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科生让国家掉进中等收入陷阱?看6学者怎么说

作者: 计红梅、陈彬、温才妃

来源: 中国科学报

发布日期: 2021-05-11

央行工作论文提出重视理工科教育,认为东南亚国家掉入中等收入陷阱原因之一是文科生太多,引发了对人文社会学科价值的讨论。6位学者从不同角度探讨了人文学科的价值、对理工科发展的裨益以及面临的挑战,指出当前文科教育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改进建议。

日前,央行一篇题为《关于我国人口转型的认识和应对之策》的工作论文在网上引发热议。该文中提到,要“重视理工科教育,东南亚国家掉入中等收入陷阱原因之一是文科生太多”。这一观点被认为是对人文社会学科的歧视,也是“文科(生)无用论”的“卷土重来”。

与此同时,在全球范围内,人文学科也呈现出边缘化的趋势,特别是新冠疫情暴发以来,国外不少高校在大幅压缩、裁撤人文学科。

人文学科价值何在?其对于理工科发展有何裨益?面对互联网、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的发展,人文学科,乃至理工科人才培养面临着怎样的挑战?围绕这些问题,本报特邀请分别来自人文社会学科和理工学科的6位学者同台研讨,以指点未来学科发展的走向。

对于由央行工作论文中的观点引发的有关“文科(生)无用论”的争议,程星认为,如此陈旧的命题能够引发热议,一定是触动了当代社会的某个痛点。这个痛点既无关大学的专业设置,也不涉及文科是否有用、文科生是否受到歧视的问题,而在于当代高等教育背后无法回避的民生问题。

刘永谋则认为,因文科生太多而导致国家掉入中等收入陷阱,完全是没有根据的成见。更有可能的情况是,国家富裕了,才有更多的人根据自己的兴趣去学文科。他指出,“文科无用论”带着明显的“唯GDP是举”的味道,国家发展不能等同于“GDP至上”。

陆根书表示,“文科生太多”这种观点确实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对人文社会学科的歧视。他引用钱钟书在《围城》中的话,说明学科之间的歧视是一种根深蒂固的文化现象。

王义遒认为,该文讨论的仅仅是大学毕业生的专业数量结构是否与该国经济发展需要相适应的问题。我国与东南亚国家情况有很大差别。新中国成立后,我国曾有一段时期对文科重视不足,并因此吃过大亏。上世纪80年代后,各高校开始增设文科专业,文科生比例有所提高。

近年来,国外不少高校大幅压缩、裁撤人文学科。程星指出,我们需要先看事实再谈观点。以美国为例,2005—2006学年至2015—2016学年这十年之间,大学授予的学士学位增加了29%。但9个专业授予的学士学位则出现递减。与此同时,医疗健康方面的毕业生增加1倍以上,生物与生物医学增长61%,工程增长60%,数学与统计学增长54%,物理科学和科学技术专业的毕业生增长49%,商学院毕业生人数增长17%。

刘永谋认为,出现这种情况更为根本的原因是,当前人文学科发展状况不适应社会需要。他提出了两个需要转变的关键问题,包括从博学转向慎思,以及从专学转向通学。

陆根书表示,人文社会科学对人类社会健康发展的作用是至关重要的。它为我们处理、解决社会、政治、经济、科技、文化诸问题提供了重要基础,也是构筑人类精神生活的重要基础。

王义遒指出,文科的重要性自不待言。文科是民族文化传承、创新和自信的基石,也是国家经世济民的源泉和社会文明高尚的根底。

李晓明认为,如果说理工科关心的问题重心在“真与假”,那么人文社会学科关心的问题重心则在“善与恶”和“美与丑”。在综合国力提高的同时,我国也出现了贫富差距加大等令人不安的问题。

王崇臣表示,人文社会学科往往具有明显的时代特性、民族特性和阶级特性。也正因为具有这些特性,使得自然科学在前行的过程中,永远无法缺少人文社会科学这盏指路明灯。

程星认为,以我的了解,西方大学从未在宏观层面上建立人文社会学科与理工学科之间的最佳比例或模式,甚至没有见到过这方面的研究。然而,在大学的战略与发展规划中,这又是每个大学管理者都无法回避的课题。

刘永谋表示,结合各种研究资料以及亲身的观察,给我的印象是和其他国家相比,我国一直是重理轻文的。近年来,国家重视思想政治教育,相关专业有一些增长,但并没有改变重理轻文的总体格局。

陆根书指出,不同的经济社会发展阶段,对不同学科人才会有不同的需求。因此,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出发,科学合理地规划高等教育不同学科的人才培养结构是必要的。

王义遒认为,当下文科招生总体结构大体合理,只要做一些微调就可以,不能大动。

程星表示,在我心目中,判断教育质量优劣的标准之一是学生的福祉是否得到应有的关注。从毕业生就业角度来看,文科与理工科最大的区别是所谓的“可雇性”。

刘永谋认为,无论什么学科,重复性的、创造性不高的科研工作,都存在着被计算机和机器人取代的可能,尤其是数据收集和分析方面的工作。

陆根书指出,当前,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已进入普及化发展的新阶段,也明确提出了到2035年要建设成为教育强国的目标。这就要求在国际高等教育的大格局中确定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包括人文社会科学人才培养的方向和目标。

王义遒认为,文科教育目前的确有很多需要改进之处。他提出了三点改进意见,包括建立自己的学科体系,深入理解学科概念,以及理论联系实际,深入调查研究。

李晓明指出,从教育的角度,文科教育中比较大的一个问题是学生过早在潜意识里打上了“文科生”的标签,碰到数学、计算机科学之类的问题容易下意识地回避。

王崇臣表示,不可否认,人文社会科学的能力培养需要“慢工”,不是靠大学阶段突击就能很快看到成效的。

UUID: 02cda82e-7ced-4765-af20-ed9a0d5232e9

原始文件名: /home/andie/dev/tudou/annot/AI语料库-20240917-V2/AI语料库/中国科学报公众号-pdf2txt/2021-2022/中国科学报_2021-05-11_文科生让国家掉进中等收入陷阱?看6学者怎么说.txt

是否为广告: 否

处理费用: 0.0099 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