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用了这么久的Type-C接口,其实是残废的?

作者: 托尼

来源: 差评

发布日期: 2021-03-26

本文讨论了Type-C接口在数码设备中的普及情况及其存在的问题,包括接口的“历史遗留”问题、传输协议的不同导致的性能差异,以及厂商为了节省成本而提供的“残血版”接口。

最近,小编又双叒叕给弄丢了一根充电线。本来嘛,这也不是什么大问题,直接再买一根就是了,价格也不贵。但谁叫小编原来用的那根线刚好有一点特殊,一条线上分别拖着Lightning、Type-C和micro-USB三个不同类型的充电头。一下子一丢丢所有,新充电线还没到的这几天日子里,小编算是体会到了本不该有的充电焦虑。

虽然现在Type-C接口在安卓手机上已经大规模普及,几乎成了标配,但在其他数码设备上,接口的“历史遗留”问题却一直没有得到彻底解决。和这几年智能手机越做越薄、越做越轻一样,数码设备的接口,也经历过一个变小变薄的过程。拿USB接口来说,从最初的标准USB、到后来的Mini-USB,再发展到micro-USB。尽管接口在不断的变轻薄,有个特别反人类的设计却一直存在:不支持正反盲插。

这就有点尴尬了,对小编这种喜欢在夜间玩手机的人来说,熄灯后睡前的盲插几乎没有成功过,很多时候还差点大力出奇迹把充电头给插弯。直到后来能正反随便插的Type-C接口的出现,“USB永远插不准”的世界性难题才得以解决。

Type-C接口出现归出现,好用归好用,精明的厂商们舍不舍得给自家产品用就是另外一回事。就像这次小编丢了线,如果自己的设备接口全是Type-C,那么只要再借一根线就完事,哪还要麻烦这么多人借不同的充电线。话虽如此,不过就算你现在的电脑、手机等设备都已经用上了Type-C接口,很多情况下也只是徒有其表而已,有不少都是残血版。

在Type-C这个载体上,最常见的接口传输协议就是USB X.X版本和Thunderbolt3这两个协议。USB X.X的协议有USB 2.0、USB 3.1 GEN1、USB 3.1 GEN2、USB4,等版本,数据的传输速率随版本号依次递增。拿USB 3.1 GEN2版本的协议来说,最大传输速率有10Gb/s,尽管它的传输速率已经够快,但比起雷雳3全速40Gb/s来说差距还是很大。

这就导致了两台手机或者电脑,即使都用Type-C接口,却因为各自的传输协议不同,接口性能差距带来的体验可以是天差地别。

大多数用户的鼠标、键盘、显示器、移动硬盘等设备还需要Type-A口,厂商暴力推动等于让用户手里的产品变成了电子废品。

同时,很多厂商虽然给产品配备了Type-C接口,但它们其实并不是“满血版”接口:少几个有效针脚啦,只支持低速率协议啦……说白了还是为了省钱做的虚有其表的玩意儿,而消费者现在也不够了解Type-C接口,虽然有些功能他们未必用得到。因为这些种种问题,Type-C接口真正意义上的普及还需要时间,但哪项技术不是这样呢?

如果有一天真的成本下降,消费者意识提高让Type-C完全普及,那么整天丢数据线的小编再也不怕了,看谁桌上有直接偷一根就跑。

UUID: 13eb053d-0424-4885-8d9f-0727f5aec1a3

原始文件名: /home/andie/dev/tudou/annot/AI语料库-20240917-V2/AI语料库/把科学带回家公众号-pdf2txt/2021/2021-03-26_你用了这么久的Type-C接口,其实是残废的?.txt

是否为广告: 否

处理费用: 0.0045 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