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科技

作者: 鱼蛋、茴香、陆飞

来源: Science Advances

发布日期: 2021-04-03

本周科技新闻涵盖了从牙齿冷痛的生物机制到新冠疫情对全球健康的影响,以及性别差异在儿童早期的形成等多方面的研究成果。

一吃冷的就牙痛?罪魁祸首找到了

图片来源:Pixabay我们的牙齿被坚硬的牙釉质覆盖,但有时候吃冰淇淋或喝冷饮时牙齿会感到疼痛,这种痛觉背后的机制究是什么呢?近期,科学家揪出了 “一吃冷,就牙痛” 的罪魁祸首:一个名为TRPC5的蛋白质。该成果于近期发布在Science Advances上。

牙齿感觉到“冷”,需要成牙本质细胞(Odontoblast)进行传导,而TRPC5便是存在于成牙本质细胞中的 “温度传感器”,它能在特定情况下使类似钙等化学物质通过细胞膜发出信号,从而让牙齿感受到 “冷”。研究人员发现,TRPC5除了是成牙本质细胞冷传感器之外,它还可发出持续的疼痛信号,提醒我们注意低温物体对牙齿的伤害。

目前全世界有24亿人口有恒牙龋齿问题,他们的牙齿对寒冷的食物尤为敏感,未来或许可以基于此发现研究出新的治疗方法来帮助他们缓解牙齿过敏及疼痛。

新冠疫情让这类暴力事件变得更多

图片来源:Pixabay

基于性别的暴力事件有亲密伴侣暴力、虐待儿童、性侵犯和贩卖人口等,美国心理学会(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APA)研究发现新冠疫情加剧了这类事件的风险因素,如失业、经济压力、孤独、抑郁、压力等。基于这一研究,德克萨斯大学圣安东尼奥分校和肯塔基大学的学者与美国反家庭暴力联盟合作进行了一项全国调查,研究新冠疫情对基于性别的暴力事件的具体影响。

2020年9月至12月期间,研究人员招募了志愿者来完成在线调查,他们都是为经受此类事件后幸存者服务的专业人士,调查内容包括新冠疫情对基于性别的暴力事件的影响、事件幸存者面临的风险和挑战、各相关机构面临的挑战等问题。

调查显示,大多数受访者认为亲密伴侣暴力、虐待儿童和性侵犯等事件在疫情期间有所增加;不仅如此,近40%的受访者表示疫情期间所在社区的枪支销售量有所上涨,研究人员表示这对公共安全有着广泛影响。

不会运动的链霉菌,学会了“搭顺风车”出行

图片来源:Pixabay链霉菌喜欢在植物根部定殖,并且能够分泌抗生素来保护宿主植物免受潜在的植物病原体侵害,从而改善植物健康和提高产量。

那么,不会移动的链霉菌是如何“精确制导”到达它们想去的植物根部环境中去的呢?研究人员近日在《微生物生态交叉学科杂志》上做出了解释。通过运动分析和显微镜研究发现,链霉菌孢子会直接缠在路过的其他微生物的鞭毛上,搭一程“顺风车”被转移到植物附近的土壤中。遗传学实验表明,这种“搭车”行为是由孢子外套膜上的结构蛋白来完成的。

研究人员猜测,微生物顺风车应该是静止细菌的一种常见的远距离传播方式,只不过对于被“蹭车”的微生物来说这大概不是个好体验。

天然跨界转基因:烟粉虱“窃取”植物基因帮自己解毒

图片来源:Pixabay自然界中植物产生大量的有毒次生代谢物来保护自己不被昆虫采食。然鹅有一种分布广泛又食谱广泛的农业害虫——烟粉虱,能够抵抗大多数植物的次生代谢物。那么它是如何做到的呢?

近期《细胞》发表了一项中外科科学家团队的合作成果,分析了烟粉虱爱吃的番茄叶片的代谢谱,检测到一类重要的植物抗虫次生代谢产物——酚糖。但酚糖对植物本身也有害,为了快速降解多余的酚糖,植物自身的酚糖丙二酰基转移酶(PMaT)催化的酚糖丙二酰基化反应进行“解毒”。研究人员发现烟粉虱的BtPMaT1的基因与植物的编辑PMaT的基因同源,进化树分析认为这是烟粉虱从植物那里通过水平基因转移“偷盗”而来的基因。

研究人员猜测这可能是由于植物的某种病毒携带了BtPMaT1基因,在被烟粉虱取食后,该病毒通过某种未知的机制,将该基因整合到烟粉虱的基因组中。

新冠疫情对全球健康影响巨大,多国人口预期寿命倒退5年以上

图片来源:Pixabay出生预期寿命是最常被用来衡量一个国家当年整体健康情况的指标,它意味着假如新生儿经历该年各个年龄段的人的存活概率后的寿命长度。2020年全球新冠疫情对世界各国健康影响有多大?

英国牛津大学等机构的研究人员们分析了欧美27个国家及智利的数据发现,当中25个国家的预期寿命相较2019年都明显下降。对男性而言,减少幅度最大的是美国和保加利亚,分别减少了2.1和1.6岁。只有丹麦和挪威全国,以及芬兰女性相较2019年得到了增长。在过去,各个国家的预期寿命均在逐年增长,平均而言每5.6年增长1岁。2020的新冠疫情使得许多国家的预期寿命倒退5年以上。

这一大幅减少也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前所未有的。

“谈工资”时的性别差异,可能在孩童时期就已形成

图片来源:Pixabay收入性别现象是指在同样工作内容的情况下,女性的工资往往比男性少。社会科学家对此的一种解释是男女在交涉时存在着差异,女性相比男性主导索要回报往往更少。这一机制是否存在、从何而起?美国波士顿学院的研究者的一项心理学研究揭示这一现象在小学早起就已形成。

研究者通过实验的方式对4~9岁的男孩女孩进行了研究。实验内容是让孩子们做任务,完成后可以向实验人员索要他们想要的贴纸数目作为回报吧。结果发现,这一年龄段的孩子的能力不存在性别差异,但索要回报存在男女差异。如果实验人员是成年男性,女孩明显比男孩索要更少的回报,而且年纪越大的女孩索要越少。而假如裁判换成成年女性,这一性别差异则不存在。

对于男孩而已,无论他们的年纪、实验人员的性别,索要回报的模式没有不同。这一研究揭示了交涉回报的差异在儿童早期就已形成,且和被索要人员的性别存在关系,而具体机制仍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UUID: a5433486-e33c-4345-82cb-6aea9fcda45e

原始文件名: /home/andie/dev/tudou/annot/AI语料库-20240917-V2/AI语料库/知识分子公众号-pdf2txt/2021年/2021-04-03_一吃冷的就牙痛?罪魁祸首找到了一周科技.txt

是否为广告: 否

处理费用: 0.0056 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