在对角的触手再补一针。至此,第一代“清理海星”机器人算是可以出师了。不但要杀退海星,还要帮助珊瑚。不过,第一代机器人的问题是:成本高、体型笨、操作难。

之后,Matthew团队又打造了更物美价廉的第二代水下机器人RangerBot,把潜水员们从繁琐又危险的工作中解放出来,清理海星的效率也大大提升。往常潜水员无法到达的区域,比如有鲨鱼和鳄鱼出没的海域,机器人都可以长驱直入。“清理海星”技能达成,要是还能恢复珊瑚的生长就更好了——研究者对机器人有了新期待。

Matthew团队又和来自南十字星大学(SCU)的研究者合作,继续改造出了第三代机器人,取名为LarvalBot,让它把珊瑚的浮浪幼虫洒到退化的珊瑚礁。今年2月,RangerBot刚刚走出了大堡礁,被澳大利亚黄金海岸航道管理局(GCWA)征用,有了更广阔的工作空间。新雇主对它不错,甚至特意为它举办了一场起名比赛。

当地一位上三年级的孩子赢了比赛,所以,现在,RangerBot拥有了一个新名字“Nyah”。在当地土著语言中,“Nyah”有点“瞧瞧,瞧瞧”的意思。

UUID: 84038f11-1827-4b7c-9c37-8bd2ac033f4f

原始文件名: /home/andie/dev/tudou/annot/AI语料库-20240917-V2/AI语料库/果壳公众号-pdf2txt/2021/2021-05-13_AI保卫珊瑚!顺便拯救了“一只只给海星打毒针”的人类.txt

是否为广告: 否

处理费用: 0.0058 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