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调元,四川省德阳市罗江人,他是清代著名的藏书家、文学家、戏曲理论家,堪称百科全书式学者的典型代表,更是被后人尊为“川菜之父”。李调元出生于“一门四进士,两院三翰林”的书香世家,在父亲李化楠的耳濡目染下,他自幼饱读诗书,记忆力超群。在吏部任职期间,李调元手不释卷,饱读大内典籍和御库秘本,并进行抄录,使“内府秘藏,几乎家有其书矣”。去职回籍后,他建起了万卷楼,世人称之为“西川藏书第一家”。
李调元的一生都以读书、写作为乐,著述颇丰,《醒园录》便是其中之一。
《醒园录》,源于其父李化楠宦游江浙一带搜集的烹饪手稿。清乾隆四十七年(1782年),由李调元整理编纂,刊印成书。虽说搜集的是江浙一带的烹饪手稿,但此时正逢川菜形成期,加上李调元“不好吴餐好蜀餐”,使《醒园录》里的一众江浙菜式川味十足,江南菜与川菜有机融合,造就了川菜首部饮食专著,也为后世的川菜体系奠定了基础。
《醒园录》分为上下两卷,记载了121种菜式的做法,已然清晰勾勒出川菜的雏形。这本川菜饮食专著,打破了长期以来大众对川菜的刻板印象,摘掉了“又麻又辣”的标签,以清鲜、醇浓并重的口味和川菜的古法工艺颠覆着大众对川菜的认知,是了解川菜本源的传世宝典。
《醒园录》中记载了“作米酱法”“作甜酱法”“作面酱法”“作清酱法”等做酱方法,并给出了很多小贴士,比如做酱的黄金用水比、做酱禁忌以及预防酱不生虫的方法等。
在众多酱方里,清酱的做法最为奇特。川人做清酱有5种方法,这5种方法的区别就在于所选食材的不同,有选择黑豆的,也有选择黄豆的,还有用小麦来制作的。其中,如果选用黄豆来制作清酱,在经历煮熟、加面、拌匀、盖草、日晒(14天)、注水、加盐、去渣、入缸、复晒(20天)等繁复工序后,还有一道最关键的步骤,即“逼清酱”。所谓“逼清酱”法,就是利用酱篘做最后一次的过滤,进而得到纯净无杂质的清酱。
酱篘,由川人喜用的竹子制成,将竹片划成竹丝,编织成上下都没有封口的圆筒。“逼清酱”正是利用其顶端、底端无封口的形状来实现过滤的功能。
《醒园录》里记载了腌火腿、腌猪肉、腌肉、腌盐蛋、腌红甜姜、腌瓜、腌青梅、腌咸梅杏、腌蒜头、腌萝卜干、腌落花生、腌芥菜、腌黄小菜等数十种腌菜方法。其中,腌落花生最为出名。
《醒园录》里详细地记载了腌落花生的做法:“将落花生连壳下锅,用水煮熟,下盐煮一二滚,连汁装入缸盆内,三四天可吃;又法,用水煮熟,捞干弃水,腌入盐菜卤内,亦三四天可吃;又法,将落花生同菜卤一起下锅煮熟,连卤装入缸盆,登时可吃。若要出门,捞干包带做路菜不坏。”此“三法”是腌落花生的传统制作工艺,流传至今。
在川渝农村地区,摆宴席都离不开“三蒸九扣”。
其中,“三蒸”指的是清蒸、旱蒸、粉蒸(也有一说指锅蒸、笼蒸、碗蒸),代表菜有蒸甜烧白、蒸咸烧白、粉蒸肉、粉蒸排骨、珍珠丸子等;“九扣”则是泛指各种扣菜,如梅菜扣肉、扣鸡、扣鸭等。川菜的“蒸扣”方式古已有之,但与如今“三蒸九扣”不同的是,早期采用“蒸”这种烹调方式的川菜更倾向于糕点类。《醒园录》里就记载了蒸黏糕、蒸鸡蛋糕、蒸萝卜糕、蒸茯苓糕等众多糕点的制作方法。
《醒园录》里记载的关于蒸黏糕的做法,与成都传统名小吃“蒸蒸糕”的制作方法如出一辙。不同的是,蒸黏糕用的糯米与大米比是7:2,蒸蒸糕用的是9:1,糯米的比例上升后,蒸出来的糕更为软糯弹牙。还有一点,在工艺上,蒸蒸糕在原蒸黏糕的基础上增加了炒米这一步,使之更加香甜可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