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疟疾,许多人既熟悉又陌生。熟悉是因为在书本上、一些影视作品中,见到过疟疾大面积传染和爆发;陌生是因为好像身边很久没有遇见疟疾确诊病例了。其实,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全世界各地的很多国家,包括中国政府对于疟疾的控制和预防都做出了非常多的工作。新中国成立时,中国有3000万人感染疟疾,不过截止到今年,中国本土已经实现了病例清零。这71年走在抗疟的道路之上,中国如何和世界各国共同合作?
全球抗疟目前还面临什么挑战?中国又如何帮助其它国家抗击疟疾?2020年10月14日,果壳邀请到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寄生虫病预防控制所研究员、世界卫生组织热带病合作中心主任、中华预防医学会医学寄生虫分会的主任委员周晓农,全球卫生实验室技术产业化总监郭自红,为我们分享“消灭疟疾,中国经验能够给世界带来什么?”。疟疾的成因、临床表现以及传染途径是什么?疟疾是蚊子传播的疟原虫,进入人的身体后导致的疾病。
它的症状有发热、出汗,但是发热以前会出现寒冷、寒颤的现象。疟疾在当地传播得非常快,通过蚊子传播,可以使当地的发病率从1%上升到20%,甚至到40%。解放以后国家对控制疟疾非常重视,2010年我们启动了消除疟疾的行动计划,在大家努力下,2017年中国首次实现无本地感染病例。中国用了什么方法,在30多年的时间就将疟疾数量清零?在不同的阶段,中国采用了不同的方法。
在高发时,大约70年、80年,我们提出来“两全两服”,也就是说高发地区的人群进行全面的服药。1980年以后,疟疾病例逐渐在降低,那时我们开始提倡提高监测的敏感性:要早诊断,早治疗。一直到2010年时,我们又开始提出这个消除疟疾的行动计划。看到一例病例,就当做它是一个传染点、传染源,迅速把它进行清除。
还提出了一个时间表:一天内,发现病例都要进行报告——这有利于我们组织资源、进行调查,看看这个病例是具体是什么类型的疟疾。我们“137”检测响应的工作规范,现在已经介绍到世界上其他地方去了。1天要报告,3天要实验室诊断,然后7天一定要把周围的人群要查清楚。现在已经写到了世界卫生组织的这个技术方案当中。我们国家还实现了地区与地区之间的联防联控,因为我们发现往往省与省的交界地区是高发地区。
那是因为我们的措施,在这些地区有漏洞。联防联控促进了省与省之间的工作的质量和工作的水平,对于疟疾最终的消除,也起到了一个非常好的推动作用。还有一个,我们得到了全球基金的支持。除了技术上的支撑和经费上的支撑,还有一个管理经验的输入,也帮助疟疾下降。中国和各国分享经验的过程中,有一些什么样的故事?我们在坦桑尼亚设了试点。14年起启动了这个项目,到了18年我们这个试点取得了非常好的一个成绩。
这个试点,一共四个社区,覆盖了20万人口。我们刚刚去的时候,它的发病率在30%到40%,经过3到4年的工作,发病率下降到5%以下,下降幅度达到80%以上。我们创新地提出一个“1、7”方案。“1”就是我们当地的卫生人员,天天在村里面进行巡查,一旦发现发热病人,就给他检测。这样的话,社区天天在查,一旦发现问题,及时地在一个潜伏期内就把它压下去。
目前为止,已经实现了中国本土病例的疟疾发病的清零,是不是再次大面积暴发的可能性就不大了?我要一个字回答呢,就肯定是NO。因为疟疾是一个通过蚊子传播的疾病,所以一旦传染源进来,就会非常危险。当前从我国去非洲的劳务输出人员特别多,他们回来时就会把疟原虫从非洲带回来。所以还是有这么一份危险,我们不能掉以轻心。第二,现在全球经济一体化,边境地区的流动人口特别多,很难掌握他们的走向。
