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娃变成“小话痨”,烦的同时我也偷着乐。孩子话少,我们会觉得孩子内向,但孩子话多起来,也是真的可怕。除了吃饭和睡觉,一直叨叨叨讲个没完;只要想说,立刻就要说出来,也不管什么时间,什么场合;自言自语,没人理他的时候,自己和自己也能聊起来;上课也不例外,嘟嘟囔囔说个不停。你家娃有这些问题吗?果仁妈今天的文章,就来聊聊孩子到底为啥有这么多话?我们又该如何回应孩子的滔滔不绝?
随着孩子的成长,有一部分父母发现:孩子成了不折不扣的小话痨——总是拉着爸爸妈妈没玩没了地问“这是什么?”、“到底为什么呢?”、“这个怎么玩?”……刚开始父母还是比较有耐心的,但是时间一长,也慢慢没了耐心。有时候手头上正好有重要的工作,孩子还拉扯着父母反复询问,这种情况让很多父母心生无奈:娃呀,你的话怎么那么“多”呢?
为什么孩子的话那么多?孩子为什么不分场合,总有没玩没了的话要说?
总体来说有三个主要的原因。原因一:孩子处于语言发展的“命名爆炸期”。刚开始的时候,孩子的语言词汇量发展是比较缓慢的。大多数儿童达到10个词汇量需要3-4个月的时间。在18-24个月之间,词汇学习的速度显著增长,每周可能增加10-20个。这种词汇量的迅猛增长被称之为“命名爆炸”。从下面这张图片的数据我们可以看到,孩子从20个月开始突然变成了“词汇吸尘器”,新词汇量的学习量开始进入爆发式增长。
而苏珊·凯丽(Susan Carey,1978)所研究的一项数据表明:六岁时,一般儿童已经掌握了14,000个词汇。我们假设孩子是在1岁半左右,才真正开始用词汇表达,那么在1岁半到6岁这段时间,孩子平均每天就能学会9个新词汇,或者说在醒着的时候,每小时便学会一个新词!当你觉得很难让一个5岁的孩子“闭嘴”时,其实真正的“话痨模式”还在后面,因为6岁时孩子的词汇量是5岁时的7倍!
原因二:孩子在争取父母更多地关注。孩子喜欢拉扯着父母喋喋不休,除了因为自身语言的爆发期之外,还有一部分原因是想通过语言来引起父母更多地关注。想想什么时候孩子最容易缠着父母?是不是父母在玩手机的时候?以及我们正在“忙活”的时候呢?孩子们还不能精准的表达自己需要被陪伴的需求,他们或许不会说“爸爸妈妈,我想你放下手机看看我、陪陪我。”但是他们会启动“话痨模式”,以此来引起父母的关注。
原因三:孩子区分不了场合,自我调控能力不足。许多父母面对孩子的问题时,一开始都会停下手中的事情回答。可是在一些特定的场合,比如有客人来了,或者大人在谈话的时候,孩子同样的问题还反复问,父母就很容易失去耐心,忍不住训斥孩子了。其实低龄的孩子还区分不了场合,自控能力也比较弱。他没有办法判断什么时候该说,什么时候不该说。所以才会在大人谈话的时候“插嘴”说个不停。
“话痨”也有好处。
孩子聊起天来刹不住车,喜爱表达自己,这也并非一件坏事。事实上,爱说话、爱表达,这对孩子的成长起着十分关键的作用。成长中的“布罗卡语言区”,孩子需要通过“说出来”辅助思考。主导语言区域的大脑器官是布洛卡区(Broca's area)和威尔尼克区(Wernicke's area)。布洛卡区位于左半球大脑皮层额叶的部分,控制语言的产生;而威尔尼克区位于左半球大脑皮层颞叶的结构,负责理解语言。
对于低龄孩子来说,控制语言产生的布洛卡区仍然在发展中。随着孩子环境的体验越来越多,大脑主管语言中枢的神经不断发展,3-6岁期间孩子的表达技能快速提升。他们开始具备比较强的思维能力,但他们又还不能像成人那样,直接在大脑中很好的用字词句来理解问题和指导行动。因此,他们需要先把头脑里“想”的过程“说”出来,然后再跟着做。从这个角度上来看,孩子正是通过“说出来”,才能更好地辅助自己思考。
