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2月27日,《科学》杂志网站刊登了致力于揭露学术不端的伊丽莎白·比克的相关文章引发争议。比克博士和其同伴通过图片比对技术发现400多篇造假论文可能来自同一个“论文工厂”。
此事给各大顶级期刊带来连锁效应,一年之后,《自然》再次发文,RSC Advances执行编辑劳拉·费舍尔经过一年的调查,撤下了RSC Advances中68篇有问题的论文;另外两个RSC的编辑也因同样的原因各撤下了一篇,截至发文时还有15篇论文仍在调查中。而这些论文,全部来自中国医院的医生。RSC表示,自己是“众多遭受此类行为影响的出版社之一”。
现实情况也的确如此,据《自然》的一项分析,自去年1月以来,各期刊已经撤下了至少370篇与“论文工厂”有关系的论文,而且未来预计还会有更多的论文被撤稿。
为了抵制“论文工厂”的论文突破审查被刊发,各大出版社采取了相应措施,如聘用专门的外部核查分析人员以及开发图片识别软件,但如比克博士所言,“论文工厂”背后原因仍被指向中国医院医生乃至整个学术圈的评价体系,拥有隐秘而成熟的利益链,需要更多的关注和干预措施。
利益链背后,比克博士与很多中国学者均认为,论文造假背后的原因可能是医生为了在短期内获得晋升或者其他利益选择铤而走险,购买这些“论文工厂”的假论文并在国际期刊上发表。不同于社会上受众较广的大众期刊,学术期刊具有学术成果评价和推广属性,作者大多是专业领域的学者或研究人员,除了要提供高质量的研究论文,往往还需要支付相应的出版发行费用给出版社。
近年来,由于来自中国作者的学术论文撤稿率逐渐增加,有些期刊编辑开始对来自中国医院与科研机构研究人员的投稿给予“特殊关照”,体现在对图片结果与原始数据的审查更加细致,导致中国作者的研究论文发表难度普遍增加。从出版行业与期刊角度来看,为了应对“造假工厂”,许多期刊已开始聘请“分析师”,希望能找出有“问题”的稿件。
从政府层面看,2020年2月,中国科技部开始引入和制定迄今为止最全面的处理科研不端行为的准则。
2020年8月21日,《自然》杂志网站刊发一则题为“China’s research-misconduct rules target ‘paper mills’ that churn out fake studies”的新闻,提到中国政府已对“论文工厂”生产“假论文”这一不端行为采取了针对性措施,并颁布了一系列法律法规。这些法规列出了具体的违法行为及其惩罚措施。
首先,法规适用于任何从事科学技术活动的人,包括研究人员、审查员和机构负责人。对于研究人员举报自己的违法行为或承认错误并试图改正的,将从轻处罚;但对屡教不改、掩盖不当行为或恐吓举报人的,将予以严厉处罚。
“论文造假”倒逼科研评价体系改革,但到底什么是更好的评价体系,如何将更公平的评估落到实处,可能还需要一个逐步探索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