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项四年发一次的大奖,奖励给那群默默挖掘人类智慧精华的数学史家。
凯尼斯·梅奖是国际数学史界最高荣誉。1989年,国际数学史学会为纪念著名数学家和数学史家凯尼斯·梅设立此奖,每四年颁发一次,截至2017年已颁发8次,共有来自11个国家的14位学者获此殊荣。本文从凯尼斯·梅和此奖的设立,简要叙述历届得奖者的生平和贡献,总结梅奖得主的学术素养与治学特点,以期为中国数学史学者提供借鉴与启示。
凯尼斯·梅奖的设立始于1989年,国际数学史学会(International Commission on the History of Mathematics, ICHM)为纪念著名数学家和数学史家凯尼斯·梅(Kenneth O. May, 1915-1977)设立该奖,每四年颁发一次,以奖励为数学史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数学史家。
该奖包括证书、奖金和一枚由加拿大雕刻家索利乌斯·亚斯库斯(Saulius Jaskus)设计的青铜纪念奖章。
凯尼斯是国际科学史研究院通讯院士,出生于美国,逝世于加拿大。他在高中时阅读怀特海和罗素合著的《数学原理》,被数学深深吸引,之后进入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主修数学,在校期间成绩优异并获得最高奖学金。他的数学天赋引起了数学系主任格里菲斯·埃文斯教授的注意。凯尼斯于1937年写的一篇论文《伽罗瓦方程理论》中,展现出对数学史的兴趣。
1966年,凯尼斯移居加拿大,任教于多伦多大学,专注于数学史、文献学和数学教育等理论研究,如研究高斯的数学成果,并编撰了《数学史文献与研究手册》。从1968年起凯尼斯一直倡导成立国际数学史学会,直到1971年终于在莫斯科成功建立。作为学会的第一任主席,他积极组织学会的运行,作出不懈努力,支持世界各地数学史家的研究工作,并且收获了许多成果。
1972年,他协调出版第一部《世界数学史家名录》,其中包含500多位数学史家,列出了每人的主要研究领域,旨在让世界各地的数学史家更容易联系和交流,共同推进数学史的发展。1974年,第一份国际数学史研究期刊《国际数学史杂志》发行。凯尼斯创立国际数学史学会和创办《国际数学史杂志》,对于数学史研究及其数学史学科的建制化有着极其重要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为感谢凯尼斯对数学史的发展做出重大贡献,国际数学史学会设立梅奖。
梅奖的颁发与国际科学技术与医学史大会同期举行,由国际数学史学会主席颁发给获奖的数学史家。梅奖候选人的推举选定是在举办大会的前一年,国际数学史学会执行委员会组成梅奖评审委员会,评审委员会成员包括国际数学史学会主席和三位国际公认的数学史家。
评审委员会在认真考虑国际数学史界的全部研究成果后,草拟一份不超过三名候选人的名单并写成报告提交给执行委员会,以供其审议和投票。报告中包含每个候选人的综合信息,特别是学术成就,如出版的数学史著作和发表的重要论文等。最后执行委员会根据评审委员会的建议进行秘密表决。截至2017年,共有来自11个国家的14位学者获奖。
梅奖得主的成就简述:14位梅奖得主作为数学史研究领域的佼佼者,他们各有千秋,也相互关联,以下分成四个部分论述各自特色。
数学史长青树跨越三个世纪的百岁数学史家德克·简·斯特洛伊克的数学史研究被称为20世纪的经典,他出生于荷兰鹿特丹,逝世于美国。
1912年进入莱顿大学主修数学和物理,深受保罗·埃伦费斯特的影响;1917年成为数学家简·舒滕的助手并得到许多有益的指导,1922年完成博士论文;1923年起在乌得勒支大学任教,同年与捷克数学家露丝·拉姆勒结婚;1924年获得洛克菲勒基金会的资助得以去罗马和哥廷根访问,正是此次意、德之行使斯特洛伊克有机会与众多数学家交流并对数学史产生了兴趣。
他于1926年前往美国麻省理工学院从事数学与数学史研究直到退休,并在1934年成为美国公民。斯特洛伊克教授在1948年出版的《数学简史》被翻译成十多种语言并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科学史界两大奖项得主苏联数学史家尤什凯维奇和法国数学史家勒内·塔顿分别在1989年和1997年获得梅奖,他们还荣获科学史界两大奖项,即乔治·萨顿奖与亚历山大·柯瓦雷奖。
尤什凯维奇掌握多种语言,包括拉丁语,翻译和出版多部经典科学著作,是研究中世纪数学和欧拉的权威学者。他生长于学术环境浓厚的犹太家庭,父亲是一位数学家。尤什凯维奇1923年进入莫斯科大学物理与数学学院学习,得到迪米特里·叶戈洛夫和尼古拉·鲁津等数学家的教导。
他在博士期间研究18世纪俄国数学史,毕业后任教于莫斯科高等技术学校,1945年入职苏联科学院自然科学技术史研究所,1948年发起创办俄国数学史期刊《历史与数学研究》。
塔顿是20世纪法国数学史界的代表人物,他在加斯顿·巴什拉的指导下撰写博士论文,分析法国数学家加斯帕尔·蒙日和吉拉德·笛沙格有关射影几何的工作。此后,他重点研究17-18世纪的数学,其参与出版包括帕斯卡、莱布尼茨、惠更斯、达朗贝尔、欧拉、拉格朗日、拉普拉斯等著名数学大家的著作。
德国数学史大本营德国有着良好的数学史研究氛围,在30年里就有4位来自德国的梅奖得主:克里斯托弗·约阿希姆·斯克里巴和汉斯·伍辛在1993年获得梅奖,以及分别在2013和2017年获奖的门索·福克特斯和埃伯哈德·克诺布劳赫。
其他国家的数学史家另外还有来自巴西、新加坡、荷兰、英国、印度、丹麦和埃及的数学史家们获得梅奖,他们代表了自己国家数学史研究的水平,也表明世界各地数学史蓬勃发展、欣欣向荣。
梅奖得主的学术特点纵观这30年以来的8次颁奖,梅奖得主均有着优秀的学术素养。他们都是国际科学史研究院院士,青年时期在国际知名大学学习数学或物理,受教于学识渊博的前辈,因此有着良好的数学或物理知识基础。其中有数学专业能力极强,分析近现代数学家们又精又深的数学工作的学者,也有掌握多种语言,能阅读大量不同语种文献的学者。
由于梅奖相当于国际数学史界的终身成就奖,所以获奖者年龄都是60岁以上,且大多是在60-80这个年龄段,其中年龄最大的是斯特洛伊克教授,以95岁高龄获奖。学者们来自11个国家,其中德国籍的数学史家4位、法国籍的数学史家有2位,其他国家各1位。由此可以看出德、法两国的数学史研究底蕴深厚。
对中国数学史学者的启示加强数学专业基础。研究数学史,特别是研究近现代数学史,扎实的数学专业能力是必不可少的。
培养多种语言能力。掌握不同语言对于研究数学史至关重要,中国数学史学者不仅研究国内的数学史要学习语言,研究国外的数学史更要学习语言。开展对外翻译交流。以《九章算术》为代表的中国数学名著需要走出中国,走向世界,使外国学者有途径了解中国古代数学。专注研究之长久。梅奖得主不惜花费无数岁月,只愿能有所成,他们的专注与持久,激励着数学史研究向上推进、向前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