爱说话的孩子,逻辑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更强。当孩子可以用语言表达自己时,他们的思维得到了锻炼。孩子们在没完没了叙述自己的所见所闻的时候,也在不断提高自己的表达能力,他们的大脑在快速的运转,这可以帮助他们理解问题,并且更好地判断接下来要如何做。无形之中,孩子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会得到大大的加强!因此,能说会道的孩子大脑的神经元灵敏度更高,更聪明。
父母这样做,孩子既聪明又“听话”。孩子爱说话,是他们成长的需求和本能。父母一味地打断孩子,或者一味地要求孩子“别说了”都是不现实的。孩子天生具有发达的语言大脑,当然,语言发展还离不开父母教养过程中的交互作用。话多到什么程度,需要家长干预呢?油管上有一位育儿博主列出了8条典型表现,总结得很好,大家可以参考一下。
以下四个方法,可以帮助孩子更好地习得语言交流的技巧,变得既聪明,又能关注到他人,而不是自己一个人在“话痨”。方法一:让孩子感觉“被看见”。对待孩子和我们的谈话,我们应该报以尊重的态度,多给孩子的话一些肯定和认同。蹲下身子、放下手中的手机、看着孩子的眼睛,这些都会让孩子感觉到我们真正认真地倾听。当孩子被“看见”时,他们会感觉到自己的存在感。所谓的存在感,就是被重要的人特别重视的感觉。
这种感觉会让孩子产生内在的安全依恋,从而更有自信地与世界交流互动。如此,孩子遍不会一味地通过“话唠”求关注。
方法二:多启用“共同关注”。如果你和孩子一起去摘草莓,为了摘到又大又红的草莓,你是自己放长眼光去寻找,还是望向孩子眼光的方向?事实上,如果我们能跟随孩子的反应及对孩子注视的方向表现出“共同关注”,就能够帮助孩子在语言上获得更加快速的进步。和孩子共同注意场景花的时间越多,他们在语言上获得进步就越大。因此,多多启动“共同关注”,对孩子的语言发展会有较好的促进作用,孩子与我们的交流也会更愉快。
方法三:停顿,给予孩子插话的时间,学习“轮流谈话”的交替规则。如果一个人总是在“说”,另一个人总是在“听”,那么谈话很快就会变得没意思。因此谈话需要练习,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父母要能有意识地适当停顿,给予孩子参与进来说话的时间。在孩子最初的六个月的时候,他们会自己发出咕咕声或者咿咿呀呀的声音,这个时候他们说话的目标就是学习与身边说话的人保持协调一致。
而到七八个月的时候,小婴儿在父母讲话的时候会表现得安静,等待对方停止讲话时,他也会做出声音作为回应。很明显,这个时候他们已经懂得了语用的第一个原则----当他人讲话的时候不要插嘴,因为你很快就有机会说话了。
方法四:传递说话背后的文化规范,比立规矩更重要。比起简单粗暴的告诉孩子“吃饭不说话,说话不吃饭。”、或者“大人说话的时候孩子不要插嘴”这样的硬规矩,传递规则背后的文化规范是更重要的。
孩子也会更容易理解原因,从而了解到什么时候该说话,什么时候需要注意停顿。比如,我们会告诉孩子吃东西时嘴巴里有食物,这种情况下我们一般不说话。因为此时说话食物可能会喷出来,也可能会噎到。这样是不礼貌也是不安全的。如果要说话,可以把食物吞进肚子里,再张嘴慢慢说。还比如,我们会告诉孩子,每个人有说话的权利。我们可以听完别人要说的话,然后再表达自己的观点。
如果自己在说话时,被频频打断,是一件很不舒服且不尊重别人的行为。同样的,当我们和孩子观点不一致时,他也会被给予机会表达自己的想法。只有我们做到尊重孩子,给予他时间和机会轮流交谈,且孩子也能明白规矩背后的文化和原因的时候,孩子才能敞开心扉,愿意“听话”地与我们平等交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