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独是一种主观体验,有人求之不得,享受其中,但对于大多数人而言,孤独是一种消极的特征,反映的是个体对其社交孤立程度的主观痛苦。心理学研究表明,孤独感是由于个体期望的人际交往与实际人际交往之间的差异造成的。从神经生物学角度来说,孤独被认为是一种社会性的进化,把个体在没有任何相互保护或帮助的情况下,进入短期的自我保护模式。孤独感也是健康的一个重要社会心理决定因素。
它与相当大的身心健康风险、急性应激反应和免疫系统功能障碍、自杀风险增加、认知能力加速衰退和痴呆症有关。因此,了解孤独感的神经生物学基础有助于改善治疗孤独感的方法,并减少孤独感对身心健康的影响。近日,发表在《cerebral cortex》上的一项新研究中,来自美国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UCSD)的研究团队发现,我们的大脑对孤独的反应与对智慧的反应几乎完全相反,而那些认为自己聪明的人越不会感到孤独。
在以前的临床研究中发现的孤独与智慧之间的逆向关联至少部分可以由神经生物学解释,而不仅仅是主观偏见的结果。智慧可以定义为使用知识、经验、洞察力和与他人共情来思考和行动的能力,包括亲社会行为,如共情与移情、情绪调节、自我反思、接受不确定性和果断性之间的平衡,以及社会建议。值得注意的是,智慧总是与更好的健康状况和主观幸福联系在一起。
虽然此前已有研究发现孤独感与智慧之间的联系,但这项研究是第一次在神经生物学层面上观察到这一明显的关联。在这项新研究中,研究人员招募了147名年龄在18岁到84岁的健康志愿者(59%为女性),并通过脑电图(EEG)完成了自我行为报告,以评估他们的孤独感和智慧感。
然后,在情绪偏见评估中,参与者被要求玩一个名为“Face Off”的游戏:屏幕中展示一组标准化文化差异的面孔,每个面孔都有四组情绪:积极(高兴的)、消极(悲伤的)、威胁(愤怒的)或是中性的。同时,研究人员将注意力集中在颞顶叶交界处(TPJ)。这是一个收集和处理内部和外部信息的大脑中枢。
研究人员发现,自我评估孤独的人最容易被愤怒的表情分心,他们的TPJ活动也随之减弱;然而,自我评估聪明的人对笑脸的反应更强烈,他们的TPJ活动过程也随之增强。这表明,自我感觉孤独或聪明的神经反应在许多方面都是相反的。研究人员还发现,孤独-愤怒反应导致大脑左侧顶叶皮层(对分配注意力很重要)更活跃;而聪明-快乐反应导致左脑岛(处理共情等社会特征)更活跃。
研究合著者、UCSD的神经精神病学家Dilip Jeste说:“这项研究表明,我们在以前的临床研究中发现的孤独与智慧之间的逆向关联至少部分可以由神经生物学解释,而不仅仅是主观偏见的结果。”尽管研究人员表示还需要更多的研究,包括对参与者进行更长时间的分析,但这项研究确实为孤独者大脑处理信息的方式提供了有价值的线索。研究人员发现,年龄似乎对这种信息处理机制没有任何影响。
但用他们的话来说,孤独感现在已经达到“流行病”的程度。因此,任何能缓解这种感觉及其对身心健康的影响都能帮助到很多人。大脑TPJ区域也正在被作为一种治疗幻听和耳鸣的方法研究,或许某种神经刺激也有助于缓解强烈的孤独感。研究通讯作者、UCSD神经工程与转化实验室的神经科学家Jyoti Mishra说:“可以在大脑中测量生物标志物,这或许有助于开发有效的治疗方法。‘你能让一个人变得更聪明或不那么孤独吗?
’或许我们可以帮助回答这个问题。这个答案将有助于减轻孤独感。”