一旦流动人口携带了疟原虫,然后又到了按蚊的地区,就非常微小。第三,全球气候变暖使蚊子的繁殖周期变短、分布扩大。所以从这个三个方面来讲,尽管我们中国是清零了,但是还不能掉以轻心,同时我们还应该关注抗疟疾新技术的开发和研究。全球卫生实验室主要担负一些什么样的工作?全球卫生实验室是盖茨先生下面的一个科研机构。
我们实验室的主要目的就是用科技手段和发明创造,去解决一些发展中国家面临的严峻问题,目前,实验室大概有200名左右科学家,主要关注根除传染病问题,譬如疟疾,肺结核,肺炎等。除了科学家团队,我们还有比较全面的加工车间。这些设备可以帮助我们尽快地,把一些想法变成可以看得见的样品。并且可以把样品拿到外面去,尽快地验证,看它到底适不适合当地使用。
譬如说非洲,他们的医务人员人比较缺乏训练,所以我们设计的产品,能让他们在培训不多的情况下,也顺利地使用。一旦这个技术成熟之后,我们会和工业界的合作伙伴,请他们把这个产品进行产品化、产业化、商业化。我们想利用合作伙伴在生产销售方面的经验,把产品以最低的价钱推向市场,让我们的投入得到最大的社会效应。全球卫生实验室有没有研究出来新的抗疟疾技术?
疟疾是由于雌性按蚊受感染了之后,通过叮咬,把它传给一个健康的人。那怎么能把传染源及时根除呢?我们开发了一款激光灭蚊的系统。可以把激光,做几个屏幕,包围一整个诊所,如果蚊子穿过这个激光屏幕,就会死亡。我们这个激光屏幕,有几个特点:首先,它可以计算出昆虫的大小,并且可以鉴别蚊子的性别。这个主要是因为,激光系统可以把蚊子的翅膀振动频率计算出来。雌性和雄性的蚊子,它们翅膀振动频率不一样。
所以,我们就可以把雌性的蚊子,单独地锁定,然后再跟踪,等时机成熟,就把激光能量散发出去,然后可以把雌性的蚊子给消灭掉。目前这个产品,只是有一个原型,已经可以成功的展示我们这个技术。但是我们离产业化,可能还有一段距离。我们还在和一些企业在讨论,如何把这个产品做得让大家都可以负担得起。除了激光灭蚊,我们还做了一个人工智能显微镜——用来检测疟疾。
目前绝大部分疟疾检测都是用快速检测试剂,因为能比较方便、快捷地得到检测结果。但是这个方法,不能够提供疟原虫的种类信息,也不能够算出疟原虫的数量。如果根据模糊信息给病人开药,容易造成疟原虫对药物的抗药性。那么怎么样才能防止产生抗药性?需要能非常准确的计算出血液里疟原虫的种类和数量。我们研发的人工智能显微镜,不仅可以告诉你大概有多少个疟原虫,另外还可以分清到底是哪一种类的疟原虫。
一个显微镜专家,大概要花20多分时间,才能够找到玻片上有限的寄生虫。这是一个非常的费力、费事、费精力的事情,并且容易出错。而我们全球卫生实验室这个显微镜,完成一个玻片的分析,大概需要4到5分钟时间,一下子就把效率提高了大概4倍。人工智能机器还可以连续24小时不断地工作,还不会出错。所以在一天的时间范围内,可以检查很多很多玻片。
放眼全世界,如果要实现全球大面积的消除疟疾,甚至让疟疾绝迹,还得做什么样的工作?应该全人类一起来共同努力,因为传染病是没有国界的,国际间应该要齐心协力,共同来对抗这个疟疾,大家一起来利用最新的技术手段,用最新的可行实施方案,最终来把疟疾控制住。根除疟疾,不光是中国的目标,其实也是一个全球的目标。我们都活在这个世界村里面,所以我们每一个人的健康卫生都是相关的。
尤其是传染病,只要有一个地区没有根除,我们其它地区也不会独善其身。我们还有很多事情都可以做,可以开发出更多新技术,去达到我们目标,让中国的创新和世界创新,为根除疟疾发出最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