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甘肃的最南部生活着这样一群人,他们的称呼如同本族风格一样纯净,谓之白马藏族,亦称白马人或白马族,主要居住在甘肃省陇南市文县,以及陕西省、四川省等地。他们主要信仰为自然崇拜、苯教及佛教等。白马人历史悠久,最早在西汉《史记·西南夷列传第五六》就有记载,“自冉駹以东北,君长以什数,白马最大,皆氐类也”。
提及“白马”,人们总是会想起白马王子,或是骑着白马的游牧民族;但白马人之所以称为“白马”,则另有秘辛。
白马人的来历一说白马是汉语叫法,准确说应该是“贝玛”。“贝”是白马藏族的自称,“玛”是兵或军之意,“贝玛”指的是藏兵或藏军。二说白马源于古藏语,汉语意思为“藏族的兵”。传说在初唐时期,一日吐蕃的东征大军与唐朝的军队在九寨沟一带相遇,一场兵刃激战就此展开。最后,这场战役以吐蕃的胜利而告终。
奇怪的是,这支打了胜仗的队伍并没有跟随大部队继续前进,而是就地留守。整个东征结束了,大部分的士兵都相继被召回,唯独这支队伍没有收到返乡的号令,被永远遗忘在这片异乡土地之上。1000多年过去后,故乡的绰绰身影在思乡的泪水中浸润模糊。白马人躲在高山深处,过着半农半牧的隐蔽生活。时光荏苒,为了能够永远记住“藏兵”这个特殊的身份,他们给自己起了一个新名字“白马”。
三说他们是炎帝后裔氐人的一支,这支古老部落历史悠久,但相关记载较为鲜见。
白马人衣着鲜丽,女子穿着彩色条布拼接的衣裙,裙子上绣着“图腾”花样。小伙子们穿着黑色马甲,镶着一圈五彩的花纹。无论男女,最引人注目的是他们头顶上的帽子——宽檐帽上插着两根鸡毛。白马人的帽子有一个传说,据说先祖曾被贼寇追击,困顿交加而眠,一只浑身雪白的公鸡鸣叫提醒先祖贼寇埋伏,先祖因而获救,从此公鸡被奉为神物,为表尊重人们在帽子上插以鸡毛。
白马人的祭祀活动很多,农历二月初一杀羊敬神,祈求神灵允许破土播种;三月十五集体设灵祭祖,祈求祖先保佑子孙平安;四月二十四敬神山,祈求山神保佑风调雨顺;五月十五杀牛祭神,祈求六畜兴旺;七月十五杀牲祭白马土祖,全寨宴饮欢乐;十月十五杀牛祭神,酬神还愿,庆祝丰收。
在众多的民俗中,尤以“跳曹盖”最具特色。“跳曹盖”是白马人一种古老的祭祀舞蹈,它与傩文化具有相似特征,表演者往往要佩戴面具。
白马人敬奉黑熊神,认为它是鬼怪们最惧怕的神灵,故将面具做成熊头形象,相信这样便能驱鬼逐疫。这些面具一般都雕刻得凶猛异常,龇牙咧嘴,狰狞可怕。有的面具额头上有双蛇盘绕着,或并列几个人头,或配有一对羊角,或插有一条牛尾,奇异古朴。据白马人说,面具的形象做得越凶狠、越让人害怕,就越好。
“跳曹盖”者除了佩戴这种凶猛可怕的面具外,身上还要穿着五彩斑斓的长毛衣服,平添几分“兽气”。舞蹈以手上动作为主,内容主要是模仿熊等猛兽的动作,力争凶猛怪诞。跳至高潮时,还要从火堆上飞身纵过。每至此时,鼓锣齐鸣,群情振奋,甚是壮观。
接下来,“跳曹盖”的队伍围着寨子挨家挨户去跳,舞者至少三人,三人以上不限,皆头戴面具,在“咚咚咚”的鼓声和“哐哐哐”的锣声伴奏下激烈地跳跃,最后跳到田边地角为止。据说,这是为了将鬼怪赶出寨外,保一年人畜平安、五谷丰登,“原始人借摹仿动物、旁人或自然形象,希望获得一种力量,可以驾驭它们”,“打猎的部落在跳舞中象征性地摹仿打猎和打死猎物,以为这样做,就可以对猎物投上一种魔力”。
在白马人中流传着这样一句俗语:“不给你点厉害看看,就不知道马王爷有几只眼睛!”当然,还有一种说法是:“不给你点颜色瞧瞧,就不知道马王爷三只眼!”大意指的是,我也不是好惹的。据说马王爷姓马,因生来左手掌一个“灵”字,右手掌一个“耀”字,所以又叫灵耀。他的三只眼,有说是如来所赐,有说是与生俱来,这三只眼为火之精、火之星、火之阳,是火神的象征,能洞察人心,辨识人间一切善恶。
马王爷赤面肝胆,身穿红袍,这红色就代表“火”,而命中火旺,也就容易冲动暴躁,战天斗地,马王爷也就成为正义的化身、奋斗的英雄,他的血液中饱含抗争与自由的激情,寄托了人们对光明与正义的向往。
如今,白马人开始走出大山,探索新的世界。他们独特的民族舞蹈和习俗也跨越大洋,备受国际友人的青睐。2019年,来自甘肃陇南市白马人民俗文化艺术团的演员们,更是远赴新西兰演出,实现了白马文化首次走出国门。
身着盛装、头戴面具,扮成“山神”“菩萨”“池哥”“池母”等形象的演员,跳着“池歌昼”、打墙舞和火圈舞,给新西兰克赖斯特彻奇市的民众带来了一场来自中国西北地区的异域视觉盛宴,引发了新西兰各界的广泛关注。
如今,为了更好地保存白马人的民俗传统,地方政府在白马人聚居较多的乡镇已建成8个民俗文化传习所,培养民俗文化传承人近60多人,其中5人已成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促进了白马文化的保护与延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