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年前,我们一行人在新疆北部的准噶尔盆地考察,汽车沿着中国第二大沙漠古尔班通古特沙漠的边缘前行,窗外是一望无际的戈壁,地平线在视线的尽头像波浪一般起伏,满眼是碎石、砂砾和偶尔出现的零零星星的枯草。那一次我们主要是来观鸟的,但给我留下最深刻印象的却是一只野兽——普氏野马。
提起普氏野马,一下子会有一大堆“头衔”涌过来,比如:世界十二大濒危物种之一、有着6000万年进化史的“活化石”、世界唯一野生马种等等。普氏野马曾经广布于中亚的干旱草原之上,因其发现地在新疆准噶尔盆地,所以也叫准噶尔野马或新疆野马,我更喜欢叫它新疆野马(后文中简称为野马)。由于人类活动和气候变化,尤其是近代以来的人为猎捕,使得野马野生种群在20世纪60年代野外灭绝。
上世纪60年代,野马在它的发现地中国已经绝迹,而它们返回家园的野外重生之路也并非一帆风顺。那时野马的在地球上最后的血脉仅保存于欧美的庄园与动物园中,卡拉麦里的荒原上空有阵阵风沙。从1985年起,中国先后从英国、东德、美国引进18匹野马。1986年,中国建立了新疆野马繁殖研究中心,野马重回故乡后,开始了在中国繁育后代的艰难旅程,现今世界野马种群数量达到了2000多只。
在野外遇到野马是一件撞大运的事情,如果想看它,北京动物园里还有一只,感兴趣的朋友们可以去看看,近距离感受一下这种带有一丝悲凉气场的珍稀兽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