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态啊?!装这么多红外相机,就是为了偷窥动物的生活吗?!并不是。事实上,红外相机的背后,是数据、是预测,甚至我们可以用它窥探整个自然。此前,来自复旦大学的王放研究员在猫盟月捐群里进行了一次线上交流,以我们合作的六盘山为例,分享了关于红外相机调查的一些内容和思考,他喜欢称自己为“自然测量员”。因为红外相机,在他看来,就是一个用镜头和数据丈量世界的故事。
可能不少朋友都有这么一个疑惑:保护生物学是个什么学科?要说教的是保护,那恢复森林打击盗猎就行了,感觉都不用学;要说讲的是生物,去动物园里找几个也能做得风生水起……为什么保护还要做研究?为什么我们还需要爬山安这么多红外相机?为什么我们还要在电脑上面模拟动物?
六盘山是一条挺有特色的山脉,跟陕西的秦岭很近,越过秦岭之后就是大巴山和横断山边缘。中国的山脉它是东南-西北走向的,越走越窄,越走越矮,最终走到平原地带。这个平原里有草地,有荒漠,还有西北的更干旱的气候景观——我想即便是不熟悉自然地理,即便是不熟悉这个地方的人,你都会第一时间觉得这是某种交界地带。
六盘山是华北豹的一个边缘分布区。从单物种的保护的角度来看,边缘分布区很重要,一个物种不管是恢复扩散还是消失,也是先从边缘分布区扩散出去,或者也是从边缘分布区最先消失。但是当我们真的去探索六盘山这个区域的时候,我们发现除华北豹的边缘分布区之外,还有一些有意思的现象——我们国家荒野中野生动物的急剧变化。
所以这也是我们想用红外相机做的事情:第一件事,是用比较定量的方式搞清楚动物跟环境的关系,简单一点讲就是数动物;第二件事,是在动物跟环境的基础上看一看动物怎么跑怎么动,动物迁移和扩展的行为模式是怎样的。
总结一下我们最终选择六盘山的理由:一个是六盘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有支很坚强、很投入的队伍;二是这是个研究气候变化和其他环境变化对动物影响的好地方。最后是,这里发生的事情、产生的冲突,可能是我国荒野面临的共同问题。
我们研究动物,是放个相机就走吗?不是的,是我们要建立一个长期的监测样地。我们需要有春夏秋冬的数据,需要有母豹子、小豹子、成年公豹和年轻公豹的数据,需要有不同季节放牧的数据,也需要有旅游旺季和旅游淡季的数据……在评估一个地区生态和物种多样性时,红外相机也是一个特别好的工具,因为它能够同时获得大量不同动物的照片和记录。
因为只有实实在在地研究,我们才能先于别人看到这个世界的变化,看到未来有可能出现的威胁和危险。安装红外相机绝不是想拍几张照片这么简单,在大量的数据背后,我们得以通过模型去了解一个区域的气候、资源、物种的变化甚至是动物之间的种间关系,还有动物和人之间的关系。
在红外相机的背后,是我们对整个动物群落长远维持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