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3月31日至4月30日,AI TIME联合AMiner,邀请了浙江大学CAD&CG实验室三维视觉课题组、哈尔滨工业大学HIT-SCIR实验室、北京航空航天大学ACT实验室、华南理工大学几何感知与智能实验室的多位讲者,与大家共同开启4月——实验室专场月!本次活动邀请的讲者来自浙大、哈工大、北航、华南理工,分别是地处杭州、哈尔滨、北京、广州的高校,可谓“北至哈尔滨,南抵广州”。
大家春日相聚AI TIME,围绕AI领域学术发展和产业前沿进行精彩分享,也是相当有缘!
浙江大学CAD&CG国家重点实验室三维视觉课题组的主要成员包括鲍虎军教授、章国锋教授、周晓巍研究员、崔兆鹏研究员等,主要研究方向包括SLAM、三维重建、视觉定位、场景理解,以及在增强现实、机器人、无人驾驶等领域的应用。在取得一系列高水平研究成果的同时也与产业界紧密合作,建有浙大-商汤三维视觉联合实验室、浙大-华为先进媒体实验室等。
哈尔滨工业大学社会计算与信息检索研究中心(简称HIT-SCIR)成立于2000年9月。科研方向集中在自然语言处理和社会计算领域:自然语言处理研究实现人与计算机之间的理解沟通的理论和方法,同时在社会计算方面研究自然语言处理与社会科学交叉形成的新兴学科。
SCIR研究中心坚持理论研究与技术研发相结合的原则,一方面在向技术极限挑战的过程中发表高水平的论文,另一方面将陆续完成的阶段性成果适时地转化为实用技术。研究中心近年来发表持续在自然语言处理和人工智能国际顶级会议ACL、SIGIR、KDD、AAAI、IJCAI、EMNLP上等发表高水平论文。
研究中心积极参加国内外技术评测并取得优异成绩,包括国际CoNLL’2009七国语言句法语义分析评测、CoNLL 2018国际多语言通用依存分析评测第一名、CoNLL 2019国际跨框架语义分析评测第一名。同时,研究中心通过与企业合作,已将多项技术成果直接或间接地嵌入百度、腾讯、讯飞、金山等企业的产品中,并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及黑龙江省科技进步一、二等奖。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计算机新技术研究所(简称ACT)成立于1999年。
ACT实验室秉承“进取(Active)、创新(Creative)、合作(Teamwork)”的治学理念,依托北航计算机学院与北航大数据与脑机智能高精尖创新中心,围绕复杂大数据可计算、群体智能可学习、多态跨域知识可关联等科学问题,面向数据科学、智能科学、认知科学三大研究方向,研究网络数据挖掘、异常检测、时序分析的理论与算法,建立网络行为大数据智能计算平台Ring,为大数据应用提供科学技术手段。
ACT实验室坚持理论研究与技术研发相结合的原则,近年来发表持续在国际顶级期刊及会议TKDE、TC、TDSC、WWW、IJCAI、AAAI、INFOCOM等发表高水平论文,获得2021年AAAI最佳论文奖。同时,ACT实验室一直与国内外学术机构、企业等保持紧密合作,也是W3C中国总部运行单位等。
几何感知与智能研究(大猩猩)实验室是华南理工大学电子与信息学院于2016年9月成立的研究团队,负责人为贾奎教授。大猩猩实验室目前有5名教员和50多名研究生,研究领域包括计算机视觉、机器学习和机器人技术。大猩猩实验室的目标是通过对视觉感知和机器智能进行基础研究来开发创新人工智能技术。
大猩猩实验室的人工智能研究的特点是具有以下两种类型数据几何意识:利用高维感官数据固有几何规律的机器学习模型,以及为非欧几里德几何结构数据量身定制的感知方法。我们期望这样的研究能够为从基于云的视觉语义到人工智能授权的机器人等方面的应用带来创新。大猩猩实验室的最终目标是开发实用的人工智能解决方案,满足人工智能可以自然地感知、分析和与视觉世界交互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